二战时的真人版绝地求生中国人领着外国海员无人岛极限生存75天
01
近日票房火热的军事大片《红海行动》,以几年前也门内战期间中国撤侨行动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势,也展示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伟大崛起。
要知道早在600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曾经带领浩大的船队到达过红海以及东非海域从事外交和贸易活动。
今天眠眠要说的是,70多年前,二战期间一群中国海员,在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遭遇袭击后,奇迹般生存下来的一段传奇故事。
展开全文
潜艇作为一种战术性武器,在二战中得到交战双方的足够运用。而德国人以他们在潜艇作战方面的出众能力,在海战中击沉大量盟军舰船。
战争中大量的兵员和物资需要靠海上运输来完成,为了封锁盟国的海上运输线,纳粹德国对同盟国的商船也进行了疯狂的进攻,二战期间共有3000多艘商船被德军潜艇击沉、击伤。
1942年底,盟军在北非登陆,占据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德国随即差遣大批潜艇到东非海域袭击美、英军舰和运输船队。
当时在盟国的商船上工作是非常危急的,为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数万中国海员依然不畏艰险奋战在海洋上。
02
雷贝利号是一艘排水量八千吨的老式蒸汽动力货轮,1941年移交给英国战时运输部时,已经服役30年。
当时船上共有56名乘员,其中船长、驾驶员、服务员和6名海军护航队员是英国人,其余的都是中国海员,轮机长是39岁的沈祖挺。
第二天午后,这艘没有军舰护航的货轮就碰到了大麻烦。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随着船头瞭看的水手惊唤:“右舷发现潜艇!”一枚鱼雷就从右前方飞驰而来,所幸越过船头偏过。
就在船长命令改变航向的瞬间,第二枚鱼雷接踵而至,击中了船身,雷贝利号顿时起火。
沈祖挺
沈祖挺招唤船员们赶紧跳到海中。大约4分钟后,雷贝利号开始下沉。就在这时,轮船右前方,一艘德国U型潜艇的魅影出现了,它浮出水面,慢慢地驶到沉船四周。
落水的船员们看到指挥塔上的纳粹标志后,都屏声静气,不敢动作,直到纳粹潜艇下潜离开。
船员们发现了漂在水面上的一艘救生艇,两名水手迅速爬上往掌握住。大家奋力游过往,互相协助登上救生艇。
他们划着救生艇四处搜索,直到再没发现海面有人。这时从海底冒出一股股的黑油,雷贝利号已经沉进海底。
03
幸存的船员们清点人数后发现,包括船长雷戈里在内的16名船员遇难。共有40名船员逃上救生艇,其中36名是中国人。
轮机长沈祖挺是幸存者中级别最高的,大家都推举他领导和指挥后面的行动。
船员们随后一起分析目前所处的位置、风向和风力,沈祖挺觉得将救生艇驶回非洲大陆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随风漂向法国掌握的马达加斯加岛更为可行。他让水手长驾起风帆利用救生艇的小罗盘向东偏北的方向驶往。
依据救生艇的航速计算,需要5天才能到岸。沈祖挺将艇上的全部食品、淡水、工具和药品集中起来,按7天预算,由他统一配给食品和淡水。每人天天只能分到三块压缩饼干和两杯淡水。
为保存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他要求除了驶帆、掌舵和瞭看的人外,其他人尽量不要讲话和活动。
为了防备纳粹潜艇再次来袭,沈祖挺专门安顿两个水手加强瞭看看察。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纳粹潜艇在莫桑比克海峡活动十分猖獗,当月就有8艘商船在这个海域被击沉。
莫桑比克海峡的海岸
因为幸存船员中没有一个是驾驶人员,沈祖挺虽然有20年的航海经历,但他是负责设备运行的轮机长。
他记得出事的时候轮船位于莫桑比克海峡南端,他信赖,假如让小艇保持向东偏北的方向前进,就能来到马达加斯加南部。
04
16日,负责瞭看的水手突然高喊:“左面发现目的,似乎一艘船!”船员们立刻被惊动了,几天来的疲惫和惧怕顿时消失。他们喜忧参半,既兴奋又担心是敌方的舰船。
沈祖挺谨慎地指挥小艇慢慢靠近目的,40双眼睛盯着的小点慢慢变大,终于发现那高高耸立的不是船上的桅杆,而是一排树木!
走近后,发现这是大海上的一个孤岛,长度大约四公里左右。岛上除了一排高大的树木,还能看到的只是矮小的灌木,看不到任何建筑物。
尽管不清楚岛上是否有淡水和食物,是否有敌人或野兽等危急,已经在海上漂泊了3天的船员们还是决定登上孤岛。
小艇靠近了,却无法登岸,因为沙滩外面有密密麻麻的珊瑚礁,木质的救生艇假如被涌浪冲上珊瑚礁会撞得粉碎。于是他们想找一个缺口进往,大家奋力划桨来到岛的西边看到却是峭壁。
陆续向北行进许久之后,终于看到一处浅滩,沈祖挺和水手长商量后,决定在这里登陆。
他们想方设法利用海浪冲上了海滩,可是船底还是被锋利的珊瑚礁划破了。筋疲力尽的船员们爬下小艇,一个个便躺倒在沙滩上,闭上眼睛享受大地带来的踏实和舒坦。
沈祖挺却要考虑和安顿很多事情,他带人到救生艇上移出一切有用的东西:淡水、食品、工具、药品、木板、绳索乃至空气箱、铁钩等等。
他将两盒尤为宝贵的防风火柴亲自保管起来,其余的物资统统交给一名服务员保管。他和水手长抉择了一处平整的海滩,大家静静地围着点燃着的篝火进进睡梦。
05
第二天早上,沈祖挺将船员们分成四队,除一个队留守外,其他三个队带着一天的口粮、一瓶淡水和用作自卫的棍棒,还有一枚联络用的烟火信号,分三路深进小岛的腹地往查看。
沈祖挺带领其余的人在四周小丘顶上,靠近树木旁建立起大本营。他们将所有物资都移到大本营,还用一块帆布架起一个小布篷。
他又安顿人拿着仅有的一把小斧头往砍柴,另几人往觅觅一些可以充饥的食物。沈祖挺自己和几个轮机员动手做起一个废铁锅子,用石头架起,用来烧煮食物。
三个观察小队走遍全岛,下午带回了让人失看的消息:岛上既没有居民也没有淡水。岛上没有建筑物,只发现一个法国人的墓,从墓碑上他们知道这个岛喊欧罗巴岛。
观察队还是有所收成,他们发现岛的东西两面是峭壁,南北两面是沙滩。岛上的灌木林里有海鸟的巢,里面有很多鸟蛋。
观察队还闹出了点小插曲:早上四名英国护航队员自愿组成一组,他们要求将艇上仅存的两瓶白兰地酒分一瓶给他们带着。可是,下午他们那队4个人却只回来3个。
原来为了争酒饮,他们闹得几乎打起来。其中一个队员因为饮得太多,醉倒在半路上,只好派人往将他架回来。这帮英国人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让人省心。
06
没有食物,可以用鸟蛋和其它东西充饥,可是没有淡水仍然无法生存。而剩下的淡水最多只能保护两天。怎么办呢?这时一个轮机员意见用锅烧煮海水的方法来得到淡水。
他们立刻动手,用仅有的一把斧子和两根铁棒,以救生艇拆下的铜皮空气箱作素材,终于做成了一个原始的蒸馏器。
海水很快烧开并开始蒸发,蒸气碰到铜盖凝聚成小水珠,慢慢地流到水槽里又顺着水槽的小孔滴出来。沈祖挺依据冷凝器的原理在铜盖上加了一个冷却罩,用海水浇在罩上冷却。
海水整流器示意图
又经过多次改良,做出两套可以循环冷却,连续补水的造水器。只要白天工作10小时,就能生产出足够饮用的淡水来。英国队员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扬:“中国人真聪明。”
生存问题总算有了着落。沈祖挺和大家商量对工作进行了安顿:8人负责造水;8人负责炊事,他们还要用海水晒盐,腌咸鸟蛋、鸟肉和海龟肉等作贮备用;8人专门挠鸟和海龟、收集鸟蛋和可食的植物;8人专任警卫和瞭看,他们在岛的最高处建起一座信号台,安顿专人瞭看天空和海面。
最后,他们还在海滩上找来一捆废橡胶,架在柴火上,预备紧急时作为烽火信号。
07
大家一天三餐有了保证,开始按部就班地生活起来。可是时间一长,人们的悲看失看情绪又出现了。半个月过往了,海面上没有看到一艘路过的船只,天空中也没见飞过一架飞机。什么时候才能获救?大家担心自己会死在这个荒岛上。
沈祖挺给大家讲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18世纪初,一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放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零4个月之后才被另一个船长所救。
英国作家笛福以这个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写出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沈祖挺鼓励大家“鲁滨逊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在孤鸟上生活几年,我们40人就不能奋斗下往吗?我们要想尽方法坚持下往,一定能得救!”大家的情绪慢慢平复,晚上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闷。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往,有人意见用大树做成独木船,顺风出海往求救。他们用仅有的一把斧头做工具,将船头劈成尖形,又费了将近十天功夫,挖出一个仅能坐下一个人的小洞。再插上一根桅杆,架起风帆,独木船做成了。可是因为上重下轻,独木船刚下水就翻掉了。
经过仔细研究和改良,第二只小船开工建造。他们用两根树干扎成一个牢固稳定的宽木排,上面还用木板盖了一个小小的舱室,贮存了够一个人生活一个月的粮食和淡水。
小船下水后顺着风向东漂往,沈祖挺和船员们满怀期看,久久地凝看着,直到“孤帆远影晴空尽”。
08
原来,飞来的是一架英军的巡逻机,飞行员看到岛上的信号后,丢下一个铁罐。船员们打开后看到里面装着一张纸条,写着“WHOAREYOU?”
沈祖挺立刻组织大家躺在空旷的沙滩上,用身体排出英文“雷贝利号”的字样。飞行员看到后随即又丢下铁罐告知,将报告总部营救他们。海滩上顿时一片欢腾,船员们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煎熬两个多月了,终于等来这一天。
后来的沈祖挺
沈祖挺随后得知,半个月前派出的水手老张也幸运地于前三天在马达加斯加南部被救起,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之后中国海员辗转印度加尔各答回到国内。
1946年,英国战时运输部报请首相及女王批准,由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英国政府,授予沈祖挺英帝国勋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经上映过一部电影《雷贝利号沉没在印度洋》。说的就是这个军运货轮雷贝利号被德军击沉后,中国海员顽强生存,勇猛自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