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记者会传递出怎样的发展信心?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近1个半小时、十问十答,从介绍稳增长组合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到回应就业形势,人口负增长,延迟退休等民生话题,李强总理完成了他的首次记者会亮相。
总理的回答中透露出新一届政府工作未来怎样的构思和方向?看看新闻Knews全国两会特殊报道《问政中国》邀请中心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和特约评论员洪琳,带来深进解读。
民有所盼 政有所为
在记者会开场,李强总理就透露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的和决心。
他表达,将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果敢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雄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雄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从这番话里,中心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感受到了新一届政府的信心和勇气。“建党百年、沐风栉雨取得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取得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改革开放四十多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为新一届政府未来开垦新的工作局面提供了信心、注进了勇气”,洪向华说道。
洪向华还注重到,在李强回答的字里行间,“人民”是一个高频词,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的”,再比如,“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往谋划、推进”。也正是因为将“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作为施政目的,在制定工作任务的时候,才会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全文
那么,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回应民之所盼,李强总理的回答也十分形象生动,“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进基层看到的全是方法”、“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这些金句让特约评论员洪琳印象深刻。他表达,碰到问题并不可怕,要害是拿怎样的态度来解决。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只有走出办公室和会议室,走到群众中往,才能找到解题的答案。
而在洪向华看来,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切实改良工作作风,深进群众了解急难愁盼,把决策部署更多地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样的政府也才能为老百姓所拥护。”
中国经济如何“长风破浪”?
每一年的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经济是一个“必答题”。
谈及中国经济的前景,李强总理既分析了优势,也没有回避困难。他指出,中国经济运行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而说到具体的努力方向,民营经济是一块重要“阵地”。洪向华以“56789”这组数字,生动地阐述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即民营经济奉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也足够阐明,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推进创新的重要主体。
不过,在往年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有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愁。李强对此表达,党中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没有改变。
他还强调,政府各级干部要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洪琳注重到,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看参与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李强总理近期也不止一次提及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亲商安商的社会环境。这样一系列表态,给民营企业家食了一颗“定心丸”。
“在‘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方针指引下,民营经济没有理由不搞好,更没有理由搞不好,一方面,政府要陆续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也要拿出干事创业的精神,足够调动主动性,碰到新问题,拿出新构思新方法,顺应时代发展作出积极改变”,洪琳表达。
洪向华还弥补道,全国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家也可以学一学“浙商精神”,学一学江浙一带的民营经济留下的生动案例,一步一个脚印,从地方走向全国、走进世界大市场,再以发展成果回馈家乡。
处理两岸和中美关系 如何做好“融”“合”文章?
除了经济、民生话题,记者会上,李强也就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等热点话题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谈及两岸关系,李强表达,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陆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作,要让更多台胞、台企来大陆,不仅情愿来,而且能融得进,有好的发展。
洪琳表达,虽然李强总理回答的篇幅不长,但聚焦一个“融”字,为两岸合成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路径。“制定惠台政策相对轻易,但实际效果是否能让台胞切实感受到,是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下功夫的,‘融’本身就是一个‘人心工程’,要让台湾同胞感受到自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分子,两岸才能走得更近、变得更亲。”
而在外交方面,当前最受外界关注的就是中美关系了。洪琳注重到,李强总理并没有对中美关系的具体问题展开阐述,更多的是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从和外企人员接触的感受出发,着重强调了一个“合”字,比如“中美可以协作,也应该协作”,“中美协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等等。
该如何理解这番表述?洪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遭遇挫折,主要责任在于反华政客操弄政治议题,美国政府从错误的对华认知和定位出发,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抑制、打压,不仅骚乱了中美经贸关系,还给两国民众正常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李强总理以数据铁证“说话”,强调中美协作之大局不会受少数政客的影响。
“只有将中美元首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以及对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规划部署真正落实、执行下往,所有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洪琳表达。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宋懿 毕俊杰 黄涛 郝苗苗 黄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