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次现身和发声,任正非只为了一件事
作为华为创始人、CEO,这几年来,任正非的每一次露面都带来了满满的话题和流量。而最近一个月以来,任正非接连两次现身,以较为罕见的曝光“频率”,将一件事情推向风口浪尖。
任正非的两次现身和发声
任正非其中的一次现身,来自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官网“新闻速递”。3月17日,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官网发布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三位教授荣获四枚“火花奖”》的新闻报道,并摘录了2月24日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公司内外的获奖者及出题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这次座谈会上,任正非坦言,“我们现在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他透露华为在2022年的研发经费达到了238亿美元,而随着华为利润的增多,未来公司在前沿探索上还会陆续加大投进。
除了谈及未来愿景,任正非还提到了一个非常要害的信息:“我们用三年时间内完成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直到现在我们电路板才稳定下来,因为我们有国产的零部件给予了。今年4月份我们的MetaERP将会宣誓,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和语言……”
对国产可替代,特殊是自主化软件开发工具领域的突破,任正非布满了期待。早在上述座谈会讲话公布之前,华为在软件方面就已经有所动作。据知情人士透露,2月28日,华为在深圳举行了“产品研发工具阶段总结与表彰会”,部格外部伙伴受邀参与,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高层悉数出席,并为产品研发工具团队颁奖以及授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上述“总结与表彰会”的参会人士透露,此次华为表彰产品研发工具做出突出奉献的人员近2000人,既包括华为公司各体系员工,也有协作伙伴的人员。
为什么要捎带上“协作伙伴”?因为即使我们有了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国软基础软件等,我们依然没有解决最大问题——短缺国产软件的生态。这个数字化的大生态中,每一个技术都联系亲昵,环环相扣。
而为了更便利、高效地助力整个生态制造能力的提升,华为云会积极地与看友这样的“协作伙伴”合力提升产业韧性,看友等协作伙伴也会通过与华为云深度协同合成,探索新的模式和技术落地实践,从而为智能制造创新打开新局面。
展开全文
破解软件开发工具 “卡脖子”风险
事实上,近几年,软件工具本身出现的给予链安全问题,一直在困扰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2019年,软件被陆续断供后,华为不得不抉择一条自主之路——摘用自己研发加联合协作伙伴一起研发的策略,来实现自给自足,保障研发工具的连续性。而2月24日、29日任正非接连两次现身和发声,恰恰是为了在自主化软件开发工具的突破方面给出更多果敢的信号。
在当今以软件为主导的数字时代,软件使用是所有数字业务落地所必不可少的载体,软件使用及基础的软件开发工具等“生产工具”,即当代生产力的标志之一。假如缺少软件开发工具,整个软件产业的生存基础就会受到直接挑战。如同缺了操作系统,所有软件服务就无法运行;缺了数据库,所有使用数据就没有地方可以存放。缺了软件开发工具,所有软件使用就没方法进行开发和创新。
据公开数据展示,从2018年3月到2021年12月,已有超过600家中国企业、机构等被列进美国“实体清单”。相关商品和技术的制裁管控,可能直接导致相关方生产停滞,威逼企业和机构的生存安全。从发展角度看,只有研发工具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如软件开发工具),才能保障企业核心业务安全。
有业界分析指出,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根技术、开发工具和各类使用软件服务,中国的软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和追赶,已基本构建了相对完全的结构脉络,但总体仍十分孱弱。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中国软件行业看似百花齐放,但国产软件在企业和个人的核心使用中仍然占比不高,技术底座仍难以实现自主可控,整体发展轻易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时,在软件开发工具方面,一些软件企业直接购买国外商用工具,国产软件工具链主要依靠开源技术包装而成,一旦开源技术平台被禁用,将会直接导致业务停摆。
值得庆幸的是,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很多有志之士,早早的意识到软件开发工具是软件自主可控、给予链安全、发展开发者生态的重要基础。
而为了破解软件开发工具 “卡脖子”风险,华为于2019年开始进行自研,领域涉及硬件(X86-ARM)、操作系统(Linux/Windows-欧拉)、数据库(Oracle-RDS)、中间件、使用软件改造5个大类的全栈自研替换,涉及几百个组件的替换,千万行代码的测试验证。
结语
在国家层面,使用软件开发平台是同云计算、操作系统、数据库一样的被定义为开发支撑基础软件,是《“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的五大主要任务之首(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聚力攻坚基础软件)。简言之,基础软件攻坚失败,将直接影响上层软件的构建和发展。
客看的说,华为发布的软件开发工具,是期看能引起大家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重视。产业界未来得以围绕着完全自主的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全生命周期生产线的中国自主可控的产品。
与此同时,我们更期看看到国内全行业共同行动起来,在国产信息通信技术“根技术”基础设施上,系统构建中国的软硬件大厦和自主生态,实现国产工具开发国产软件,就如同要实现用国产设备生产国产芯片一样,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拥有更多抉择,保障长期安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