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济源⑤
乡村振兴看济源⑤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霞 成利军 赵珊珊
繁忙的武洋包装车间。 赵珊珊摄
3月17日下午五点半,济源思礼镇思礼村大街上,刘玉霞夫妇的烧饼店外,挤满了四周企业下班后来买烧饼的人。
“儿子在万洋集团上班,家里年年有企业分红,我们打的烧饼也卖到了四周的企业、单位。”刘玉霞仔细一算,全家一年收进10多万元,有一大半都来源于周边企业。
近日,济源示范区公布的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基本情状展示,思礼村村民人均年收进44904元,稳居全市前列。该村党支部书记卢川认为,村民致富的密钥与思礼村近年来实施的“村企共生共建”发展模式亲昵相关。
改革开放之初,思礼村作为思礼镇政府所在地,只有一条窄窄的柏油路,大部分群众住的都是土房、窑洞,条件非常差。1995年,为实现实业致富,时任村支书卢一明带领村民集资37.5万元建起了村办企业——万洋冶炼厂,也就是如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万洋集团。随着企业生产形势大好,万洋集团又多次面向本村及周边村庄扩股。村里就鼓励村民以现金进股的形式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构建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时进股,咱家也没钱,第一次只进了2万元,第二次又进1万元,现在每年能领到1.5万元分红,全家都很兴奋。”思礼村村民、万洋集团退休职工常中青说。
近年来,随着思礼村周边企业的集聚和壮大,“土地承包、就近上班、进股分红”将企业和村庄、村民三者的利益更加亲昵地捆绑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下,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卢川说,现在思礼村80%以上的村民都在四周企业上班,仅万洋集团每年就为村民分发红利4500余万元,平均户收进6万元。
此外,在万洋集团、欣欣实业、金惠铅业、裕鑫铜业等“牵手”企业的资助下,思礼村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剧场、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生活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村里每年8万余元的水电费全部由企业承担;每年重阳节,近400位70岁以上的老人均能领到一份200多元的福利;每年的大学新生,每人还能领到由企业捐赠的奖学金……村民们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村企共生共建”的带富效应继续发扬。2021年,万洋集团提出,出资100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鼓励周边村发展村集体产业。思礼村夺挠机遇,争取到50万元资金,成立了村办企业济源市武洋包装素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洋包装),主要为万洋集团生产吨包袋。
“武洋包装的收益回思礼村村集体所有。”卢川介绍,目前该企业已投产,年产值1100余万元,可增加集体收进1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就业40余人。
卢正会和媳妇都是万洋集团的退休职工。往年武洋包装建好以后,夫妻俩一琢磨,工厂就在家门口,上班的同时也不耽误接送孙子,立马报了名。
重新上岗的两人,既有退休金,又有企业分红,每月还能领到近3000元工资。卢正会很称心自己现在的生活:“儿孙在跟前,自己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这日子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