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零跑汽车朱江明:智能电动车会进进“5万元时代”
文丨彭苏平
编辑丨李勤
未来10年,一款通勤用的、能够自动驾驶的智能电动汽车,成本将会降低到5万元。这是36氪与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交流后得出的惊人结论。
朱江明原先是一名工程师,90年代和好友傅利泉一起创办了大华股份,十余年后大华股份发展成安防领域的龙头,朱江明却转身投进新的浪潮中,进军造车行业。他创办的零跑汽车,2022年卖了11.1万辆新车,是往年增速最快的造车新势力。
新造车的战场征伐猛烈,零跑汽车以品价比著称,朱江明给它的定位是:打破汽车行业的高溢价,做用户的代工厂。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再过十年,主流的智能电动汽车价格可能会低至5万元,而现在大量用于运营的车辆,价格普及高于10万元。
成本的大幅下降源于规模的显著提升。过往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渗透率超过25%,朱江明推断,再过四年,以电驱动为主的新能源车型,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将达到90%以上,“就像电子支付一样全人群覆盖”。
将时间拉长到10年,汽车智能化也将取得实质性突破。朱江明推测,到2033年,自动驾驶将实现商业化落地。过往几年,解放人类双手的自动驾驶从预期高峰跌落,但朱江明认为,十年以后,自动驾驶将真正开始运营,进进“共享汽车”时代。
在航程中看向远方,在潮水中把握流向,是企业掌舵者们的使命和任务,这也是36氪专访栏目「看见2033」的初衷:找到那些曾经改变过往、因此也最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人,觅问他们对“未来10年”后商业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为何情愿在一件事上倾注10年。把维度定在“10年”而不是今年和明年,也不往谈论具体的公司业务而是“其他”,是因为我们信赖那句投资圈闻名的箴言:人们往往高估了未来一两年的转变,而低估了未来十年的转变。
朱江明看见的,是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普及的未来,而现在零跑汽车也正在加大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智能驾驶自研等等,共同构筑了零跑全域自研的护城河。
技术、产品的变革,将全面刷新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与业内不少同行一样,朱江明认为,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中国玩家在汽车领域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他给出的推测是:未来10年,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国企业将占据一半——类似于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局面。
智能手机是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参照体系,这个行业率先经历了技术颠覆、生态形成、市场爆发的传奇路径,现在智能电动汽车也承载着这种颠覆传统的期待。对比智能手机行业,朱江明也畅享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模块化、准则化同样会是大势所趋,但产品体验准则更复杂、研发制造周期更长等特征下,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集中度也不会像智能手机那样高。
(「看见2033」是36氪推出的一档CEO高端访谈节目,旨在“深进一场对话,构筑一个未来”。本文为访谈节选,完全视频节目将于近期全网播出,敬请期待!)
以下是36氪与朱江明的对话内容(经摘编):
自动驾驶电动车将进进5万元时代
36氪:十年之内,您的领域中有什么确定无疑会发生的?
朱江明:假如只说一件的话,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一定是自动驾驶。
36氪:车的价格会有什么转变?
朱江明:实现自动驾驶后,车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没有刹车,它是一个机器人,听人使唤,帮人做各种事情。未来的汽车会两极分化,一类作为共享工具,成本价格非常低,还有一类会成为除了家和办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间,可以按个人需求做得非常奢华,也可以非常简洁。
36氪:十年后有自动驾驶,还是说所有的车上都有自动驾驶,没有人再开车了?
朱江明:开始进进市场,2030年自动驾驶可以实现商业化,2033年会有一定普及。
电动化已经不再有争议,往年中国已经接近30%的市占率,大城市超过50%,我觉得到2027年中国可能会达到90%以上,就像电子支付一样全人群覆盖,要么就纯电动汽车,要么就类似于增程的混动汽车,就是以电驱动为主,把油作为辅助的这种产品。
36氪: 一辆电动车的成本由哪些要害部分构成,哪些部分未来会用什么方式变得更便宜?
朱江明:最大的部分是电池,目前占40%。它的比重会随着成本的下降降低到30%甚至20%。一是容量在下降,现在充电桩很少,都要500、600公里续航,以后400公里就足够了,二是效能在提升,电池体积也可以减小。
36氪:电池领域有没有类似于摩尔定律的存在?它有什么法则吗?
朱江明:摩尔定律是18个月就要减一半,电池没那么快,但总体来说也是逐年下降,每年降20%,这种概率还是有的。
36氪:按这个速度,5年降一半肯定没问题。现在最主流的电池在车上的金额是多少?
朱江明:现在一辆车的电池有各种容量,80度电要5、6万。
36氪:比重可能会下降?
朱江明:对。别的部分,比如说电驱,都是铝和铜构成的,至少是平缓或者还有上升的趋势。当然随着技术提升,同样的重量可以功率更高,电驱成本也会下降——一些零部件,比如说像IGBT电功率驱动模块,以前都是英飞凌的,现在也有国产,它可以至少一下子就下降百分之二三十——但是它下降的幅度没有电池那么大,我觉得十年能减一半,也就这样。
36氪: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可能占比多少?
朱江明:现在新势力造的车都是有激光雷达的,有高算力的AI引擎,智能座舱也都是比较好的芯片,这些每辆车至少有3~4万,未来下降的空间会符合摩尔定律。自动驾驶成熟度更高后,可能不需要用AI芯片,一颗ASIC就足够,它的下降速度会更快,
36氪:假设说十年以后跟今天的体验类似的,这部分能到5000元吗?
朱江明:对,假如是同样的规格性能的情状下。但是性能肯定也会提升,就像手机,5年前智能手机是1000块,不是一直就只有1000块,现在还有4000块的。
36氪:仅次于它们的部分又是什么?
朱江明:剩下的就是传统的,比如说舒适性的部分,依据你自己的要求有一些需要,比如说座椅就像家里买沙发一样,1000块是沙发,1万块也是沙发。
36氪:电池部分可以降到2万,电控模块可能会降到5000,自动驾驶、智能座舱1万以内,传统车的部分比如车身和轮胎,可能也要1万 左右,假设我们非常不在意装修,甚至我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智能电动车的成本可以降到5万以内。十年以后,5万的车会是一种主流吗?
朱江明:作为代步,或者是共享,会成为一个主流车型。而且那个时候可能车的大小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我要喊一个车,可以喊2座的,可以喊4座的,可以喊能睡觉的,可以喊能饮咖啡的,这有无限想象。
共享汽车成为主流
36氪:自动驾驶的电动车降到5万元,对用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朱江明:两方面,一是很多人就不需要买车了,二是将来会有更多的治理公司。
36氪:那个价格其实变得跟包一样,一个人会不会同时拥有好多辆车?
朱江明:这种可能只是爱好者。将来买车,它是一个更奢华的车,一个新的家,可移动的房子,一个比较有潜力、可拓展的空间。为什么大家对新能源汽车那么热衷,就觉得它是一个跟现在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一个新的市场。
36氪:未来共享会是主流吗?
朱江明:共享只有在完全自动驾驶时代会比较时髦。
36氪:自动驾驶提供了可能性,并不提供必然性。比如说房子,你会发现特别是以中国人的性格,他还是要往买。车你觉得会属于哪一类?
朱江明:一种模式是,他家里至少有一台私人的车,原来可能有几台,比如说夫妻俩各一台,将来保留一台,因为私人车的好处就是比较干净,但是多台车要更多的停车位;另一种模式是,年轻人可能没有这个条件,没有停车位,或者说房子也是租的,这种可能用共享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随着那个时代的到来,这个产业会发生很大转变,新的车、新的模式,也是一次行业的洗牌。就像现在从燃油车到电动车,正在经历快速的行业,自动驾驶到来,可能又是另一波。
36氪:自动驾驶实现,人们的通勤时间是会变长还是变短?
朱江明:这个时间我觉得可能会好一些,因为可以进行优化,避开那些拥堵的地方,虽然还是以单车智能为主,但是它可以往让交通疏导得更好。
36氪:比如说过往我花一小时上班,打车费用可能是120块,未来是什么水平?
朱江明:费用可能就只有1/3了,因为它只有硬件和电的费用,没有人工费用了,人工是最贵的。
36氪:我们有同行发布了云轨,还有同行说要做飞行汽车,这都是在解决未来交通的问题,而不止在解决车的问题了。您怎么看?
朱江明:中国人口比较密集,而且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甚至三线四线城市人口越来越少,你这么密集的人口情状下,无论是飞行汽车也好,还是说这种轨道空中的也好,它的难度很大,你还要解决就是说我们最好是能够一站式的端到端的解决,你中途下来那跟坐地铁有什么两样?你还要在最后还有一公里或两公里那就很难,所以这种我觉得概率不是特殊大,还是要以这种路面解决更好。
36氪:路面解决也有两种方案,一种喊终端智能,车来推断应该加速还是减速,另外一种喊云端智能,指的是聪明城市,会发一个指令。哪个实现可能性更大?
朱江明: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从现在看的话应该还是终端智能更可靠一点,因为你比如说这种无线通讯也不可靠,包括5g的信号也不稳定,因为这个是交通安全,不可以有任何不稳定。
另外就是说整个交通都是多种车辆,多种品种,以及包括人、电动车在内,就是说是一个混合体,你很难用这种让每一个都来接受你的信号来掌握。
随着慢慢就是说智能汽车的普及,那么智能汽车的话它都有卫星导航、卫星的定位,这样子的话就可以推断,比如说车流的密度,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让交通更顺畅来指挥交通,然后也让车上的人往避开那些比如说高峰的路段来做一些引导,这些慢慢会起到更多的作用。
36氪:当大普及时代出现,车的使用生态会发生哪些转变?类似于苹果APP store这样的。
朱江明:一些娱乐的功能,可以将车和手机连接,类似于CarPlay,车就只是一个展示和输进的设备。
36氪:这里面会不会诞生出新的机会,iPhone诞生后产生了100万以上的开发者。汽车足够普及以后,会不会也产生出新的围绕它做大量开发的群体?
朱江明:这个其实已经有显现。我们车其实也自带安卓系统,可以开发一些接口,让更多的开发者来开发。
做用户的代工厂,十年后销量做到500万辆
36氪:未来电动车会两极分化,一类是很奢华的、很贵的那些车,另外一类是很工具化的车,您想提供哪一类?
朱江明:肯定是两类车都要提供,都是很大的市场。
我们首先要有5年,再有10年。在2023年到2028年前5年,更多是聚焦在电动化,而智能化是积存能量的阶段。在电动化领域,你需要有足够的份额,对智能化来说,加大研发投进,打好基础,后5年才是真正发力的。智能驾驶到28年左右,应该是已经快达到接近完全量产的水平,至少技术上已经做好预备,当然大家的对自动驾驶信心,我想这一段时间可能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一个比较大的启发,在11年12年的时候,AI才刚刚开始,那个时候我都不信赖,我们做安防,那时候人脸识别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从比对的角度,每个人特征都不一样,你很难用这个比对,原来比如车牌识别,它是阿拉伯数字加汉字,还可以用视觉,就拍完照片往比对,能够把它识别达到85%甚至90%的水平,但很难达到到90%以上。有了AI以后,到了2015年的时候,车牌识别可以到99.9%,而人脸也达到90%以上,AI练习完以后已经有这个能力,短短也就是10年时间。
而智能驾驶我们从现在所看到的在23年现在这个状态的话,远比那个时候的基础要强劲很多,所以我觉得10年以后应该是一定能够实现,5年以后会形成比较成熟的一个雏形。
36氪:2033年,您的销量会达到多少?
朱江明:500万辆以上。
36氪:整个市场呢?
朱江明:现在全球汽车是9000万辆,应该会超过这个数。
36氪:会不会随着刚才我们说到电动车大降价降到甚至有一部分车型降到1万美元以下了,这时候会不会它的量突然爆发?比如说今天是九千万,到那时候会不会变成突然几亿辆?
朱江明:我觉得是有潜力,假如确实1万美元以下,从全球往看,可能空间是会更大,中国相对来说也会增加,但是我觉得可能从全球往看那会更大。
36氪:未来造车的门槛会不会变得更高?我的意思是说假如你达不到一定的量,比如说达不到100万辆,可能就不要进来了。
朱江明:100万辆肯定是不够的。
36氪:你觉得你这10年以后造车门槛是多少?
朱江明:今天为止,进进全球就是前10名的是200万辆以上,未来随着电动化成本降低,市场可能从1亿、9000万辆翻倍到2亿,这个时候进进的门槛也就越来越高,至少是500万辆。
36氪:500万辆,这是一个保护生存的量?
朱江明:两年前我们的目的是2030年做到300万辆。
36氪:这不一定是您说的最大的量,它其实是一个最低要求,因为假如低于他的话,你就离开这个行业了?
朱江明:对,因为刚才我们说到它一旦体现出了电子行业特征,它就会变得规模为王,达不到一定规模,意味着你的所有商业模型都不合理,是那就没方法。
36氪:十年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朱江明:我们还是短期目的,到25年做到80万台,到30年做到300万台。那是以前,从现在看可能还要再放大一点,再加快一些步伐。
36氪:达到什么样的价格或者功能,可以有浩大的量?
朱江明:我觉得就是现在零跑的模式,期看我们是做用户的代工厂,以成本往定价。
36氪:你觉得中国能进进前10的有几家?
朱江明:至少是5家以上。
还是看前面,智能手机行业,虽然中国获取的利润可能只有10%,但有50%以上的销量,除了苹果和三星可能加起来40%,剩下都是中国的,我觉得汽车也是会这种格局。
36氪:假如说十年后我们的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多少卖给中国人,多少卖在国外?
朱江明:最起码是46开,60%在海外,40%在国内。
36氪:我拿手机行业举个例子,我听说有一些手机非常便宜到至少100块人民币,而且它还是智能机,然后卖到非洲,你觉得在电动汽车行业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状吗?
朱江明:也一定会。因为它的消费能力就那么高。
36氪:这样的车会不会不安全?
朱江明:它可能性能各方面肯定会差一些,但也不会差太远,就像比如说你100块的智能机,至少它最基本的功能还是有的。
36氪:我们要为这样的未来储备什么?
朱江明:我想还是产品先行,技术先行。中国不缺产能,实际上中国的制造产能非常过剩,你也可以摘用协作或者收购的方式,不一定完全自己往造新的工厂,产能不是问题,更多是你的技术能力,你的产品。
36氪:我们应该储备什么样的技术,自动驾驶是一个很宽的方向,具体来说什么样的技术代表了未来?
朱江明:首先现在瓶颈是在算法上,我们更多的精力是聚焦在自动驾驶的算法,包含了目的物的检测、整个的策略两大块。
36氪:把握这样技术的人才在什么地方?
朱江明:自己培植。
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后门槛会越来越高
36氪:我们假设车没有那么贵,我们更频繁地换车,也许市场需求会变得更大?电子产品都有这个特征,我把手机换下的时候它好好的没有故障,它只是不新了而已。
朱江明:汽车原来的设计就是过5年甚至6年一次产品迭代,现在基本上是4年甚至更短。假如用原来的平台,只是一个小改款,可能只要24个月,它在不断地缩短。
36氪:手机行业换代那么快,很大程度上跟各个模块都是相对完美的相关,比如有人专门往造芯片,有人专门造屏幕。那汽车会不会变成这样?
朱江明:汽车现在也是这样的,汽车原来有Tier 1,有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商,它分得更开,好处是零部件厂家很专业,品行掌握也不错,他追求的利润也不高,规模化带来的价值也很大,但不好的地方在于,它定点一个零部件到真正量产,可能要一年半到两年,这不适合现在电子产品的变更周期,比如一些车机等你用起来,下一代芯片都已经出来了,所以要改变这种节奏。
36氪:未来电子加工厂成为汽车的代工厂会是主流吗?
朱江明:难度很大。
36氪:传统的汽车厂还是主流?
朱江明:将来很多传统的汽车厂也会沦为代工厂,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
36氪:在大普及时代,给予商会更集中,还是会更分散?
朱江明:会更加集中,因为它更加准则化。
36氪:一个产品大众化普及做得越好、越足够,这个行业的集中度会更高?
朱江明:是。但汽车的普及跟手机比要难很多,或者它的周期会拉长很多。因为汽车是有100多年历史,有很多品牌深进人心,要改变还是比较难的。
第二,一辆汽车从立项到量产,国外品牌至少36-48个月,这就增加了产品的不确定性,它量产以后也许是爆款,可以每个月卖几万,也许就是几千,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是,它集中的概率会比较低,
汽车的性能,决定因素也很多,操控性、座舱的智能化、外看、内饰的舒适性和质感……很多综合因素决定,也许今天你是爆款,明天他就是爆款,所以竞争格局不会说一下子集中起来。
36氪:可不可以说,假如今天还没有进进汽车行业,就不要再进来了?
朱江明:这是非常难的一个行业,没机会了。当然假如说你有几千亿资金还是可以进来尝试,但难度会比以前更高一些。
36氪:把车造出来花了多少钱?
朱江明:到现在为止,我们可能花了100亿左右。
36氪:所以现在的门槛可能就是100亿?
朱江明:我觉得没有200亿,真的是不用造车。
36氪:因为您对这个行业有特殊的理解,所以可能比别人省了一点钱?
朱江明:没有省。我们还要陆续花,最起码花200多亿。
36氪:被调侃成老头乐,你会介意吗?
朱江明:我不介意。最终会证实我们不是老头乐。
36氪:你已经多次创业成功,每次创业的驱动力是什么?
朱江明:对产品的爱好。
36氪:假如可以拥有一种超能力,你最期看是哪种超能力?
朱江明:最好什么能力都好。
36氪:你觉得自己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吗?
朱江明:不是。
36氪:为什么刚才说最好什么能力都好?
朱江明:这跟野心没关系,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会让你有的时候会觉得困扰,比较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