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7次战事,历经千年至今还发扬防洪作用的古城墙,就在淮南
说起古城墙,除了万里长城,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南京的明城墙、西安城墙、平远古城等。城墙的功能无论是从所了解的史料还是导游的讲解,无不和壮怀猛烈的战争相关,抵御外侵是它们最重要的功能。
但是在我国淮河流域,却有一段和平远古城齐名的古城墙(全国保存较完美的七大古城墙之一 ),它不仅仅是抵御外侵的重要工事,其防洪功能甚至超越了它抵御外侵的作用,至今还发扬着防洪的作用,它建城的时间比平远古城还早100年。
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在我国历史上不可谓不重要,但淮河两岸的古城不知何故本就不多,而曾经有过名字或短暂辉煌的大多湮灭于历史的沧桑中,至今似乎只有淮河南岸的寿县古城还在巍然屹立,仿佛为曾经的淮河文明在唤唤。
寿县地处安徽中部,原名寿州、寿春、寿阳。寿县的改名历史还和一个女人有关,据载在东晋时晋元帝司马睿有个妃子喊郑阿春,等晋孝文帝登基后尊其为简文太后,为了避讳,孝文帝亲自颁旨把寿春改为寿阳。小小的寿县还是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但这些都不如现存的寿县古城墙被人称道之广。
展开全文
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牢固。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 ,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比被列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平远古城还早900年。曾有清末状元孙家鼐如此评判寿县古城:“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有史料记载,寿县城墙至少历经17次战争,如今依然保存如此完好,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寿县古城墙至今四门仍在(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其特殊之处为:一是城墙外侧壁脚处特设一道护城石堤,二是瓮城内外门向交角处理,三是城涵(水关)上建筑月坝。城墙在壁脚处加筑了一周高3米、宽8米堤岸——泊岸,它的内口与墙根基连为一体,外口则以条石叠砌。护城石堤为整个城墙增加了一道牢固的防线,顶住了洪水对城墙根基的直接冲击 。瓮城门和城门相互错开对于军事防备和防洪起到同样的作用。由于城门错开,一旦瓮城门溃决,汹涌的洪水冲击的是牢固的城墙,极大地削弱了洪水对二道门的冲击作用。而月坝又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设计——自动排水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