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进医保、规范诊疗,互联网医疗又有新故事
互联网医疗和医保的结合将更进一步。国家医保局日前回应人大代表意见时明确, “互联网+”医疗服务假如与医保支付领域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可纳进医保支付。
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公立医疗机构或其所在地区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制定。患者接受远程会诊、远程诊断服务,按服务受邀方执行的项目价格付费。
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但面临盈利困难的尴尬,究其原因是犹豫在国家医保报销领域之外。而 本次回应无疑是医保政策的又一次探索,有助于互联网业务继续向实体行业渗透。
加大医保支持力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互联网医疗乱象频发的局面。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今年两会上指出: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处方药销售工具等行业乱象需细化监管准则,让互联网医疗回回严厉医疗。
原本都是非盈利性的医疗业务,不少企业却非要闯出个“盈利模式”来,这其中的矛盾一直折磨着互联网医疗从业者。这次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将互联网医疗推向传统线下医疗,应当让从业者认清行业方向了。
网上诊疗强调规范
互联网医疗是传统医疗的延伸,应该贯穿患者的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就医全流程,但第三方平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以信息发布、购药、医生咨询、预约门诊为主,为诊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全流程健康治理等还有待发展。
从互联网巨头业务收进的组成来看,电商业务明显占据的主导地位。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为例,2021年药品销售占比分别是85%、64%。而最具商业价值的医疗服务,却只能算“喊好不喊座”。
“公立三甲医院在线下多年积存的信誉和口碑,互联网医院短期之内无法超越。”分析人士指出,很多人看病都期看与专家面对面,线上问诊只不过是在疫情期间被激发出来的特殊需求。
过往两年市场的需求激励了监管部门出台相应规范政策。2022年,《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施行)》和《药品网络销售监督治理方法》两部国家级监管新规相继出台, 分别从在线诊疗、药品销售重新定义互联网医疗的功能属性。
展开全文
相比于以往的法规条例,这两部新规都强调“先开方、后售药”的业务流程。《诊疗监管(细则)》则侧重医师在就诊前需实名,他人、AI不可替代医师,而《药品网售监管》要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处方审核前不展示处方药阐明书、不提供购买相关服务。
这一系列监管的组合拳,无疑强化第三方平台的主体责任,强调线上线下一体化,严查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对互联网医疗全流程进行监管。
2022年全国多地展开互联网专项检查,查处一批涉嫌违规的互联网医院。例如银川出台《联网医院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治理方法》,若是发现互联网医院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等规范,累积扣除超18分直接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严厉打击互联网医院违规的嚣张气焰。
基层需求被真正重视
让互联网医疗回回到严厉医疗,其实是回到了互联网医疗的初心,即通过网络解决部分地区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过往几年,虽然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地和使用,但实际上发展较好、建设力度较大的还都是东部地区。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出台,这一风向已出现转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非常关注如何通过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运作,把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
银川构建“全国专家远程门诊”“银川市专家远程门诊”和“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通过互联网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农村,真正发扬了互联网的优势。目前,不仅是银川,山东泰安、湖北黄冈等全国多地都在 县、乡、甚至村一级都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分级,实现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级专家的权威指挥。
国家卫健委有统一部署,如通过家庭医生建立全国基层的个人档案和电子病历。业内认为,假如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摘集,搭建智能化平台会大大缩短诊断时间,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
通过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疑难杂症不出省、大病不出县,常见病留在基层的目的,放眼全国,这将是浩大的市场空间,背后会催生出多种医药创新的服务模式,。
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仍然是问诊为主,智能手术、手术机器人等复杂操作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的条件。业内普及认为,今后5G技术全面普及,“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模式成熟,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将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迎来春天之际。
而在春天来临之前,互联网医疗不仅要提前布局基层,更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及盈利模式,才能等到到行业风口的再次降临。
原标题:监管规范化+医保报销放开,互联网医疗又有新故事
来源 | 健识局
编辑 | 张宸轩 刘新雨
热点文章
• 5月1日起实施!飞行检查将这样开展——
• DRG/DIP误区之一:DRG/DIP是要控费吗?
• DRG下医院如何使用临床路径,这些干货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