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利北部沙漠特殊干旱,而有的地区雨水和雷会比较多呢?
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里,有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从1845年到1936年整整91年里,没有落过一点雨。原来那里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长年坐镇不动的地区,而靠近智利的海洋,又是秘鲁冷流流经之处。由于冷流的温度较低,使那里的空气十分稳定,大气不会发生上升运动,即使在海边,水汽也不能进进高空凝聚成雨滴,因此成了世界“旱极”。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笔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看而不可及!时隔99年以后,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果,打破了它自己的纪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26461.2毫米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它比台湾省火烧寮于1912年发明的我国“雨极”纪录8408.0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哩!因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当闻名的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西躲高原时,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湿润空气被逼发生上升运动,凝聚成大量雨滴,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它成为世界“雨极”。
电闪雷喊,伴以滂沱大雨,这种自然现象是在强大的积雨云条件下,通过大气垂直对流而形成的。世界性的雷雨源地,都出现在低纬度区,如印度尼西亚、非洲中部、墨西哥南部、巴拿马、巴西中部等。其中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为世界雷雨之最,平均年雷雨日数有220天;而该岛西部的茂物市,年雷雨日数更多,1916~1919年4年内曾出现平均每年332天的最高纪录,打雷次数在数千次以上,不愧为世界“雷都”。
展开全文
茂物地处赤道四周,南面紧挨火山熔岩高原以及多座高达二三千米的火山,大气的热力对流本已相当旺盛,再加上从爪哇海来到这里的湿热气团迫于地形所阻而急剧上升,极易形成积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