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显回忆:粟裕刘炎指挥夏季反“扫荡”斗争
夏季反“扫荡”斗争
(一)
1941年和1942年,是苏中依据地从开垦、巩固到进进全面抗战和全面建设的阶段,是苏中依据地在建设中巩固,在斗争中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这期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浩大的转变,惊心动魄‘的事件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希特勒的军队肆意横行,席卷了整个欧洲,先后占据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希腊、南斯拉夫等国。194年6月,希特勒挥戈东指,大举进犯苏联,铁蹄到处,苏联许多大城市纷纷陷落,德军直逼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与此相唤应,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同时进攻美国、·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日本企图从中日战争的泥沼中解脱出来,并把沦陷的中国大地作为它的战术后方,对国民党顽固派摘取了以政治进攻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侵略者的煽动下,公然打出“曲线救国”的幌子,指令大批军队投降日本,参与伪军者达54万人,占伪军84万人的百分之62。更为严重的是,国民党中心委员大批投敌,高级将领投敌竟达达58人。同时,日军、伪军又勾结国民党顽固派,向我华北、华中、中条山、浙赣等依据地不断发动进攻,实行扫荡。
在敌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夹击下,八路军由1940年的44万人,减少到1941年的34万3千人;抗日依据地的面积也缩小了,人口由一亿降到5千万。抗日依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1941年6月,骄阳当空,暑气蒸人。江淮流域特有的“阴雨绵绵无尽期”的季节刚过往,转眼又热得连一身单军装也穿不住。苏中区党委、行署和一师师部都驻扎在泰东、栟茶、浒零一带乡间。黄昏时分,警卫战士们爱在四周的沟河、池塘里洗澡。
有时,粟裕同志也拿条毛巾约我同往水塘边擦擦身子,驱除整天繁忙的疲惫,顺便扯扯工作。写到这里,我又不禁想起那时跟粟裕同志生活在一起的情景。那时候,他担任一师师长和苏中军区司令员(后又兼区党委书记)重任。他有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精湛艺术和卓著才能,他那临危不惧、遇难不乱的坚韧沉着、果敢机敏、指挥若定的性格和远见卓识,使我十分钦佩和敬仰。我与他相处整整一年,从他身上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展开全文
北渡长江以来365个日日夜夜过往了。共产党、新四军和苏中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创建了一块有万余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的抗日民主依据地,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进程呀!作为区党委领导人,我又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的担子很繁重,更觉得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建设、巩固苏中抗日依据地,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
经过两次扫荡”与反“扫荡”,敌我斗争形势愈益严酷。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动群众,抗击日伪的“扫荡”,这样,才能坚持长期抗战,保护依据地。
4月间,我军连续作战半月,攻克泰州和靖江地区的古溪等、5个日伪据点、令人兴奋的是4月17日,在泰兴以东的姚家岱战斗中,击毙日军泰兴城防司令以下20余人,生俘日军3人,开创了苏中地区生俘日寇的笔录。
我沉浸在刚刚过往的战斗记忆中,值班机要员打断了我的思绪,送来军部和华中局连夜发出的紧急敌情通报。通报说,7月17日起,东台、兴化、射阳镇、陈家洋各地之敌均增至千余,敌酋南浦已抵东台;24日,射阳之敌北犯(建湖县)蒋营、盖林镇,旋占据建阳镇;东台北犯之敌,一路已占据白驹并进至刘庄以南14余里;另一路进占东台以东之四灶及三仓河以西之小八灶;(射阳县)陈家洋之敌也有进攻(建湖县)的动向。据此情报,敌集中力量大举“扫荡”盐城地区已很明显。对敌企图夹击盐城的部署,一师二旅应负责打击由东台北进之敌,务必消亡或击败,始能改变战局。如敌已北犯,应尾击直至盐城四周。
看来,近5个月依据地相对稳定时期已告一段落,反击日伪,“大扫荡”的阶段开始了。盐城是我华中军事、政治中心,现在敌人集中兵力,企图从各个方面夹击我军部和华中局驻地,这无疑是对我党政军民的挑战,我应预备进行反扫荡的紧急动员。我预感到故人此番进攻的规模,必将超过今年初春的两次大扫荡,初创的依据地又面临着新的考验。苏中区怎么办?看完敌情通报,我焦灼地期看与粟裕同志商讨计策。
次日清晨,粟裕同志派参谋通知我参与紧急会议,地点暂时定在师部驻地的作战室。在那间不大的砖瓦结构的屋子里,军用地图几乎挂满了整片西墙,敌我态势的标记已经一一注出,.可以想象得到,粟裕同志和作战参谋们又辛劳了一夜。
赶到作战室时,粟裕和刘炎同志都在。我汇报了昨夜反复探求过的想法,他俩都表达赞同,认为很有必要以区党委名义,立刻向各地委、县委发指示信,要求各级党政军机关对反“扫荡”斗争作出具体部署。师部和军区也同时向各部队发出相应指示,积极配合苏北地区反“扫荡”斗争。
军事形势是很险恶的,日军以十五师团、十七师团及十一旅团各一部,接替了十二混成旅南浦部在长江北岸、运河沿线各据点的守备任务,由南浦亲率所部2千余日军及伪军杨仲华、李长扛等部共约3万余兵力,正向盐城合围,与我军部直属部队、三师黄克诚部及一师二旅王必成部接上了火。敌人此次对我解放区的扫荡,意在配合当时希特勒德国在欧洲的进攻,是其扩展侵.略战争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华中局和军部提出了保护盐城,保护依据地,粉碎敌人“扫荡”的政治口号,要求全体军民投进到反“扫荡”斗争中往。刘、陈、赖(传珠)首长指示,一师部队(除二旅外)在苏中地区抉择适当时机,发动猛烈攻势,向海(安)泰(州)线、南(通)如(皋)线及海安至东台间各据点进击,广泛开展游击战,钳制敌伪,策应苏北反扫荡斗争。这个部署,正与我们的意见完全吻合。
苏中依据地党政军民遵照上级指示,积极行动起来了。主力部队、各地方兵团及大批群众自卫武装组织,迅速地在苏中敌后全面发动攻势。自7月下旬起,围困了泰州、泰兴、姜堰等城镇;攻克了天星桥、孤山、黄桥、季家市、加力、古溪、金沙、马.塘、石庄等敌伪重要据点,毙伤日伪军数千人;袭击或破坏了南通、如皋境内的许多据点,及东台至盐城的交通线,使敌人顾此失彼,陷进困境。进攻盐阜区之敌,终于在8月初被迫南撤。三师乘胜收复了阜宁、东沟、益林等地。日伪军北犯受挫后,于8月13日集中万余兵力转向苏中,进行空前规模的报复性大“扫荡”,先后占据李堡、拼茶、掘港、马塘等近十座集镇,袭击党政机关,夺劫群众财物。我主力部队分散游击,勇歼日伪军,群众武装主动破路拆桥、运输担架,有力地配合主力进行反“扫荡”斗争。
在苏中、苏北军民的亲昵配合下,历经43昼夜的第三次反“扫荡”斗争,作战134余次,毙伤日伪军1344余人,俘日军14名,伪军800余名,击伤击毁日军汽艇34余艘,终于取得了初步胜利。
(二)
在夏季反“扫荡”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抽泣的事例,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回想起来,夏秋季节对我开展反“扫荡”斗争还是有利的。在宽广的江淮平原上,各类高杆植物形成了天然的青纱帐,主力兵团、民兵、游击队都可以随时凭借这些地形、地物、地貌,与日伪军周旋,跟他们捉迷躲。因此,敌人看不见我们,我们却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敌人打不着我们,我们却能随时打击敌人。
从1841年到1942年,敌人“扫荡”频繁,整个苏北战火充满。苏中依据地几乎处处是前线,到处在打仗,各分区平均每半月就要遭敌人“扫荡”一次。1941年夏秋间,日军参与“扫荡”的人数增至1万多人,加上李长江、潘干臣,杨仲华等伪军3万余人,分兵7路合击盐城。敌人首先掌握纵横交错的交通线,构筑碉堡据点,然后再从点、线扩展到“面”,把占据的地方一块块分割开。敌人摘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反复“梳蓖”、“拉网”的战术“清剿”,又实行烧光、杀光、夺光的政策以制造“无人区”。这种灭绝人性的残暴手段,有如蝗虫践踏庄稼一样。当地民众对此恨之进骨,称日军为“黄狗”,称伪军为“二黄”。
敌人的凶残横暴激起苏中军民无比强烈的民族仇恨。新四军各部队以及民兵武装,在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援下,全面开展了反扫荡斗争,运用机动灵巧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许多上层人士也挺身而出,表现出凛然的民族正气,如海安的韩国钧老先生一再拒绝敌伪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誓死不为敌伪所利用。
在对敌斗争中少记得有一则中秋节巧妙消亡日寇一个大队和伪军一个营的故事。当时我一师七团在南通北面的谢家渡,勇猛地鬼水夺夺了敌人派来支援的战船,那船上装满了弹药和二援兵。船上敌人突然发现清静的河面上钻出密密麻麻的一片人头,持着刺刀冲到船边,有的吓得跳水,有的弃船逃走。跳水的淹死了,逃上岸的又碰到伏击。
进夜,我七团战士,吹响嚎亮的冲锋号,喊着震耳的杀声,投出一束束手榴弹,冲进谢家渡,把惊魂未定的敌人吓得无处躲躲。敌人眼见被我团团围住,指挥官狗急跳墙,竟命令放火烧村子,逼着士兵往火里跳,以“武士道,的精神最后为天皇尽忠。我七团战士一面冲锋一面高喊:“陶麻袋!”(日语:站住)、“可密噜优待是噜!”旧语:缴枪不杀),但弃敌人已经烧死不少。我们活捉了3名俘虏,据供称,在大“扫荡”中横行于南通一带的日军大队长保田,也自焚在烈火中。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我军有个营缴获了日式装备,日本枪、日本钢盔,小伙子们兴奋地穿戴着,不料竟和日军遭遇。我军夺先占据有利地形,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指挥官却一个劲地摆旗子,打旗语,表达是自己人,一面还“哇哩哇啦”高声喊话。我方战士不理他那一套,陆续开火,把润军打得稀里哗啦。战士们一面打一面开心地喊道:“看啊,鬼子大白天在做梦哩!”日军遭到很大伤岛那指挥官气急败坏,威逼士兵向前冲,待双方比较接近,闻声战壕里我军指战员的声音,才发觉又上了新四军的,大当!
在反“扫荡”斗争中,类似谢家渡这样的战斗,还有泰兴姚家岱战斗、西高明庄战斗、芦港战斗、东台西团战斗、泰兴霍家庄战,斗、盐城秦南仓、古殿堡战斗··一这都是苏中军民勇猛杀敌的乡七辉的笔录。
(三)
这里,我想提一下苏中依据地的秘密交通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在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艰苦岁月中,是作出过浩大奉献的。当年,苏中区的交通总站一直宙区党委直接领导。总站通过秘密交通线,上可与华中局、军部以至延安联系;向下可与苏中各地委、县委以至区委联系,横向可与大江南北各战术区和上海党组织(江苏省委)联系。各分区设分站,各县有县站,中心区或区也都设有交通站。整个依据地内,象布满无形的蜘蛛网一样,结成一个秘密交通网络,即使是在敌伪“扫荡”、“清剿”、“清乡”的复杂艰难的环境下,依据地被分割成若干小块时,我们的情报、文件、报刊、物资、人员等等,都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来送往。·担任交通员的同志,都是政治水平良好,对党的事业十分忠诚的人。
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常用各种“合法”身份做掩护,所从事的工作又都经过专业技术练习。我们曾举办过多期“研究班”,组织交通员们学习各种秘密通讯技术。不难想象,敌人四出“扫荡”,我地方武装分散作战,却又缺少现代通讯设备,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信息传递四通八达的秘密通讯网络,怎么能及时传送情报,相互协同配合!
当时,泰东县是新成立的,“八一三”后,连这召单丸之地的小县也被敌人分割成三块,各以范公堤、串场河为界。守在据点里的日伪军凭籍公路、河流、海堤构成封锁线,蚕食解放区,推行伪化,给我们的行动造成极大不便,相互间联系十分困难。为适应游击战环境,我们于年初就实行了“小省制”、“小县制”区划。
后来在有些县还设立了分县委、行政办事处等副县级派出机构,以精干的领导班子,深进基层扎根群众,把握游击武装,分散地相对独立地领导组织当地群众与日伪展开顽强斗争。反“扫荡”时,苏中的抗敌书店、报社、印刷厂和总抗会服务团一些同志都分散开来,坚持斗争。拼茶镇被敌人占据后,当地游击队就不断袭扰敌据点,搞得日伪不得安宁。每到傍晚,敌人就拉起吊桥,龟缩在炮楼里,不敢越雷池一步。夜幕降临后,整个镇子又成了游击队的天下,贴布告、散传单,警告伪职人员、镇压死硬汉奸……搞得热火朝天。
黄桥镇虽又陷进敌手,但镇郊的广大乡村,却仍然掌握在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手中。在反“扫荡”中,黄桥地区群众武装斗争非常活跃,不时给敌伪以出其不意的袭击,使敌人防不胜防。
敌人占据了城镇,但日伪军从不敢轻易走出据点,因为当地老百姓曾用镰刀砍死过单独行动的鬼子兵。每到夜间,敌伪据点里就紧张起来,怕民兵打枪、甩手榴弹。等到第二天天亮,据点四周的电话线被切断了,电线杆也被锯断了,公路被挖掘得百孔千疮,不能通车。由于敌人被我限制在据点里动弹不得,因此广大农村照常能开展减租减息、民众参政和以反“扫荡”斗争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其它各项建设工作。日伪“扫荡”的破坏性虽然很大,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过程,也确实磨练和教诲了群众。
在反“扫荡”斗争中,这类勇猛事例是很多很多的,惋惜我不能一一回忆出来。
(四)
经过1941年夏季反“扫荡”斗争,苏中依据地之所以能粉碎敌伪野蛮疯狂的进攻,得到巩固与发展,主要是由于我们党挠紧了武装斗争,依据地内有能征惯战的新四军主力一师及若干地方兵团,还有1U多万民兵、自卫队武装,这是我们能战胜敌人的基本保证。假如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苏中依据地是无法在平,原水网地区开垦和建立的,当然更谈不上巩固和发展。
从夏季反“扫荡”斗争全过程来看,另一条值得总结的体会是,各级党组织紧紧地依靠和发动群众,围绕武装斗争来开展各项工作。依据地内切多万组织和武装起来的民兵、自卫队员,在对敌斗争中形成了卫国保家的一支强大力量,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是敌人钻不出往的;他们手中的武器,也正是为敌人挖掘坟墓的工具。在整个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在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完美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三者相结合的武装体制,这是新的斗争形势下的一个伟大创举。
为了巩固和发展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成果,9月间,粟裕同志命令一旅参谋长张藩同志率二团一部组成“高宝挺进支队”向西发展,配合江高独立团进一步打开江、高、淮、宝地区的局面,拔除小纪、樊川、八字桥等敌人据点;又命令三旅参谋长梅嘉生同志率一部主力组成“南下支队”,开垦通海地区,击败了当地伪军邱冠生部5个团,拔除了雁荡镇、通海坝等据点。
这一形势,正如粟裕同志当时向陈毅同志汇报中所说的那样:“此次敌扫荡时达月余,企图构筑据点,分割缩小我依据地之阴谋被粉碎了”;“敌伪虽占我城镇、点线地区,但我之依据地却愈益扩展与巩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