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太猛,再不看条目就没了
家人们,微信又改版了!
假如不星标,十天半月都收不到最新推送!
动动小手,加个星标,逢年过节不断更。
转载来源:有部电影( youbudianying001)
最近,一部两年前进围威尼斯金狮奖的“老片”刚刚和我们见面。
虽然没什么热度,但影片题材之猛,让看过的人纷纷感叹。
要是不赶紧看,说不定它又会成为一个搜不到的条目——
影片由俄罗斯、法国和爱沙尼亚合拍,故事背景设置在1938年,讲述苏联“大清洗”时期发生的故事。
这段时期,苏联社会处在极端高压的政治环境下。
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间谍破坏”和作秀公审,使每个人都生活在或麻痹、或惧怕的紧张状态中。
展开全文
男主角沃尔科诺戈夫,是一名负责执法的秘密警察。
他天天所做的工作,就是挠捕、审问受到怀疑的“敌对分子”,严刑逼供他们认罪,再对其进行秘密处决。
虽然草菅人命,但男主信赖自己是在“为国家服务”,由此将罪责合理化,一直活得十分自洽。
再加上他的上司,也是PUA的一把好手。
每当男主内心产生动摇,怀疑自己做的事情不对时,上司就会循循善诱地开解他,让他明白“脏活儿总得有人干”。
上司心里也清楚,他们挠捕的民众并不真的是间谍,也没犯下任何过错,但他们都是“不可靠分子”。
比如,有的人身份背景有问题,有的人可能遭受过不平等待遇,内心对当局布满怨恨,有的人单纯就是不爱国,这些人虽然现在没犯错,但等“战争”到来时,他们就是危急的存在。
因此,秘密警察的工作实际上是提前消亡“潜在的敌人”。
这番说辞虽然安抚了男主,但却并未将他说服,反而在他心里留下了怀疑的种子。
直到有一天,上司突然跳楼自杀。
男主上班刚走到大楼门口,上司的尸体在他身后轰然坠地。
他看着死不瞑目的上司,内心隐隐明白他为什么会自杀。
当天,新的上司到任,他所在的小队成员一个接一个受到审查。
他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便一不做二不休,拿着枪离开大楼,开始了逃亡之旅。
一夜之间,捕猎者成为了猎物。
男主意识到自己没有容身之处,身边人为了自保,都不敢收留他,女朋友也背叛了他,劝他回往自首。
在极度的惧怕和迷茫中,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队友从坟墓里爬出来,质问他为什么要逃走,就因为他逃走,小队里的其他人都被处决了。
队友还警告他,死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生前做了太多孽,他们都在地狱里受苦,假如男主不想下地狱,就要在剩下的时间里救赎自己。
具体怎么救赎呢?
要向他们之前处决的“阶级敌人”家属说出实情并道歉,假如有一个人情愿原谅他,那么他就可以获救。
虽然只是个梦境,但也给了男主唯一的生存目的。
就这样,他拿着偷来的档案,一个一个拜谒受害者家属,开始了自己的赎罪之旅。
影片的主体部分,就围绕着男主的拜谒经历展开。
这些受害者家属中,有失往父亲的女儿,失往丈夫的妻子,失往孩子的老人,失往妻子的醉汉……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已经死了,也不知道他们在认罪之前究竟遭受了怎样的刑罚。
有人还期待着亲人能平安回来,洗刷自己的冤情;
有人每周都往探监,虽然见不到人,但送往的食物、用品都被监狱接收。
因此,当男主带着盖章的处决文件来到他们面前时,那种天崩地裂的反应可想而知。
而另一边,则是男主清静地诉说自己的过错,请求对方的原谅。
这种戏剧化的反差,营造出一种失看而荒诞的割裂感。
有人出离愤怒,将男主赶出家门。
一个原本幸福圆满的家庭,因为这种莫须有的指控被毁了,受害者在痛苦中死往,家属则被贴上“敌人”的标签,剥夺工作机会,瞬间落进社会底层。
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一句道歉有什么用?
有人直接疯了,无法接受痛苦的现实。
对着男主疯疯癫癫地念叨诗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有人战战兢兢,以为男主的道歉不过是组织的“考验”。
经历过四次清洗的老人,自豪于自己的体会,先是对着男主大唱赞歌,果敢撇清自己和儿子的关系;
发现男主真的是个“逃兵”后,趁机偷袭并告发了他,差点害得男主被挠。
还有人早已猜到了事情的结果,只是恐惧有人亲口向他印证。
男主的到来彻底击碎了他的期看,他用买酒作托词将男主支走,随后抉择了自杀。
总而言之,这些家属的反应不尽相同,但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道歉。
对于这样的结果,男主并不意外,接连的走访也已经让他有些麻痹了,直到他碰到一个年幼的女孩。
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受害者,男主找上门时,母亲不在家。
他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女孩,请她转告给母亲。此时的他对于获得原谅这件事,已经不抱什么期看了。
但没想到,女孩天真的质问再次刺痛了他的心:
他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天真单纯,但也在父母和学校的教诲下,变得非常早慧。
虽然她并不真正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已被早早灌输了“阶级斗争”思想。
这些想法甚至超越了人本能的情感、扭曲了纯朴的是非看念,以至于女孩在得知父亲的遭遇后,既没有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伤心、愤怒,也没有露出一丝惊恐情绪。
只是非常淡漠地接受了这一切,对着男主的背影甩下一句:反正没有人会原谅你。
在影片的最后,男主找到了一个又聋又哑、病进膏肓的老妇人。
她因为女儿被捕,遭到人们唾弃,只能一个人躲在废墟中,已经不能算是活着。
她无法倾听男主赎罪,更无法对他表达原谅。
但男主仍然将她抱出废墟,为她擦洗身体,在这种无声的忏悔中,老妇突然奇迹般地伸手放在他头上,就像圣母原谅罪人那样。
这时,男主再次见到了梦中的同伴。
死往的队友祝贺他找到了救赎。
但这其实是一句催命符——因为男主已经被追兵找到了。他逃到屋顶,看着朝阳,梦想一路赎罪的自己死后能进天堂。
随后他像影片开头的上司一样,从楼顶纵身一跃结束了生命。
可以说,影片虽然取材于真实历史背景,但在情节、服装、布景等方面都进行了刻意的超现实处理。
除了促使男主踏上救赎之旅的梦境之外,片中30年代的苏联也被塑造得非常梦幻悬浮。
比如街边的涂鸦,莫名布满现代艺术的气息;
秘密警察不穿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黑风衣,而是身着显眼的红色运动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一切与历史背景不符的设计,都在刻意模糊时代感,让人产生一种人物并非身处于过往的错觉。
故事中的男主,最终是否能获得原谅,没有人能替那些受害者给出答案。
但这样的历史被重新正视与讲述,本身也是可看作一次救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