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湾区人”背后的认同与期待
钟 颐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但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
3月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何超琼的出色发言迅速圈粉。
无独有偶,四年前的全国两会也有相似的一幕:曾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霍启刚表达,不想用“北上”形容往粤港澳大湾区,这给人的感觉就似乎很远,它只不过是一个家的扩展,一个家的延伸。
知其所来,才能明其所往。从“澳门人”“香港人”到“大湾区人”,从“北上”到“家的延伸”,措辞之变所折射的,是深层次的身份认同问题。
粤港澳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本就彼此相融、不可分割。正如何超琼所言:“粤港澳大湾区内9个城市加两个特区,大家同饮一江水,同享千年岭南文化,都喜欢食皮蛋瘦肉粥,也都具备食苦耐劳的品德。”
这份对大湾区的属地认同和情感认同,既是感性的表露,也蕴含着理性的推断——在看好大湾区发展的同时,也传达出一个诚恳的号召:对个人未来的想象和期许,不必囿于某个具体的城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拥抱机遇,舞台会更广,天地会更宽。
握指才能成拳,合力方可致远。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四面年。粤港澳三地协力融通,已经结出累累硕果,这片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正在加速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势能。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22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3万亿元;大湾区常住居民超过8600万,越来越开放的大湾区,正在吸引各方人才集聚于此。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何超琼正是其中的见证者、推动者和参与者:“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我看到的是浩大的市场、丰厚的人力资源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
一句带有“家常味儿”的“我是大湾区人”,说出了软硬联通的获得感,道出了民心相通的回属感。而在港澳青年之中,这种“默契”也越来越强。在同一场“委员通道”中,全国政协委员马志毅就表达,在推进青年工作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十分关怀大湾区建设,让他们把握时代机遇、融进国家发展大局,正当其时,也正当其用。
勇立潮头,湾区再出发。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七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模式,向国际一流湾区不断迈进,粤港澳大湾区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信赖随着大湾区从美好愿景一步步化为生动现实,越来越多人从心底爱上“大湾区人”这个新身份,并从中感到满满的自豪、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