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奕訢位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但却是“一生为奴”郁郁而终
提到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訢,虽不至于如雷贯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他陌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对保护和延续大清帝国做出过突出的奉献。
在满清王朝276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十二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和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进关以后,又出现了和硕恭亲王奕訢、和硕醇亲王奕譞与和硕庆亲王奕劻。
看起来,恭亲王奕訢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不过,他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悲情人物,始终都没有得到过命运之神的真正眷顾。错失皇位后,原本可以做一个悠闲富贵的王爷,但为了振兴祖宗基业,还是担起了“中兴大清”的重任;重新掌权后,原本可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但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猜忌和提防,终究还是壮志未酬。
为了杜绝和提防抄袭现象,为了捍卫原创版权,文史不假只能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标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声明,本人只对文字拥有原创权,整个图文作品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其余任何第三方均属于剽窃。
展开全文
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带领满蒙八旗主力骑兵倾巢而出进关,从此开始对中原实施统治。在经历了顺治、康熙和雍正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后,到了乾隆时期国力和疆域都达到了鼎盛。
从乾隆中后期开始,满清帝国逐步盛极而衰,自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嘉庆皇帝碌碌无为,除了登基之初的“三板斧”外余生再也无所作为。当爱新觉罗家的皇位传承到道光时,他除了墨守成规和抠门小气外,国家已经完全没有了“天朝上国”的雄风,还遭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奇耻大辱。
道光所生的皇子并不少,但前三个都不幸相继夭折,使得第四子奕詝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不过,他最宠爱的儿子却是第六子奕訢,甚至还预备传位于此子。
经过长期的考量和比对,短缺担当的道光帝担心“废长立幼”会引起政局不稳,还是决定传位于皇四子奕詝。不过,他实在是太宠爱自己的皇六子,在册立奕詝为继任之君的同时,也册立了奕訢为亲王。据《清史稿》记载:
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皇六子奕訢,著封为亲王。
通常,立储遗诏只会书写由谁来继任皇位,但不会写谁为亲王,这在满清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由此也不难看出,道光皇帝是发自肺腑真心宠爱自己的皇六子奕訢,真心想要传位于他。
奕詝登基后,只好遵照了父亲的遗旨,正式册立六弟奕訢为亲王。不过,因为兄弟二人在储位争夺中早已经积怨甚深,为了有意提醒弟弟要恭敬顺从自己,故而赐号为“恭亲王”。
咸丰皇帝志大才疏,除了好色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东西。因此,他十分忌惮奕訢的能力,从来都不让他涉足朝政事务,俨然当成了一个“吉祥物”。
1851年1月,洪秀全借着为自己庆贺38岁诞寿之际誓师起义,从此拉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在此背景下,咸丰只得起用奕訢掌管军机处,由他往直接镇压这次起义,充当了自己的“背锅侠”。
受命以后,恭亲王奕訢在中心居中协调,同时在地方重用曾国藩和李鸿章等汉臣,成功稳住了局势。得到咸丰的奖励后,他请旨为自己的生母孝静成皇后追赐谥号,立刻就遭到了斥责,被罢职后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进侵北京,惶恐不安的咸丰只好带着自己的皇后慈安、皇妃慈禧、皇子载淳和肃顺、载垣等亲信大臣以“木兰秋狝”的名义逃往热河避难。临行前,他再次起用自己的弟弟奕訢为全权留守大臣,负责和英法联军进行和谈。你不是有能力吗?好,那就陆续充当我的“背锅侠”。
对于咸丰的不良居心,恭亲王奕訢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为了维系江山社稷,为了结束国家战乱,他还是忍辱负重留在了北京,通过猛烈的唇枪舌战签订了停战和约。
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赞同赔偿对方800万两白银的军费,赞同割让九龙地区并且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赞同赔偿对方800万两白银的军费,赞同法国自由传教并且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与俄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赞同割让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及西北部分地区,并且答应在边界进行自由贸易。
尽管这些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恭亲王奕訢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弱国的外交,最终促成英法联军撤出北京,为满清又一次化解了危机。不过,咸丰还是觉得愧对列祖列宗,以至于一直都待在承德长期“外狩”,迟迟不肯还朝。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以三十一岁的“高龄”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行宫,走完了自己浑浑噩噩的一生。据《清史稿》记载:
咯疾大作,令取鹿以供,仓卒不可得,遂崩。
在临终前,咸丰于病榻上托孤于肃顺和载垣等八个人作为顾命大臣。同时,又安顿了慈安和慈禧联合听政,明令朝中所有的重大事务都须经两宫太后加盖“御赏”和“同道堂”两章后方可执行。
表面上看起来,咸丰皇帝的安顿很周全,可以实现前朝和后宫的相互制衡,共同扶保自己的儿子载淳。不过,由于双方实力的极不对称,这场权力的游戏根本无法继续。
八大臣平时就嚣张跋扈惯了,而今又成为了顾命的大臣,更加不把慈安、慈禧和幼帝放在眼里,时时都加以教训。据《清史稿》记载:
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啼抽泣,遗溺后衣。
面对尸骨未冷的大行皇帝咸丰,顾命八大臣就敢对着孤儿寡母们大吼,还吓得载淳浑身发抖和尿了裤子。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慈禧太后终于说动慈安太后与自己共进退,两人预备联合发动政变。不过,她们经过仔细盘算后却发现完全没有胜算,假如贸然政变无异于一次以卵击石的自取灭亡。必须觅觅外援!
很快,慈禧想到了长期以来一直都坐冷板凳的恭亲王奕訢,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媾和英法联军中的表现深得人心。那么,如何才能与他取得联系,而又不惊动顾命八大臣呢?
一日,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和慈安太后的贴身宫女发生冲突,被两宫太后在“盛怒”之下责令押解回京交由内务府严惩。就这样,他秘密面见了留在北京主持朝政的恭亲王,不仅将事情的来龙往脉都和盘托出,而且还传达了两宫太后的口谕。
依据清朝祖制,大行皇帝的灵柩回京时必须要由新帝在城门外跪迎。于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便要求带领幼帝载淳先行回京预备,自然谁也不敢对此阻拦。
经过商量,顾命八大臣分成了两部分。载垣和端华等人护送载淳和两宫太后先行回京,肃顺等人则亲自护送咸丰的遗体随后而至。
奕訢利用这个时间差,在载淳和两宫太后刚回京后就立刻拥立登基,还下旨除掉了载垣和端华等人。此次计划非常缜密,以至于八大臣集团竟然措手不及。
等到肃顺等人护送咸丰帝的灵柩回京后,两宫太后又公布了他们的数条罪状并且全部问罪下狱,要么斩杀,要么流放。最后,还将之前拟定的新年号“祺祥”改为“同治”,取“一同治理”的寓意,史称“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真正把握了朝政大权,从此开始垂帘听政。而作为促成此事的大功臣,奕訢也自然因为站队正确而被委以重任,成为了议政王大臣和领军机大臣。
为了进一步彰显荣宠,两宫太后下旨为恭亲王的生母孝静成皇后追加封号“康慈太后”。作为儿子,这是他多年以来最大的夙愿,还曾因为此事惹怒过咸丰皇帝,直到此时才终于如愿以偿。
1862年,两宫太后将恭亲王奕訢年仅八岁的长女进宫收养,还晋封为“固伦荣寿公主”。“固伦”是满语,有无比尊贵之意,而“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通常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女才能获此殊荣。
为了投桃报李,奕訢也肩负起了自己的使命,拼尽全力捍卫江山社稷。期间,他不仅成功镇压了席卷江南各地的太平天国运动,而且还发起了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将满清帝国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甚至还打造出了一种起死回生的迹象,史称“同治中兴”。
随着功绩的与日俱增,恭亲王的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还被朝廷上下赞誉为定乱绥邦的一代贤王。于是,他内心的豪横劲儿也上来了,对慈禧太后不断干预朝政事务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些微妙的转变,自然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觉。在她看来,今日的恭亲王已经拥有了当年顾命八大臣的苗头,必须解决这种隐患才是。
在慈禧的暗中支持下,许多言官御史们开始纷纷上疏弹劾奕訢,罪名也是五花八门。据《清史稿》记载:
四年,编修蔡寿祺疏奏恭亲王,命大学士倭仁等察奏。
1865年春,恭亲王按例进值东热阁觐见两宫太后,慈禧表达“有人劾汝”,说着还把奏折递出。谁知,奕訢并不接折,反而追问何人所为?当被告之是蔡寿祺时,他有些失仪地喊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非但没有自省和请罪,奕訢还以这样的态度回应弹劾,当即就遭到了两宫太后的饮退。这下,就连慈安太后也感受到了恭亲王的尾大不掉,决心予以惩戒。
奕訢走后,两宫太后随即召见大学士周祖培、瑞常和吏部尚书朱凤标等人。期间,慈禧更是垂泪表达:
王植党擅政,渐不能堪,欲重治罪!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场的诸位大臣们都是一脸懵圈,谁也不敢率先表态发言。据《清史稿》记载,慈禧见此情形陆续表达:
诸臣当念先帝,无畏王。王罪不可逭,宜速议!
经过核实,蔡寿祺的奏折中大都属于“风闻言事”,并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正当朝臣和恭亲王本人都以为此事很快过往时,慈禧却发布了罢黜奕訢的手谕,除了保留王爵以外免往一切差事。
慈禧本以为这次必定能够赶走恭亲王,但她显然是低估了对方的能力和实力。深谙权术的奕訢明白这是有意在找茬,于是动员所有的宗室贵族和各国公使都联合起来,不断进行施压。
受此影响,慈禧太后只得赞同恭亲王复职,但却果敢不赞同恢复他议政王的头衔。从此以后,奕訢和慈禧已经是面和心不和,相互都看对方不顺眼。
作为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仗着自己曾在辛酉政变前的通风报信之功,变得越发骄横无比。甚至于,他全然不顾大清“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的祖制,以“下江南置办龙袍”的名义出宫。而且,沿途还敢招摇过市和聚敛钱财,途经山东时被巡抚丁宝桢下令挠捕。
为了出一口恶气,恭亲王火速将此事呈报给慈安太后。甚至,就连弥补和斡旋的机会都没给慈禧留下,干脆麻利地处决了安德海。
慈安太后虽然平时对于慈禧的小过并不在意,但在这种事关朝廷颜面的问题上却毫不手软,直接就下旨处死了安德海。这件事,慈禧不敢怪罪于慈安,只能将黑账记在恭亲王的名下,二人关系越发变得微妙。
同治帝长期都处在两宫的垂帘听政中,始终没有真正把握大权,如同提线木偶一般。久而久之,青春叛逆的他开始步其父亲咸丰帝的后尘,整日都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甚至还跑到宫外往觅花问柳。
身为六叔,恭亲王奕訢自然是痛心疾首。无奈之下,他数次进谏同治帝勤劳治国,叔侄之间也出现了感情的裂痕。
1874年,同治为了摆脱慈禧干政,期看在自己亲政之际重修圆明园以供两宫太后颐养天年。不过,当时的清廷一方面要支付战争赔款,一方面还要兴办实业和购买机器进行洋务运动,国库已经消耗殆尽,哪里还有闲钱往修缮圆明园?
作为领军机大臣,奕訢以“消耗国帑太巨”为由反对重修圆明园,不仅引起了同治帝的不满,而且也引起了慈禧的不满。很快,他被再次革除了所有的职务,甚至就连“世袭罔替”的权力也被剥夺,从亲王爵位降为郡王爵位。看来,所谓的“铁帽子王”也没有多么瓷实!
在慈安太后的干预下,在满朝文武的保奏下,同治帝以处理台湾军情为由很快就恢复了奕訢的爵位和职权。经此打击,恭亲王变得收敛不少,在许多问题上都尽量避免与慈禧太后直接交恶。
无才无德的同治帝亲政仅仅一年多时间就突然离世了,后世对他的死因多有推测,但现今已经确定是死于天花。经过两宫太后商量,最终拥立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新帝,陆续由两宫垂帘和奕訢辅佐。
1881年,也就是光绪七年,唯一能够压抑慈禧太后的慈安太后过世了。从此以后,两宫垂帘变成了一人垂帘,恭亲王奕訢也丧失了先前的锐气和干劲,遇事变得犹豫不定和犹豫不前。
不过,慈禧太后依然对于恭亲王疑虑重重,担心他危及到自己的权力。她之所以还没有动手,只是找不到适宜的机会下手罢了。
到了1884年,慈禧太后终于借助中法战争找到了扳倒奕訢的机会,一举发动“甲申易枢”彻底改变了晚清的整局,彻底成为了事实上的女帝。
中法战争爆发后,奕訢跟随慈禧摆出一副主战的立场。不过,随着清军“不败而败”,左庶子盛昱将责任全部回咎于军机处,还联合众多言官御史一同上书弹劾。
借此机会,慈禧干脆借坡下驴,以丧权辱国为由下旨罢免了军机处的所有大臣,除了奕訢,就连宝鋆和李鸿藻等人也被全部罢黜。于是,军机处自雍正朝设立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关门打烊”的局面。
奕訢下台后,慈禧很快就起用奕劻、奕譞和世铎等毫无能力和唯唯诺诺之人进进军机处,完全听命于自己。对于这次影响深远的“甲申易枢”,后世形象地形容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讽刺这些新进的军机大臣全都是徒有其名。
“甲申易枢”后,所谓的军机处已经形同虚设,完全沦为了慈禧太后的傀儡和木偶。从此以后,她独自把握了满清的所有权力,也一步步成为了那个权势熏天的“老佛爷”。
从此以后,恭亲王奕訢被彻底清除在了政局之外,眼见慈禧带领一班人胡闹却无计可施,再一次过起了“悠闲”的日子。这一眨眼,就是十年的时间。
1894年,面对一触即发的中日战争,朝中却已经无人可用,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之徒。直到此时,慈禧才想起已经被自己搁置了十年的奕訢。据《清史稿》记载:
二十年,日本侵朝鲜。兵事急,太后召王进见,复起王治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会同办理军务,内廷行走。
那年的奕訢已经六十多岁,而且接连遭遇了儿女的早殇,早就对政治丧失了信心。加之,他在军机处也是孤掌难喊,陆续受到慈禧太后的掣肘,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只能不断“和稀泥”。
镇压完朝鲜东学党起义后,日本不仅没有从朝鲜撤兵,反而以保护侨民为由陆续增兵。最终,以突然袭击清朝运兵船的方式挑起了两国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任命叶志超为统帅驻守平壤负责指挥。结果,此人却因为贪生怕死而弃城逃跑,导致日军轻易占据平壤,导致朝鲜尽数落进日军之手,使得战火很快就烧到了中国本土。
陆战失利的同时,海战同样不容乐看,被所有人寄予厚看的北洋舰队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面对日军的第一波进攻,北洋舰队虽然缺失严重但是主力尚存,只要重振旗鼓仍可与敌再战。不过,李鸿章瞻前顾后,竟然命令舰队“保船避战”,甚至躲进威海卫的军港内不准出海迎敌。最终,在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两路夹攻下,中国海军全军覆灭。
威海卫失陷后,慈禧太后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1895年4月17日,清廷与日本签订了又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极大地加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
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和洋务派都遭到了弹劾,成为甲午战败的“背锅侠”。借此机会,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占据了上风,看来什么都不干的人的确不轻易犯错。
在翁同龢的煽动和蛊惑下,留京待考的各省举子们发起了“公车上书”运动,还将其视为“维新第一导师”。经过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多方奔走和唤吁,维新运动逐渐开展了起来。
面对人生的数次大起大落,晚年的恭亲王已经看透了许多人和许多事。面对雄心勃勃但却不切实际的光绪皇帝,他进行了这样的劝导:
闻广东举人康有为等主张变法,请皇上慎思,不可轻信小人也!
在恭亲王病重期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亲自前来府邸探看。期间,他挣扎着从病榻坐起,还握着光绪的手交代遗言,告诫朝廷切不可重用像翁同龢这种沽名钓誉的小人。据《清史稿》记载:
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1898年6月11日,以光绪帝发布《定国是诏》为标志,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开始了。当时,恭亲王已经过世,但过程和结局却和他生前预料的如出一辙。
由于盲目自信和用人不当,光绪皇帝不仅搞砸了戊戌变法,而且还使得自己被软禁瀛台,至死都没有再陆续掌权,布满遗憾地走完了一生。或许,他当年服从六叔之言,以谨慎和稳妥的态度进行维新变法,满清帝国尚有一线生气。
纵看恭亲王奕訢的一生,可谓是曲折坎坷,可谓是命运多舛。他数次被重用,又数次被罢免,经历了太多次的起起落落和风风雨雨,至死都心系着江山社稷,实属晚清时期一位卓著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布满悲情色彩的历史人物,一生壮志未酬郁郁而终。
2005年底,中国内地上映了一部由李惠民执导,由陈宝国、袁立和王刚等人联袂主演的古装历史剧,真实再现了恭亲王奕訢的传奇人生。其中,文史不假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剧名非常钦佩,可谓正确至极地概括了他的悲情人生——《一生为奴》。#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