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因开发区而建 开发区因学校而兴
开发区作为区域发展的科技、经济、开放引擎,是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先导区,是新经济、新技术策源地,也是新职业、新专业发祥地。在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迭代快、技能更替勤”的人才需求法则,对人才培植提出了“紧贴产业发展、亲昵校企关系、紧扣岗位需要”的要求。
为足够释放开发区引领区域发展的动能,破解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给予瓶颈,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职业教诲组织体系,区校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和社区学院,缩短了培植“时差”和服务“时差”,形成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培植主体的区域职业教诲体系。
开发区牵头组建理事会,创设协同育人组织架构
开发区牵头组建学校理事会,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理事会理事长,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区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理事会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校地协作委员会和校企协作委员会。建立“理事会—协作委员会—项目联管会”三层组织结构,实施“规划决策—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三级运行模式,为协同育人提供了组织保障。
校企协作委员会由分管工信、科技工作的区领导牵头,对接行业企业,形成“区定专业,企定规格”的专业动态调整组织机制。校地协作委员会由分管组织、人才工作的区领导牵头,对接街道园区,实施“创业在园区、创新在学校”人才项目,形成“地校协同”育人空间。
在理事会领导下,学校建立了“一院一办一计划”工作机制。成立了高新区高职教诲研究院,创办了《开发区职教发展研究》期刊和公众号等媒介,做“站起来”工作;创建服务新区办公室,建立地校协同的工作平台,做“沉下往”工作;出台“服务高新区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开发区人才给予、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和社区服务,做“出实效”工作。
区校共建紧缺人才学院,形成育训结合“中试车间”
为有效缩小人才培植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时差”,解决专业发展“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技能习得“跑不过”岗位技术迭代速度、素养培植“达不到”技能社会建设要求等问题,学校与开发区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
一是紧缺触发,试点妥善。学校引进龙头企业内训资源和真实项目,校企联合组建ERT(紧急响应团队),面向百余所本科院校,招收应届本科生,开展为期6个月的紧缺人才试点培训,弥补产业技术迭代快带来的短期高层次人才缺口。
二是关口前移,准则更新。学校将教学改革“关口”前移到人才供需“缺口”上,将行业准则转化为人才培植准则,形成课程、实训与考核等教学准则,为更新人才培植方案提供实践依据。
三是校企共育,流程重构。校企联合开发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本对接人才培植方案,重构“学知识、仿操作、做项目”培植流程,缩短工学结合周期与距离。
以培带教、以训促改的成功实践,创新了区校人才供需协调纽带,架设了技术迭代与知识更新桥梁。紧缺人才实训学院成立以来,既为开发区培训输送了近万名本科层次人才,又培植输送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有效缓解了人才紧缺压力,不断推新推高人才培植的层次水平。
区校共建社区学院,搭建终身教诲服务网络
为服务“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合成”的开发区新城化目的,加速开发区从“先产后城”“产城互促”到“产城合成”的发展,区校共同成立社区学院。
开发区和学校构建了覆盖全区的“社区学院—街道中心校—社区教诲居民点”三级网络架构模式,面向社区原住民(普通居民、失地农民、失水渔民)和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海回人员、外籍人士等)开展各类学历教诲、非学历培训、社会文化生活培训;面向行业和企业开设“培训+学历”定制班,开展在职职工、转岗职工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水平提升培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残疾人技能帮扶”等项目,目前已形成覆盖6个街道、109个社区的终身教诲服务体系。(作者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中国教诲报》2023年01月03日第6版
作者:孙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