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曼施坦因:军事造诣得以世界专家肯定,被西方国家奉为座上宾
战争是军人展现其职业才能的终极舞台,一个指挥官的才能也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在二战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闻名的军事将领,正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才让这些优异的军人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在二战时期,德军闻名的指挥官曼施坦因凭借着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与才华位居德国陆军元帅三大名将之首。其对战争的指挥就如同艺术一般布满了想象力。
虽然曼施坦因身为法西斯阵营的狂热拥护者,但其在军事上的造诣却得到了世界诸多军事专家的肯定。以至于战争结束之后,曼施坦因还被西方国家奉为座上宾,对于冷战时期美国对于苏联的防备军事战术的制定起了不小的作用,也被后人称之为战神。
"镰刀收割计划"一战成名
在曼施坦因的一生中指挥了许多优异的战争,这些战争一直到今天都被人们称为经典案例。二战初期,曼施坦因就制定了击败法国的镰刀收割计划。正是因为曼施坦因用闪击战法,将德军的装甲洪流的优势足够的体现了出来,才让法国在两周的时间之内就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二战之初,曼施坦因虽然还未成当上德军中的主帅,但是凭借优异的聪明才能,依然是德军中重要的战术参与制定者。1940年5月,德军按照曼施坦因所指定的计划对法国开启了所谓的"镰刀收割计划"。
展开全文
当时德军为进攻法国,制定了以效法施里芬计划为基本构架的作战计划。当时德军中的许多军事指挥官都认为,德军并不能在西线战场上毕其功于一役的消亡法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所以应当将装甲集群装备给B集团军,预备以实施施里芬计划来获取局部小胜,逐渐扩展战果,达到最终占据法国全境的目的。
B集团军群的作战计划,目的是攻占法国北部的广大临海土地,以预备跟英国作战,在正面强攻比利时和荷兰时,跟英法主力硬碰硬。
曼施坦因则认为应当将装甲集群配置在A集团军中,在让军团穿越阿登山区之后直击英法联军,使英法联军的后方被德军活生生的切断。
本来曼施坦因的计划被多数人否决而未通过。但是意外发生,让原有的作战计划落进了英法联军的手中。在作战计划泄密之后,曼施坦因得到了希特勒的召见。在向希特勒汇报的过程中,曼施坦因将自己的计划做了详尽的分析。
在听完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之后,希特勒对其的军事才华震动不已,当即下令通过了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
因此曼施坦因的镰刀收割计划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被逼进绝境的英法联军被德军一路逼退到了英吉利海峡。走投无路的英法联军不得不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逃亡计划,至此法国全面陷落。
"巴巴罗萨计划"的先锋
因为这次战术指挥的成功,希特勒对其大为赏识。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时候,曼施坦因已经如愿以偿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个装甲军的指挥官。
当时德军以300万的军力分三路向苏联进攻。曼施坦因所带领的第56装甲军隶属于德国北方集团军。
在开战之后的4天时间里面,曼施坦因带领着第56装甲军在苏联境内横冲直闯,仅仅在4天的时间里面就已经深进苏联境内约200公里的距离,与之交战的苏联军队,如摧枯拉朽一般被德军的钢铁洪流冲击得七零八落。
曼施坦因认为,作为拥有强大装甲机动力量的德军就应该发扬自己的作战优势,利用快速机动的特性直击敌人的战术纵深。将装甲集团大纵深作战的优势发扬出来,而不是舍弃自身的优势与敌人打阵地战。
一旦陷进苏军的阵地战之中就将会成为苏军强大火力覆盖的活靶子。然而遗憾的是,当时德军的作战计划意外被苏军缴获,而战局发展到后期德军的指挥官失往了先手的优势。
曼施坦因最终没能突进到苏联更加深远的战术纵深之中。正如曼施坦因所料,后来的德军与苏军展开军团级别的对垒之时,原本机动灵巧的装甲集群最终只能是苏军喀秋莎火箭炮之下的废铁。
随着战局的不断转变,德军的优势也逐渐转变成为劣势。苏军在守住了德军的进攻之后一点点的扭转战局,最终转守为攻。
"主动防备机动作战"的天才
在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保护战之后,德军遭到了浩大的缺失,苏军开始了全面的反击。德军只能是一边撤退一边追求防备。在此后一年多的防御作战中,德军缺失惨重。
但是这时候已经是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的曼施坦因带领着部队,在远胜与自己的苏联军团面前足够地发扬了装甲集群的优势。虽然一再的弯曲防线与后撤,但是始终没有让苏联的军队将其包了饺子。
在1943年2月的哈尔科夫反击战里,曼施坦因以两个残破不堪的集团军,配合党卫军装甲军的主力。以主动防备机动作战方式,利用装甲集群的机动性不断穿插在苏军各军团的间隙之间。
以70万的部队,击败了苏军整整120万人,发明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晚年的曼施坦因在回忆起这场战争的时候认为苏军谎报了战损的情状。
当时他所带领的军团在这次反击作战中所取得的战果是1:8,照此计算的话苏军当时所差遣的军队应该高达560万左右。
随后在1943年的日托米尔地区曼施坦因,也是利用主动迎击的方式化解了苏军强大的攻势,1944年曼施坦因又将德国第一装甲集群成功的带出了整整两个装甲军团的包围之中。
只惋惜的是,党卫军中的一些老旧的作战思想,使得德军最终没能按照曼施坦因的方法发机动优势。在对抗苏联的防备作战中被苏军带进了"阵地战"和硬性防备的节奏之中。
最终在二战后期,德军的整个装甲集团约50万人在苏军强大的炮火之下化作灰烬。
曼施坦因的装甲"运动战"
曼施坦因的作战风尚强调足够的运用装甲集群的机动优势。其战术方式像极了我军所使最善使用的运动战——分段切割在分兵合围的战术。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知识到了人民志愿军所使用的运动战的厉害。所以在在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便将曼施坦因这位同样善于运动战的优异指挥官奉为了座上宾。
当时北约的兵力与火力在整体上都要落后于苏联。美国又不可能花费重金将数百万的军队跨过大西洋送到欧洲。面对苏联强大的火力与浩大的军队数量,北约军队只有在装甲集群的机动性上能够高出苏军一头。
这样的情状与1943年时曼施坦因所面对苏军反攻的情状极为相似。所在冷战时开始的时候,原本作为战犯收押在监狱中的曼施坦因被获准释放。
后于1956年成为了联邦德国国防部的军事顾问,这时候曼施坦因与原本的西方敌国一同成为了对抗苏联的盟友。
但是冷战最终没能变成热战。曼施坦因的机动战术最终是否能够战胜强大的苏联军队并没有的到真正的验证。随着世界局势的转变,动辄百万的大军团、大纵深的作战方式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取而代之的都是小领域内高烈度的"有限战争"。
在信息化、全方位立体作战的今天,曼施坦因的作战思想是否还能适用于当今的战争方式,将会成为所有人的一个问号。但是对于当初曼施坦因抵御苏军作战的经典案例,或许将来某一天又会重演在世界战争的历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