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 | “慢火车”走春运,载满年味与乡愁,奔向幸福!
半岛叨叨 | “慢火车”走春运,载满年味与乡愁,奔向幸福!
“嘎达嘎达,嘎达嘎达,哞……”
春节将至,“慢火车”在祖国大地上翻山越岭、穿街过镇,在年味里驶过大站小站,搭载着人们奔赴旅程。
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我国仍保留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区市。“慢火车”的设计时速并不慢,但为了方便沿途居民,大站小站列车都会停靠。
“慢火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票价几十年不变,最低1元钱,普及运营亏损。这背后,是国家倾力支持,不算“经济小账”,而算民生“大账”。老乡进城卖菜,村里娃进城上学,走亲访友、工作往返、求医问诊……
“慢火车”一直是乡亲们的“便民车”“幸福车”“致富车”“赶集车”“学生车”。
“慢火车”架起城乡联系的桥梁,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载着满满的温热,驶向幸福生活……
快慢火车大凉山
1月13日6时30分,月亮还挂在天中心,但成昆铁路沿线已经“醒来”。新成昆铁路开通后,动车组与慢火车同时运营,成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新风景”。
展开全文
1月13日7时,一列火车停靠在越西县普雄站
月光下,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曲可地村55岁的彝族妇女阿尔阿支戴好头帕,将9只公鸡装进背篼,同行亲戚也拎着好些装鸡的麻袋,戳出透气孔,来到3公里外的普雄火车站。
5633次“彝乡情”公益性慢火车正在普雄站清静地等待乘客。这是成昆铁路线上四川境内最后两列慢火车之一,票价全程26.5元,最低2元。开行数十年,没有涨过价,已成为老乡们生产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
阿尔阿支(左一)将80余只鸡腾挪到9号车厢口
7时17分,列车启动。阿尔阿支将80余只鸡腾挪到9号车厢口,她坐在椅子上,深唤吸了几下。阿尔阿支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平日到各乡赶集收购老乡的鸡,再乘慢火车往西昌贩卖,一只鸡能赚10元。“全靠慢火车帮我们,不收我们货运费,我们才赚得到生活费!”她曾经贫困的家庭因此兴盛,带动了不少农民的养鸡热情。
列车尾部的“动物车厢”
公鸡不是车上唯一的动物。在列车尾部的“动物车厢”,一只白羊咩咩喊着,一头黑猪哼哼唧唧。这节车厢是为方便群众转运大牲畜而特殊改造的。
7时55分,车到喜德县尼波站,70余人的送亲团队簇拥着新娘一起登车,200余公里外的德昌县永郎站,新郎翘首以待。慢火车送亲,已经成为大凉山的一个新民俗。
彝家银饰摇摆,随风轻轻作响;一身嫁衣,由绣娘手绣制造。在广东电子厂上班的新娘子吉瓦伍佳满心欢喜,不时拿手机自拍。
车厢里喜气盈盈。“我是2022年10月飞回西昌的,再坐慢火车回家。”新娘的堂兄毛建说,他在大连务工,搭建钢结构厂房,月收进9000多元,春节后要再次出门,盼星星盼月亮,凉山终于有了动车。
慢火车刚过冕山,突然从右侧山体隧道中驶出一列“绿巨人”动车组,沿铁路桥越过头顶,眨眼间消失在视野中。大家兴奋起来,有人说:“这是动车组与慢火车的相遇,新老成昆铁路的交叉!”
一名乘客挈着鹅,在乘务员的扶助下在冕宁站登上慢火车
10时30分,车到冕宁站,动车组与慢火车在此共站,天天要发送旅客1200人次。45岁的何果各莫带着孩子们从慢火车下车,换乘C256次复兴号动车组前往成都。“这是我第一次往成都,妹妹在成都买了房,我们要往过春节!”
12时许,复兴号启动,两边景色飞速向后退往。列车如此高速又如此平稳,让何果各莫很食惊:“以前我从浙江、江苏打工回来,连坐3天大巴车,晕车特殊难受,现在的交通让我们享福了。”
一趟趟慢火车,拉动着大凉山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列列动车组,加速着大凉山内外的互联互通。快慢之间,进一步拓展了西南山区交通主动脉,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买年货喽!坐着“慢火车”往赶集!
1月15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当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抵达龙骨甸站时,站台上已有大批老乡等待上车。
老乡们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篓蔬菜,脸上都洋溢着笑脸。他们正预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买年货。
旅客杨加平带着女儿杨建琼从黑井站上了车,父女两人也要到元谋县赶集,并接回在元谋蔬菜基地务工的孩子母亲。
“我们这边就数坐这趟‘慢火车’最方便,票价便宜,大家买年货赶集都坐这趟车。”杨加平笑着说。从元谋西站出来后,杨加平父女兴冲冲地直奔年货集市。晚间,他们一家依旧会乘坐“慢火车”返回黑井。
这几天,7466/7465次列车上特殊热闹,旅客大多都是像杨加平这样企图往赶集摘买年货,或是市场销售自家蔬菜、家禽的沿线群众。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在“慢火车”上贴窗花、送福字,更为车厢带来了浓郁的年味。
昆明至元谋西7466/7465次列车的前身为昆明至攀枝花6162/6161次列车,已在成昆铁路上穿行了27年。2020年5月25日起,该列车运行区段调整为昆明至元谋西,车次变更为7466/7465次。
7466/7465次列车单程运行245公里,沿途跨行龙塘坝、黑井、小村等10个村落,停靠6个客运站和7个乘降所,往程运行4小时35分、返程运行5小时14分,票价最高30.5元,最低4元。很多年来,这趟车一直是乡亲们的“便民车”“致富车”和“幸福车”。
当天11时05分,7466次列车准点到达元谋西站。老乡们背上箩筐、挑上菜篮,脚步匆匆,奔向火热生活。“慢火车”让老百姓走出大山,也为小县城拉来了满满人气。
春节临近
“慢火车”将载着
沿线群众的新年期盼
奔向新的幸福
“快慢”节奏交织 姐妹花服务新老成昆铁路
↑1月16日,在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慢火车”上,妹妹韩姚(左)和小朋友互动。
双胞胎姐妹韩佳、韩姚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客运段的职工,今年是她们的第11个春运。
妹妹韩姚值乘的是运行在老成昆铁路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慢火车”。“慢火车”自老成昆铁路开通以来一直服务当地群众,票价数十年未涨,是当地群众的“致富车”“赶集车”“学生车”。
姐姐韩佳值乘的是运行在新成昆铁路的“复兴号”动车组,今年是新成昆铁路迎来的首个春运。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后,大幅缩短了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的通行时间,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她们虽然分别在新老成昆铁路的“复兴号”和“慢火车”上感受不同的“快慢”节奏,却都在春运一线,为更多旅客提供服务,温热回家路。
↑拼版照片:左图是1月17日,姐姐韩佳在“复兴号”动车组前留影;右图是1月16日,妹妹韩姚在“慢火车”前留影。
↑1月17日,在D856次列车上,姐姐韩佳在餐车加热乘客预定的餐食。
↑拼版照片:上图是1月16日,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慢火车”驶过冕宁站;下图是1月16日,一列“复兴号”动车组驶过冕宁站。
↑1月16日,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慢火车”停靠西昌站,妹妹韩姚(右)在引导旅客上车。
↑1月16日,在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慢火车”停靠西昌站间隙,姐姐韩佳(左)为妹妹韩姚送来厚衣服。
↑1月17日,在D856次列车上,姐姐韩佳在向旅客播报广播信息。
↑1月17日,在D856次列车上,姐姐韩佳(右)在售卖商品。
“慢火车”,慢出时代温度
↑1月10日,在贵州宝老山火车站,村民拎着摘购的年货走在站台上。5640/39次列车是一趟穿行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逢站必停的“慢火车”。列车线路始达的两端,一端是贵州省会贵阳,一端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途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多个乡镇,337公里的里程串联起沿途1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
“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复兴号”列车时速350公里,北京到广州半天可达……
在当今这个快时代,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截至2022年4月,我国仍保留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区市。
穿越天山山脉、行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玉龙号”列车,全程1960公里,共66个停靠站点;往返于湖北麻城和江西九江的6025/6026次公益“慢火车”,已在这条线路上运行了二十多年,而最低1元的区间票价从未改变;贵州贵阳至云南昭通之间有一趟逢站必停的5648/5647次绿皮火车,平均时速只有40多公里,沿途经停18个乡村小站,被沿线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快车”……
2022年4月28日,手工艺人在“和田玉龙号”列车的“流动巴扎”推销手工木制品。
2022年2月15日,乘客在6025次列车上。
2021年11月30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彝族青年比么有呷(左一)与妻儿,乘坐5647次列车至贵州六盘水市转车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务工。
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公益性“慢火车”已不单是交通工具,更包含着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浓浓温情。
便民出行车: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慢火车”将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联通。赶集求医、探亲上学、外出务工……一趟趟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让这些成为现实。
2021年4月11日,在乘坐5633次列车从家返校途中,一名学生看着窗外的风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5633/5634次列车,从普雄到攀枝花南全程共行驶11小时4分钟,沿途停靠26个站。
其实,“慢火车”的设计时速并不慢,但为了方便沿途居民,大站小站列车都会停靠。“慢火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票价几十年不变,普及运营亏损。这背后,是国家倾力支持,不算“经济小账”,而算民生“大账”。
2021年4月11日,乘客在7266次列车上谈天。运行在焦柳线上的7265/7266/7267次列车于1995年开通运行,从湖南怀化站往返澧县站,全程300多公里,历时9小时16分,沿线停靠37个车站,票价从1元到23.5元不等。
汽笛声响起,“慢火车”生动践行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时代承诺。
百姓致富车:靠着“慢火车”,乡亲们把土特产品运出往售卖,便宜的车票让他们节约了不少开支。甚至很多“慢火车”的车厢就是流动市场,为当地农户搭建了销售平台。
2022年6月2日,5652次列车上一名志愿者(左)扶助一名菜农摆放农产品。云南昆明至红果的5652/1次列车目前单程运行261公里,沿途逢站必停,票价最高36.5元,最低4元。
2021年4月11日,在5633次列车上,小朋友走过两边放着家禽的车厢(4月11日摄)。
乘坐“慢火车”外出求学、务工的人们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将先进的经营治理理念、创新精神和发展构思带回了家乡,带动了乡村的快速发展。
奔向共同充裕的“慢火车”,不断给人们带来信心和期看。
2020年1月9日,6856次列车在二连浩特火车站停靠(无人机照片)。运行在内蒙古草原深处的6856次列车连接二连浩特与唤和浩特,全程491公里,沿途经停28个车站,运行时间8个多小时,被广大农牧民亲切称为草原“慢火车”。
不少“慢火车”已经在铁轨上往返往复了几十载春秋,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来往间,时光悄然流过。低矮的民房、光秃秃的山地变成了现代化村庄,年轻人走出大山时衣衫老旧,回来时已成时髦青年……“慢火车”见证着沿线翻天覆地的转变。
在贵州镇远站,车站工作人员在站台送别5640次列车。
2019年2月1日,7504次列车上的旅客和列车员展示铁路部门赠予的新春“福袋”。从甜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到天水市张家川县,7504/3次列车已经开行了六十多年。
慢火车上的时光记忆和泥土气息
你还记得坐过的慢火车吗?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新成昆线全线投运,在老成昆线上还有一趟时速不超过40公里的慢火车,几十年一如既往地服务着当地老百姓。
网友评论
最低票价1元,几十年不涨价
慢火车满载温热,向幸福出发
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票价最低仅1元……如今,全国有81对公益性慢火车开行在大山深处,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成为便利群众出行的“公交列车”。
乌蒙山深处的北盘江大桥上,6081次公益慢火车驶过。
一列火车从四川普雄开往攀枝花,沿线停靠时,四周村民将家禽等农副产品带上车,赶往县城售卖。
黑龙江图佳铁路线上,一列公益慢火车正在行驶。
在由四川广元开往陕西宝鸡的6064次“秦岭小慢车”上,一名教师在为沿线通勤的学生们公益授课。
在位于湖南怀化的谷达坡站,乘务员为乘客递蔬菜。
一名学生在乘坐成昆铁路5633次列车途中复习功课。
大公鸡、糖葫芦、野菜……绿皮车上办年货大集,自家山货乐百姓
2022年1月15日,在4318次列车上,旅客购买各种山货。
吉林通化至辽宁丹东的4318/7次列车是一辆行驶在东北东部山区的慢火车。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客运段在列车上开办“年货大集”。沿线各村镇的农民不用等到进城,就可在车厢里售卖自家山货。
近年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15项惠民服务举措,包括在特定车次答应山区旅客突破携带品重量限制、开办列车集市等,积极主动为乘车的乡村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在4318次列车上,一位农民给旅客购买的猪肉称重。
4318次列车即将到达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无人机照片)。
在4318次列车上,农民们展示携带的野菜、山楂干等山货。
农民们在凤凰城站下车预备往凤城市卖掉其他山货。
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带着预备售卖的公鸡在候车室休息。
4318次列车即将到达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
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们带着各种山货预备上车。
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一位农民带着自制的糖葫芦预备上车。
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们带着各种山货上车。
在4318次列车上,旅客购买各种山货。
网友:咩咩咩和哼哼哼上车需要买票吗?官方回复来了!
坐火车时
你碰到过最特殊的旅客是啥样?
2021年4月21日
四川一趟火车上
旅客偶遇成群猪羊的画面火了
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
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心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看到这个画面
不少网友留言说
“头一回见到这画面。”
“太可爱了!”
还有不少网友感叹
“这就是人间烟火气!”
你以为这是一趟普通的火车?
其实,这不是一般的火车
这是一列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
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
列车全程运行376公里
历时9个多小时
它穿行于大凉山彝族地区
途经27个站点
旅客大多是彝族老乡和沿线职工
从1970年运行至今
最高票价26.5元,最低票价2元
多年来,几乎没变过价
如今
成都客运段仍保留着这趟
票价便宜、安全方便的“慢火车”
火车不仅带沿线群众离开大山
也给他们带来了期看
它们要和旅客呆在一个车厢里吗?
为了称心当地老乡的需求
列车专门设置一节家禽牲畜行李车厢
一般来说,猪和羊等牲畜上车后
会被赶往专门车厢,实行人畜分别
为方便空气流通
这一特殊车厢还开了好几个天窗
配备消毒水,定时清理消毒
△家禽牲畜行李车厢
列车长刘伟说
当天因为经停小站的站台较短
猪羊只能先从旅客车厢上车
然后赶往家禽牲畜行李车厢
尽管牲畜上车时会有一定的气味
但旅客们都很理解
“这些牲畜在老乡的眼里
可能不是一头猪
而是一个学生的学费,一个家庭的开支。”
牲畜需要买票吗?
假如老乡带上车的牲畜数量比较少
比如一头两头
一般不会另外收取费用
假如数量较多
二三十头,就象征性地补张票
但也仅仅需要二三十块钱
除了猪和羊,这趟火车上还能看到……
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出往卖个好价钱
再顺便买点米面油等必需品回家
是老乡们的日常
刘伟称,为了方便老乡们堆码货物
载客车厢同样进行改装
“每个车次都有好几个改装座位的车厢
两头两尾撤掉一排座位。”
红红的樱桃、大凉山苹果
绿油油的蕨菜、蒲公英
沉甸甸的土豆、红薯
洗得白白净净的折耳根……
拥挤的车厢内
各色农产品随四季更替
这趟车的列车长有话说!
刘伟说,这些年
彝族老乡越来越重视教诲
这列火车也成为了
大凉山孩子们的“校车”
沿途各个乡镇的孩子们
坐着“慢火车”往返学校
越来越多学生走出大山
1975年
刘伟出生于大凉山的喜德县
从小时候起
他便经常坐着“慢火车”
跟母亲一起外出卖苹果、土豆、核桃
从技校毕业后
刘伟来到“慢火车”工作至今
这些年,他见证了火车上的座位
从木头硬板凳变成了硬座
也见证了沿途老乡
衣服越穿越好,笑脸越来越多
在这里为老乡们服务
也让刘伟颇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个车现在被老乡称为‘自助车’
一个是方便,二是它布满了人情味
虽然比不起现在的高铁动车快
但是它温热
富了也没有忘了穷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
109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198个县跨进高铁时代
铁路系统坚持运输扶贫
81对公益性“慢火车”26年不调价
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
增强了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火车虽慢
却承载了沿途老乡对未来的期待
这样的烟火气,你爱了吗?
蹲点深一度|春运路上的“一元火车”
当行色匆匆成为春运的底色,“慢”下来的春运能让人看到什么?在山东,有一列7053次公益慢火车,票价最低只要1元,平均时速只有30多公里。
从“蒸汽车头”到“空调列车”,票价40多年不涨:在7053老列车长赵新华的记忆中,刚开始工作时,7053的车头还是蒸汽车头,一开车唤唤地往外冒浓烟,“乘务人员眼里边、鼻子里边全是黑的。”后来蒸汽车头换成了内燃机车头,车厢座椅也换成了皮座椅。在最原始的“小火车”上烧茶炉、送开水,冬天土热气,夏天电风扇。进进新时代,“绿皮”小火车为适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升级,变成了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改良,乘坐舒适度得到提高,但最低票价依旧只有1块钱……
从“乘着火车往卖货”到“火车上的大集”,农产品走出大山:“小火车”途经沿线生态农业发展迅速,苹果、草莓、猕猴桃、黑木耳、有机林果特色农产品基地多。铁路部门在列车上设立了“7053农贸大集”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区。
临近春节,“年货大集”上的货品比平日更丰盛。除了山里的农产品,还有对联、窗花、福字、红包等新年必备用品。今年,在短视频平台“出圈”的山东农村大集花棉袄,也在火车上成为“爆款”……
从“庄户列车”到“驴友专列”,沿途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打卡:“小火车”途经15个美丽古村落,历史遗迹齐长城处有6个特色小镇,有的分布在“小火车”经过的地方,有的坐落在古老的齐长城脚下,有的掩映在大山深处。自然环境美丽,人文氛围深厚,是典型的旅游“富矿”。“小火车”的穿行让众多景点连点成线,吸引着众多“驴友”。
“赔本买卖”如何做下往并做好?7053次列车近几年“亏”得越来越多。慢火车或许无法获取可看的经济收益,却能为偏远山区的经济作出奉献。怎样在保持低票价的基础上,实现公益“小火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元火车”串起温情慢生活
当行色匆匆成为春运的底色,“慢”下来的春运能让人看到什么?在山东,有一列7053次公益慢火车,票价最低只要1元,平均时速只有30几公里,开行40余年从未涨价。春节假期结束,不久前运送旅客奔赴幸福与团圆的7053,又在新的一年“护送”旅客开启新征程。
作为省内唯一一列公益性“慢火车”,7053宛如一座桥梁,联通城市与乡村,见证着沿线村落变迁与群众生活之变。春节前夕,记者登上这列由淄博开往泰山的7053次列车。那时因春节临近,大包小包返乡的旅客明显增多,红红的灯笼、形态各异的窗花、象征丰收的蔬菜、农作物挂件装点着整个车厢……
从“蒸汽车头”到“空调列车”,票价40多年不涨。
“妈妈,我要把你刚刚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小心,妈妈来帮你。”
一对母子的温情对话在这列“小火车”上展开。小朋友兴奋地嚷嚷着,列车员也来帮忙,共同在车窗贴上了年味满满的精美窗花。
“小朋友,你的新年愿看是什么?”“我要好好学习,成为像王亚平阿姨那么厉害的宇航员。”“我的新年愿看是多多卖菜,多多赚钱。”家住淄博市博山区南博山的菜农刘芬大姐说。
听到这,一位大姐加进“群聊”,她是7053老列车长赵新华,退休前在车上工作了37年。她接过话茬和大家聊起了往事:“1981年,我18岁,还是个黄毛丫头,那时我的愿看是当个好列车长,载着父老乡亲往看山外的世界。”
时光倒回到20世纪80年代。7053次列车原本是一趟铁路职工内部的通勤车,为称心沿途山区几十个村庄百姓的出行需要,开始对外售票,就这样一开就是40多年。
在赵新华的记忆中,刚开始工作时,7053的车头还是蒸汽车头,一开车唤唤地往外冒浓烟,“乘务人员眼里边、鼻子里边全是黑的。”后来蒸汽车头换成了内燃机车头,车厢座椅也换成了皮座椅。在最原始的“小火车”上烧茶炉、送开水,冬天土热气,夏天电风扇。
除了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沿线小站和线路工区职工同样不易。“小火车”穿越崇山峻岭,途经大多是偏远山区,淄博到泰山的184公里线路上,分布着59个涵洞、56座桥梁、22座隧道,单程用时近6个小时,平均时速32公里,是目前全国最慢的火车。为保证“小火车”几十年如一日正常运行,他们有的一辈子扎根山区,有的更是几代人在这里。
进进20世纪90年代,7053成为当地群众外出务工、求学、探亲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沿线农民开始坐着这趟车出山贩卖农产品,“早晨坐着火车从山里把一些桃、杏等水果带出来,兜售完后再回家。”有些走出深山的年轻人慢慢在城里站稳了脚,成家立业。于是,老人们开始依托7053次列车过起了工作日住城里,帮子女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周末回乡下老家的生活。那时它也被村民称为“庄户列车”。
进进新时代,“绿皮”小火车为适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升级,变成了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改良,乘坐舒适度得到提高,但最低票价依旧只有1块钱。
“我也说说我的新年愿看,期看疫情早日散往,让更多旅客乘坐我们的慢火车,往感受春日热阳,欣赏山花烂漫!”这是如今的7053列车长王洋的愿看。
作为新一代列车长,王洋天天穿梭于不同车厢。列车停靠西桐古站时,他第一个下车帮乘客抬行李。伴随哈出的热气和额头的汗珠,即便在冷冷的冬天,依旧“热气腾腾”。
“现在老年人出行不方便,特别是智能机时代,出进车站也不方便,健康码、微信支付也用得不是很明白,有需要的我们就尽量帮忙解决。假如是沿线村民的话,一般也都是背着菜筐往大集上卖点东西,我们就帮着抬菜筐,抬鸡蛋,出点力。”
看着繁忙的王洋,一旁的赵新华有些出神。即便已经退休,但心有牵挂的她依旧会经常来小火车上“坐坐”。她觉得,7053从历史中走来,走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但温情的故事始终未变。
从“乘着火车往卖货”到“火车上的大集”,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
原先,沿线村民乘着7053外出卖货,现在则是把农贸大集移到了火车上。
“我刚买了周村烧饼、牛肉干还有老虎外形的花馍馍和剪纸。”乘客赵春燕女士言谈中布满了“丰收的喜悦”。有别于高铁列车上的清静有序,“小火车”上举办的农贸大集充满着“喧闹”的年味儿。
“小火车”途经沿线生态农业发展迅速,苹果、草莓、猕猴桃、黑木耳、有机林果特色农产品基地多。随着回回慢生活的兴起,7053上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铁路部门在列车上设立了“7053农贸大集”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区,销售高阳酒、花椒、蜂蜜等沿线特色农产品和时令水果蔬菜。同时搭建7053特色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平台,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
“‘沂源红’苹果,皮亮色艳、质脆多汁、酸甜适口、蜜味清香,曾荣获奥运果、全运果等殊荣。”熟悉的声音传来,记者闻声而至,看到老车长赵新华正在向旅客推举苹果。她今年还有个特殊使命,担任沿线特产的“推销形象大使”。
“一趟车下来,至少可以赚100多块,车票往返也只要6块钱。”果农杨文亭说,“今年我家苹果全卖完了!”
每当临近春节时,“年货大集”上的货品比平日更丰盛。除了山里的农产品,还有对联、窗花、福字、红包等新年必备用品。今年,在短视频平台“出圈”的山东农村大集花棉袄,也在火车上成为“爆款”。
张玉梅是花棉袄的摊主,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的花棉袄好看还保热,我让小姑娘、小媳妇买了之后穿上录视频,点赞量可高呢!”
“小火车”的农贸大集上不仅有“年味”,还有“文化味”。
“阿姨,欢迎您乘坐咱们7053‘慢火车’,这个福袋送给您,祝您和您的家人新年快乐、虎年大吉!”淄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川花馍馍的传承人李鹏,正忙活着招待顾客。他的摊位上摆放着老虎、锦鲤、福袋、柿子等形态各异的花馍馍,吸引了不少旅客。
“这趟车我已经坐了20多年了,以前是坐着它出往求学,现在是借助‘小火车’发展事业。”淄博齐民要术农业负责人王昆介绍,他回乡创建的“老太太蒸的年糕”品牌,是传统非遗技艺,可以食的山东手造。
坐着“小火车”赶大集,品味农家饭、买点土特产成为体验“乡情慢车”的必选。升级后的7053次公益性慢火车延续原有停靠站点,为山区特色农产品“带货”,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
从“庄户列车”到“驴友专列”,沿途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打卡。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笔记本上,2002年出生的旅客王新凝慢慢写下这句歌词。这次独自乘坐绿皮车离开熟悉的城市往旅行,对她来说是别样的“圆梦之旅”。
“现在人们旅行更多抉择飞机、高铁这种更省时的交通工具,但我觉得乘坐咣当咣当的绿皮车能让旅行更充足。”看着窗外的景色缓缓“滑”过,王新凝不时拿出手机录像笔录,这是她从未见过的风景。
“小火车”途经15个美丽古村落,历史遗迹齐长城处有6个特色小镇,有的分布在“小火车”经过的地方,有的坐落在古老的齐长城脚下,有的掩映在大山深处。自然环境美丽,人文氛围深厚,是典型的旅游“富矿”。“小火车”的穿行让众多景点连点成线,吸引着众多“驴友”。
地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中郝峪村,便是“小火车”带动下催生的网红打卡地。中郝峪村曾是个贫困村,如今这里乡村游发展得红红火火,人均收进3.8万元。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说,每年都有2万-3万游客乘坐7053“小火车”来到村里。“我们年收进3000多万,‘小火车’能带来5%-6%的收进,今后有看至少增加20%的收进。”
7053次公益慢火车的旅客中,60%以上都是游客,昔日的“庄户列车”摇身变成“驴友专列”。美丽壮丽的人文环境、古香古色的特色小镇,吸引着各地游客打卡。铁路部门挖掘当地风土人情,打造6条精品旅游路线,实现沿线7个重点贫困村脱贫致富。
与王新凝的“尝鲜”不同,7053仍是淄川区太河镇北牟村村民康建民回家的交通工具。他告诉记者,“小火车”给他家送出了3个大学生,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小火车”的陪伴下先后走出深山求学。如今姑娘成为“白衣天使”,两个儿子也在各自的单位走上治理层。
穿行于鲁中山区40余年,7053次列车经历了很多变与不变。
时速没变,运行时间没变,停靠站点没变,票价也没变,甚至几年前还降了5毛钱,但有些细节变了。2020年4月,原本冬冷夏热的绿皮车升级为空调车,乘车体验改良。同时,济南至淄博K8279次列车与7053实现接续开行,鲁中山区与省会经济圈间的通达性大大提升。后来又加挂了餐车,提供实惠的盒饭套餐。
经过5个多小时的旅途,列车缓缓接近终点,喧闹的车厢清静了下来。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7053次“慢火车”承载着山区人民的期看,稳稳地开行在铁路线上。
“赔本买卖”如何做下往并做好?
7053次列车近几年“亏”得越来越多。
以济南至滕州的空调普速列车对比,路线全长同样接近200公里,最低硬座票价为29.5元,比7053的全程票价11.5元高出不少。据了解,7053次列车每年运送旅客近40万人次,不计算设备损耗、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直接亏损400多万。
公开报道展示:目前,全国一共开行81对公益“慢火车”,截至2021年,已累计投进5.8亿元改良“慢火车”服务条件,不仅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出站通道、雨棚、跨线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还对车站供水、供热、供电、照明、引导警示标识等设备设施进行完美。“慢火车”因始终执行国家1995年批准的普速旅客运价率,铁路部门多年承担亏损。
目前,经济发达的江浙沪闽粤地区基本实现了高速列车全覆盖,山东也仅存7053一列慢火车运行,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发展迅猛的时代,“又慢又不挣钱”的“小火车”是否还有保留的必要?
7053次列车也有过萧条岁月。进进21世纪,“村村通公路”后,村民出行不仅可以抉择公共汽车、大巴车,私家车也开始出现在盘山公路上。速度更快、环境更舒适的高铁逐渐取代了绿皮车,7053上的乘客越来越少。列车也从12节车厢变成8节,8节变成5节,最后减到只剩4节。
“即使再困难,也不能停。”面对“小火车”与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格格不进,赵新华有她的坚持。7053架起了鲁中山区不少偏僻山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对于沿线经济不充裕的群众而言,这就是他们外出探亲、求学、务工、贩卖农产品最直接、最便宜的交通方式。此外,近几年7053因与沿线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进行了有机合成,早已不局限于运输功能,它已成为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部分。
慢火车或许无法获取可看的经济收益,却能为偏远山区的经济作出奉献。据了解,运行在四川大凉山的5633慢火车为了方便当地村民运送农产品外销,拆除了车厢前后第一排座位,变身“快递车”,将大凉山腹地的优质蔬果运往全国。中国铁路沈阳局答应旅客在“慢火车”上销售特产,在部分列车上设置专区作为列车集市进行交易,并安设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信息展示板。
怎样在保持低票价的基础上,实现公益“小火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文旅研发事业部部长王斌表达,打造7053公益慢火车这一品牌是要害。当品牌效应不断释放,自然也会为自身和沿线乡村带来发展机遇。针对提升品牌影响力,一系列具体操作正在进行中。
借助7053沿线丰盛的文化资源、山水胜景、民俗非遗、美食小食等元素,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产品,还可为摄影、户外、研学、足球运动等不同需求的散客和团队,提供特色定制化出游组织服务,开发沿线旅游项目。目前,正在推进7053次公益慢火车沿线旅游车站建设,将升级改造西桐古站、源迁站、南博山站等乡村小站硬件设施,建成特色乡村网红车站。筹备设立“绿皮火车博物馆”“7053剧场”等项目,让网红小火车成为人们怀旧的载体、流动的风景线。
商业开发方面,计划选取部分旅游资源丰盛、自然环境好、具有改造条件的闲置站舍,或者将绿皮火车车厢改造成为独具特色的主题民宿,从而带动周边乡村的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村民就业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计划修整7053沿线源迁站、南博山站闲置房舍,放置一列小火车,整修博山老建筑。
在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区,中铁济南局还将对接沿线乡村农户和有机蔬果种植企业,整合农副产品资源,利用微商、电子商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7053推举”“7053认证”系列名优产品,带动7053次列车沿线乡村经济更好发展。
记者手记:春运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今年是记者报道春运的第五年,经历了疫情前后春运的转变,年复一年听到旅客的心声与反馈,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运路上独有的民生温度。
电子客票刚兴起的那一年,很多老年人在自助售票机前犯了难。当网络迅猛发展,“脱网”人群似乎被挡在了时代发展的门外。近几年,各类“无接触”智能服务不断优化升级,出示健康码成为出进公共场合的必备项,但仍有“一扇”窗口为特殊人群保留,某些智能设备只为他们服务。这是智能化与传统间的平衡。
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世界名片,时速300公里的复兴号可以实现济南青岛100分钟直达,春运变得越来越快。但7053次绿皮车40多年如一日,以30几公里的时速缓慢前行,将游子带回乡村,将沿途的农产品带出大山。这是快与慢间的平衡。
有人说,春运背后是一个流动的中国,是一个布满生气与活力的国家形象。近几年受疫情影响,集中出行多了一分不确定,许多人抉择了就地过年,春运路上的人似乎少了。今年春运,我省群众出行意愿明显增强,各大交通运输场站提前一个月便开始制订防疫方案,在原本已常态化的防疫举措上陆续加码。这是流动与防疫间的平衡。
摘访中我发现,在疫情大背景下,火车卧展与高铁商务座销量走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更好出行条件的需求不断提高。但作为不少村民通勤车的7053,仍然保持最低1元的票价,即便亏本也没有改变。
春运,是所有人奔赴团圆的回家路,不应让一个人掉队。不断称心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神往,并尽量称心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应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大凉山“慢火车”上的求学路
乘坐5633次列车往上学的西昌市川兴中学学生吉米木加在路上复习功课
在成昆铁路上,如今依然开通着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5633/5634次列车,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雄开往攀枝花南,全程376公里共行驶11小时4分钟,沿途停靠26个站。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已经30多年没有变过。
学生们在5634次列车上写作业
5633/5634次列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慢火车”,陪伴着四川大凉山地区几代人的成长,是百姓外出的“公交列车”,也是孩子们求学的“校车”。相比乘坐长途汽车,乘坐“慢火车”出行,更安全也更便宜。
前往上学的孩子们在5633次列车上复习功课
在这列特殊的“校车”上,学生们读书、谈天、玩耍,“慢火车”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带着他们向着未来前行。
几名喜德县瓦尔学校的学生在5634次列车上做游戏
在成昆铁路尼波站,学生们乘坐5633次列车前往学校
放学的学生和其他旅客在成昆铁路西昌站预备乘坐5634次列车回家
前往上学的孩子们在5633次列车上食早餐
学生们在5634次列车上写作业
学生们在5634次列车上讨论作业
一名喜德县瓦尔学校的学生乘坐5634次列车回家
学生们在5634次列车上看书
月华中学学生阿西伍各在前往学校的5633次列车上复习功课
在5634次列车上,几名学生在学习间隙欣赏远处的景色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铁路微信公号、新华网、央视新闻、大众日报、中国之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