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残杀人数总计1500万人,有三类人却能幸免于难
引言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诡”,何谓之“诡”?也就是千变万化,不走普通路。但凡历史上颇具盛名的军事家,无一不是战术大师。在他们中,兵者诡道用到极致者,便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说到战术大师,可能一般人都会联想到战国白起,或是三国诸葛亮、明朝刘伯温等名军师。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人物,虽然其名誉响亮,是一代豪杰,然而却少有人知道他的战术之了得。他就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剧照
01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他不仅是个政治家,更是一位优异的军事家。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战,疆域一度扩展至东亚、中亚,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然而,在此期间成吉思汗也实施了很多暴行,比如屠城。之所以会大肆屠城也有原因,成吉思汗自己的军士数量究竟有限,屠城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除后顾之忧。
但就是这样一个发明了无数杀孽的人,在每次屠城的时候,却总会抉择性地赦免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可分为三类,工匠、炮灰、谣言散布者。成吉思汗之所以赦免工匠,与他的出身有关。成吉思汗出生于蒙古草原,那里一片蛮荒,成吉思汗部落的工匠手艺落后,经常因为战甲不坚固、刀剑不锋利而让战士们枉死。长年生活于此的成吉思汗深知自己部落情状,所以他一直在想各种方法提高自己部落的手工业水平。▲成吉思汗雕像
展开全文
▲成吉思汗雕像
02
成吉思汗七年(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带领部下攻打金国时,面对敌人的高墙束手无策。后来,成吉思汗想了一个方法——士兵们冒着敌方的箭雨堆铸土墙,且土墙要与敌方的城墙一样高,但这样做的代价实在是太大。所以痛定思痛后的成吉思汗决定,他要找最优异的工匠,打造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因为成吉思汗在武器上的重视,所以蒙古军队在之后的战争中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胜。”蒙古军队拥有强大精良的各式武器,比如攻城用的投石器。具有代表性的战争就是蒙古军队西征生涯中,与波斯的大战——尼沙普然战争,这场战争之中,成吉思汗的军队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比如弩机、抛石机、云梯等。这场战争之中,成吉思汗的女婿战死,勃然大怒的成吉思汗答应自己的女儿亲自带兵屠城。但即便是这时,成吉思汗仍然要求女儿不得杀害能工巧匠。
▲成吉思汗西征油画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吉思汗知道,每一场攻城战都必将血流成河,但城必须破。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究竟蒙古人的数量不多,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最终,聪明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一个兵不血刃的克敌制胜之法。
03
成吉思汗攻破城池之后,都会赦免一部分的平民,然后将这部分平民驱赶至下一座城池。攻城前,这部分平民主要负责辎重移运、防备工事建筑。攻城时,这部分人就是蒙古军队的活盾牌、垫脚石。成吉思汗用这样的方法使蒙古军队大大降低了缺失率。
▲蒙古军队剧照
每一位成功的军事家,必然也是一名优异的心理学家。成吉思汗每次攻破城池之后,都会大肆屠城。然而,成吉思汗除了赦免除了能工巧匠、炮灰平民外,还有一部分人会被留一命——逃跑者。但这些逃跑者并不是蒙古军队防守不严的漏网之鱼,而是成吉思汗另有深意。
成吉思汗借逃跑者之口向未被攻破的城池传递恐慌,让对方城池军心、民心不稳。伊本·阿西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宁愿自己未出生或已经死往,他不想面对恐惧的鞑靼人。那么这些逃跑者带到下一个城池的消息是什么呢?
▲成吉思汗画像
因为逃跑者的消息很动人心——蒙古人承诺,不反抗,不屠城。所以,很多城池都不攻自破,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 ,蒙古人食言而肥是常有的事情,城中不少平民都因轻信谣言而成了刀下亡魂。
结语
成吉思汗一生战绩斐然,但他所造成的杀孽也和战绩一样“斐然”,依据《编年史》记载,成吉思汗在中亚杀了有1500万人,而拿成都市2019年常住人口1658.10万人举例 ,成吉思汗相当于残杀了一个繁华省市级的人数,可见这是一个多么骇人的数字。
参考资料:
《孙子兵法》
《战国策·秦策一》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