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拆弹”!宁津县人民医院前沿技术守护百姓“脑健康”
一说到“拆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身穿厚重的防弹服,在小心翼翼剪线地拆弹武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拆弹”专家,只是他们不在战场,而是暴露在射线下的手术台,他们的作业对象不是真实炸弹,而是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67岁的居民陈先生普通身体健硕,近日因头痛头晕在宁津县人民医院做颅脑磁共振血管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是因为动脉瘤不一定何时就会破裂,而一旦破裂,病残率和死亡率都极高。这急坏了一家人,于是慕名找到神经内科三病区神经介进医师刘晓冬。
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王福强,及三名介进医师刘晓冬、陈松、翁雪娇,看过患者颅脑MRA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完成了脑血管造影术。由于动脉瘤在颅内形态大,有多个子瘤,手术难度高,且随时有破裂的危急,于是介进团队对陈先生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反复探讨,假如摘用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经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后,决定摘用目前非常先进的密网支架植进术。
密网支架又称为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新型介进栓塞素材。密网支架的网眼非常小,很密集,在弹簧圈的辅助下将动脉瘤填塞亲昵,并贴放在左侧颈内动脉载瘤动脉段,这相当于在血管和动脉瘤瘤颈交界处“筑”起了一面墙,把动脉瘤隔绝在血管外,从而使这颗不定时“炸弹”失效,有效防止动脉瘤复发及破裂。
功夫不负有心人,动脉瘤被成功拆除!术后第一天病人就可以下床活动,三天后康复出院。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远期治愈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手术风险低的优势。
宁津县人民医院顺利开展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这项新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也标志着医院治疗脑血管病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期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其中,特别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凶险。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动脉壁局部扩大形成的反常膨出,膨出的病变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故而得名。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人群中较为常见。当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液充盈到极限时就会破裂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不过颅内动脉瘤是可以治疗、可掌握的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危急因素筛查,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假如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尽检查,做到早筛、早诊、早治。
(翁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