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骗子被扒,内幕惊到我了
最近的一则新闻震动了很多人:
美国硅谷银行,公布破产。
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倒闭的最大银行,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
随着这样一家大型银行的倒闭,人们很难不担心是否会再次发生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凑巧的是,最近推出了一部关于网飞的纪录片。
纪录片的主角引发了远远大于硅谷银行破产的信赖危机。
今天,他仍然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金融诈骗犯。
《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魔》
Madoff: The Monster of Wall Street
展开全文
伯纳德麦道夫,美国史上最大的诈骗犯。
他精心设计了一个浩大的庞氏骗局,20年间,被骗金额高达650亿美元元(按当前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约4400亿元)。
这是一个华尔街涉及人数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金融诈骗案。
在真相被揭露之前,麦道夫是华尔街的传奇投资者。
他曾连续三年担任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还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主席和全国商业行为委员会主席。
最辉煌的时期,曾与“投资大鳄”巴菲特齐名。
曾经在华尔街唤风唤雨的「神」,一夜之间沦为了「恶魔」。
他一手毁掉了很多人的生活,搞垮了几个慈善机构和很多人的名誉。
受害者从华尔街蔓延到全世界。
据统计,136个个国家共有3.7万人被麦道夫的骗局哄骗。
其中有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名人,包括闻名导演史蒂文艾伦斯皮尔伯格和演员凯文培根。
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成千上万的房主无法偿还高额抵押贷款,股市暴跌,投资银行倒闭。
在全球金融界叱咤风云的雷曼兄弟深受次贷呆账冲击,申请破产保护。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在美国政府的挽救下才得以存活。
一时间,麦道夫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电话,要求撤资、赎回现金。
问题是,投资本就是骗局。
而且高额消费之下,麦道夫现有资产根本还不上客户的资金。
此时,他仍然抉择垂死挣扎,反复说服投资者陆续注资。
然而,经济危机的压迫下,没有人情愿信赖麦道夫,即使他是投资界的传奇。
事已至此,麦道夫不得不面临15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走投无路的他,向世人直率了自己多年来的所作所为。
公众这才知道,这个人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任何投资行为。
2009年6月,麦道夫因诈骗案在纽约被判处150年监禁。
随着麦道夫进狱,这场骗局对社会造成的侵害才慢慢显山露水。
首先,投资人的经济缺失。
光是收集受害人信息,探员就花费了大量精力。
其中甚至有很多人已经过世。
纪录片中,有一对夫妇让鱼叔印象深刻。
这对夫妇从1992年就跟着麦道夫投资,因为过程中取出的金额比投进的金额要多,所以资产托管人要求他们把钱还回来。
理由是,他们是麦道夫骗局的「受益人」。
用受害者的钱往补偿另一批受害者的缺失,这无疑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侵害。
为了获取公平的待遇,这对夫妇无时无刻不在觅觅解决方案。
失往一生积存是一回事,固然是倒霉事。
但连房子也失往,那也太惨烈了。
其次,员工的心理压力。
麦道夫被逮捕之后,公司陷进一片紊乱。
并非所有员工都知晓或参与麦道夫骗局,但事发之后,每个人都要面临来自公众的道德谴责。
无辜的员工遭受被怀疑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要安抚前往公司的受害者。
纪录片中,接受摘访的员工表达——
每次只现身20分钟,因为压力大得让人想吐。
在过多经济受害者的对比下,很多人漠视了有的员工同样是受害者。
最后,信誉破产的美国金融体系。
骗局曝光后,证监会成了公众谴责的对象。
在受害者看来,证监会本可以轻易揭穿这个骗局,但他们没做到。
甚至在有人连续几年举报麦道夫的情状下,他们依然抉择为其背书。
举报人用详尽的证据和分析在法庭上控诉证监会。
而证监会代表也只是简单地称述「我们痛恨骗局」。
话音未落,就被陪审团打断——
你们的职责是提防骗局,不是往痛恨骗局。
庞氏骗局,简单来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加上「空手套白狼」。
国内很多非法集资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比如往年被认定为传销的演员张庭。
大家都很熟悉的小黄车ofo(不知道还有多少小伙伴还和鱼叔一样仍在排队中)。
但能像麦道夫一样,骗取高达百亿美元这么大的额度,也确实很令人惊诧。
骗取普通人或许不难,但能够骗得一众金融界老手团团转,麦道夫到底给投资者施加了什么迷魂药?
麦道夫很早就意识到,金钱是人的动力。
小时候,他想喊一个女孩出来跟他一起玩,对方拒绝了。
于是他给了女孩25分钱,结果这个女孩真的出来和他一起玩了。
另一方面,麦道夫的父亲是个典型的loser。
他从事过很多生意,都很失败。
麦道夫不愿重复父亲的经历,无论如何都要成功。
金钱和成功就此在麦道夫心中刻下烙印。
1960年,麦道夫注册了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从事场外交易证券买卖。
在那个时代,对大多数富人而言,股市就是指纽约证券交易所。
但仍有一大块尚未被发现的证券市场,因为没有实体交易所,被称为「场外交易市场」。
精准的投资目光,让麦道夫收成了第一桶金。
另一边,他开始经营着极小型的投资咨询业务。
在不被法律答应的领域内,以投资顾问的身份为别人理财。
这种经营模式正是麦道夫后来庞氏骗局的雏形。
天不遂人愿,1962年,美国股灾降临。
麦道夫的理财投资业务亮起红灯,他第一次品味到失败的滋味。
所幸在岳父的经济援助下,麦道夫挺过难关。
甚至吹嘘能保住资本,全凭自己精准的投资眼光。
说谎和失败之间,他抉择说谎。
在谎言的粉饰下,麦道夫的产业陆续壮大。
我刚进行与客户打交道时,是个无权无势的人,我只是个来自皇后区的年轻人,没往过哈佛大学什么的。凭什么要人把业务交给我打理?凭什么要人把钱交给我投资?但我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一行中打滚,
一定要说到做到,承诺就是人缘,事实也是如此,我们信靠同行。
这段话是麦道夫获取投资者信赖的金字招牌。
1987年,美元汇率走低,股市再次遭受暴跌的险境。
诸多证券交易商拒绝接听客户电话,躲避客户抛售股票带来的缺失。
而麦道夫却坚持接听客户电话。
这一行为他收成大量赞誉。
二度遭遇股灾的经历,让麦道夫成为备受信赖和敬重的华尔街顶流。
大量投资者涌进其中,抉择他为其理财。
假如不是新的经济危机爆发,或许这场骗局还能保护更久。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诈骗手法上确实下足了功夫。
一,扩展人脉网。
仅靠身边的亲友和慕名而来的散户,已经无法称心麦道夫。
凭借好口碑,他打进了乡村俱乐部、慈善大会。
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好几家闻名犹太大学将捐赠基金交给他治理。
与此同时,麦道夫专门设定投资门槛,只有被推举的人才能加进。
人们都视他为上流圈的资金治理专家。
二,隔离投资信息。
麦道夫的投资,看起来有很多无法理解的地方。
为什么其他人的利息8%,而麦道夫的利息高达15~19%。
为什么需要两三周才能购买的期权,麦道夫投资却能够处理得如此快。
而这些问题,麦道夫统统都拒绝回答。
他唯一给投资者提供的,就是以假乱真的投资报告和交易笔录。
一旦被问到超越这些内容的问题,就会以拒绝帮对方理财为由威逼对方。
在麦道夫无可挑剔的声看之下,投资者往往会抉择信赖。
纪录片中,有一名投资咨询师抛出自己的迷惘——
「这位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为什么要静静静地替特瑞管钱?
特瑞还向我透露,麦道夫不收他半分治理费」
在高昂利益和虚假名誉的驱使下,所有人都抉择对这些疑问视而不见。
他们无条件信赖这个神。
2021年4月14日,麦道夫在监狱中死往,终年82岁。
按照犹太人的教义,火葬是被绝对禁止的。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为犹太人的麦道夫,不仅尸体被火化。
甚至连骨灰都被存放在法律事务所无人认领。
他的家族拒绝接收他的骨灰。
随着麦道夫诈骗事件曝光,他的家庭分崩离析。
事实上,在麦道夫直率之前,家人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为了避免家人被牵扯,他从一开始就将犯罪行为躲在最阴暗的角落,只让家人参与公司正规运营的那一部分。
甚至连麦道夫被逮捕,也是因为儿子的举报。
但公众的愤怒不会因为家人未参与就消退。
在麦道夫被逮捕之后,很多受害者将怨气转移到麦道夫的两个儿子身上。
「我要他的家人也感受到他们加诸在我们家人身上的痛苦」
他们受到民众永无止境的骚扰,以及媒体展天盖地的追踪报道。
面对道德的谴责,小儿子在媒体面前,公开和父亲割席——
他对我、我哥和我家人所做的一切是不可饶恕的
他对数以千计的人所做的一切,摧毁他们的人生
我怎么也想不通,也永远不会原谅他
我永远都不会再跟他说话了
长子则在事件曝光两年之后,抉择自杀。
他以行动告诉麦道夫,是你将我害死的。
不久后,小儿子癌症复发,很快也离开人世。
很多人质疑,如此重大的罪行,真的是麦道夫一人犯下的吗?
其实,纪录片中对此也有所探讨。
从始至终,麦道夫的骗局有无数次被拆穿的可能。
可在要害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杰弗里皮考尔,麦道夫的「四大户」之一。
作为麦道夫重要的客户,曾多次在公司危急时刻注进大量资金以供周转。
事件曝光后,获利51亿美元的皮考尔成为整个麦道夫的骗局的最大赢家。
为了躲避调查,皮考尔抉择自杀,将所有财产留给妻子。
索尼娅科恩,奥地利银行家。
为了扶助麦道夫渡过难关,她设立先驱基金。
双方积极配合下,各自获得极大的收益。
讽刺的是,最终索尼娅科恩声称自己是骗局的受害者。
在被法院判决无罪的同时,还称她老实守信,廉洁正直。
人们可以为了利益掩盖显而易见的罪行,也可以因为利益迅速撇清关系。
纪录片结尾有一句话——
未来还会不会出现第二个麦道夫?
绝对会有另一个麦道夫出现
麦道夫落网之后没几年,美国就出了一个「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福尔摩斯。
她声称自己发明了一台改变世界的机器,只需一滴血,便能迅速检测出上百项生物指标,从而及时预防疾病。
非常不可思议的技术,却骗得一帮金融大佬团团转。
因为这项发明,她的公司估值高达90亿美元,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年轻的女性亿万富翁。
但仅仅过了一年,她的骗局就被《华尔街日报》 发表的文章捅破。
她也因此跌落神坛。
伊丽莎白的故事先后被拍成纪录片和美剧《辍学生》
几年前,国内也曾曝光一起2800亿的庞氏骗局。
2012年,彭铁创立的小牛资本集团,打着「高科技、无风险、高回报」的旗号,吸引无数投资者进局。
拿着投资者的钱炒房、放贷。
短短六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的毕业生,摇身一变成为掌握100多家公司的投资专家。
彭铁本人,也被媒体誉为「下一个马云」。
借新钱,还旧账。
在这种模式之下,一旦没有接盘侠,暴雷成为必然。
回根究底,还是因为人性的贪心。
麦道夫诈骗事件很像是一则背信弃义的寓言。
这种事情极有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能够彻底哄骗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信赖的人。
而信赖的代价就是被残暴地背叛。
永远不要试图挑战人性。
人们都期看获得零风险的回报。
期待能够逃开生老病死的折磨。
本质上来看,这些都是神话。
惋惜,现实中,神话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