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省长,因痛恨腐朽愤然辞官,回隐后潜心书法,终成一代名家!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甜肃任知县、知州、知府。
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甜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朽,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
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进狱。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
潘龄皋是一位爱国人士,亦是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民国年间闻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
潘龄皋书法造诣颇高,擅楷、行书,小字尤精。结体平正匀称,用笔圆润顺畅,风尚秀美典雅,深受书家好评,可谓“轻柔中饱含刚劲,简单中蕴蓄深沉”。成为民国时期北方闻名的书法家。当时与谭延闿齐名,有“南谭北潘”之说。时津京冀等地商号展面,皆以延请潘氏题匾为荣。坊间亦有“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时人称其书为“潘体”。
展开全文
潘龄皋书法以行书见长,在颜(真卿)字风尚基础上,远取苏(东坡)书之丰腴,赵(孟頫)书之淑美、董(其昌)书之清雅,近取刘(墉)书之深厚,形成了自己的风貌。总体特征是,笔画充足,结字奇侧,章法清朗。其笔法多用逆笔进纸,导墨行笔,笔画显得外柔内骨,点画果敢干脆,干净利索;撇画笔挺而厚重;捺画一波三折而内含筋骨;钩画多方折;竖画行笔时劲健凝重,万毫齐力,收笔时至力量充足时戛然而止,有一种笔止意无尽之感。潘龄皋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特征是上重下轻,左重右轻;上下亲昵,左右宽松;上横不平,偏竖不直。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潘龄皋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在静谧、安详、平和之中蕴含着勃然欲发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