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处死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不开心?杨彪回怼17个字流传至今
曹操和杨修都是三国时期比较闻名的人物,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杨修则是一个恃才放旷的人。
他作为丞相曹操府上的主簿,深得曹植的欣赏和推崇,并在“夺嫡事件”中站在了曹植一方,这也是曹操杀杨修的真实原因。
杨修作为东汉太尉杨彪之子,被狡诈的曹操杀害之后,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在他死后曹操问其父杨彪因何不开心以致消瘦,杨彪回怼17个字却成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这句话就是:“愧无金日磾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后来还被后人简化为成语“舔犊情深”。
一、出身世代簪缨之家
很多人对杨修的了解,都停留于天性孤傲、恃才放旷,殊不知杨修还真有这资本。因为他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有云:“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他的曾祖父杨震一开始便官居太尉一职,可见杨修的身世并不简单。由于其为人聪慧、好学、恭敬,所以长大后深受时人推崇,说他是一个有俊才之人。
大家都知道一般胸怀大才的人,往往都兼具孤傲的品行,杨修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才子,骨子里也有一种不服输的傲气,这也为他的死奠定了悲剧色调。
展开全文
据说当年曹操时期的卞皇后,曾评判杨修:“贤郎盛德熙妙,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宝用无已。”
这阐明杨修绝对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甚至连奸诈的曹操都自叹不如,特别是曹植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这也导致杨修变得更加放浪形骸。
长大后的杨修被推选为孝廉,这也是众多世家子弟当官的优越途径,当年,曹操也曾被举孝廉。后来杨修又改任郎中。这个职位是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杨修在当时社会中,也属于一个大官僚。
后来因为得到了曹操的赏识,成为了其府上的一名主簿,负责掌管曹操府中的文书工作,当时的很多军国大事都由杨修负责草拟。
由于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总能猜透曹操的意图,所以工作起来可谓得心应手,而且还深得曹操的赞许。
二、恃才傲物,惹怒曹操
关于杨修和曹操最经典的故事,恐怕就是“一人一口酥”。当年,塞北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饼,而曹操则在盒子上写了三个字“一合酥”,然后便往忙别的事情了。杨修来到曹操的办公室之后,发现这盒酥饼后拿起来便食光了。
后来曹操知道了便问杨修:“你怎么敢食我桌子上的东西呢?”杨修回答:“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可没有违犯丞相的命令。”
至此之后,曹操便开始厌恶这个自作聪明的手下了,因为杨修是为数不多能够猜透曹操心思的人,这对于曹操来讲却是一个危急的信号。
我们不得不承认杨修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大才子,但有的时候越是这样的人,就越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特别是在他参与曹丕和曹植夺权的明争暗斗后,更是让曹操对杨修厌恶至极,甚至不惜杀之而后快。
三、杨修之死,舔犊情深
曹操得知杨修参与了儿子的夺嫡之争后,痛下决心决定杀死杨修。就这样一代大才子,殒命于曹操的刀下了。
在他死后生性多疑的曹操,并没有想要放过杨家人,于是假模假式的找到杨修的父亲杨彪,表面上是抚慰杨彪,实则是探听杨彪的反应和态度。
由于杨彪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他早已经料到曹操会有这么一手,于是在曹操到来之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之色。
反看曹操则有意试探:“老人家,您怎么瘦了?是不是因为儿子被杀,才会因伤心而茶不思饭不想呢?”官场老手杨彪为了避免惹来杀身之祸,用一个巧妙地回答化险为夷,而这个回答后来则变成了千古名句。
他说“愧无金日磾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
金日磾曾是西汉时期匈奴族的政治家,曾是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他的儿子因为太过于放荡,而在皇帝的后宫调戏宫女而犯了大忌。
金日磾为了保全一家人的性命,不得不忍痛亲手杂宰了自己的儿子。
而杨彪的这一席话,既表达出了儿子犯错罪有应得的含义,也表现出了一位老父亲对儿子的心疼之情。
后来这句话被后人改成了一句成语“舔犊情深”,表达的是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爱。
儿子被曹操杀害杨彪肯定悲痛欲绝,但是为了保全杨家他不得不这么说,曹操听闻这句话之后也十分惭愧,于是杨彪及其家人才免遭一死。
结 语
杨修作为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在民间的风评却并不好,因为人们只记住了他的恃才傲物,而没有对他的才学进行推崇。可以说杨修之死乃时也、命运、运也,也是他的性格缺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