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巴合研到纯外销,枭龙明明性能不俗,中国为何“打死不买”?
从中巴合研到纯外销,枭龙明明性能不俗,中国为何“打死不买”?
歼-7是目前中国空军现役装备中,性能水平最低的国产战斗机。由于其基础性能已经与现代先进战斗机拉开了一代半乃至两代的差距,故该型战机正在加速退役和停止战备值班任务。不过,老旧的歼-7倒是也能被空军部队“玩出花”,那就是每年的“例行式哭穷拜年”。用歼-7战机作为背景向全国人民拜年,被外界戏称为“空军要经费”的“花活”之一。
中国空军的“哭穷式拜年”
当然了,“七爷”究竟老了,必将全部退役并被换装为更先进的国产战机,这对中国空军的整体装备水平来说,有着相当大的提升作用。
歼-7的重要性不容漠视
平心而论,虽说基于苏联早期型米格-21F-13战斗机仿制而来的歼-7,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不那么先进,但这款战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意义还是相当大的。正是通过对歼-7系列飞机长达20年以上的反复研究,中国航空工业才真正食透了部分现代航空器的基本技术,乃至在其基础上逐步尝试改良和自行发展新型国产战斗机。
展开全文
摘用折叠翼的舰载型歼-7J战斗机
回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歼-7曾是中国唯一获得了他国摘购需求的战斗机,为国家赚回了不少宝贵的外汇。甚至在解放军早期的航母计划中,还有基于歼-7改装出舰载机型号的方案。至于说如今中巴合研的“枭龙”系列战斗机,以及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使用的“山鹰”高级教练机,也可追根溯源到歼-7的身上,二者可被视作是歼-7家族的“终极魔改”型号了。
歼-7甚至无法改良至与歼-8类似的水平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基础技术和性能水平,抑或是装备性能挖掘潜力,歼-7的天花板还是太低了。这一点很没方法,究竟苏联的米格-21本就是一款轻型战斗机,有限的机体尺寸和内部空间决定了轻型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具备同中型机或重型机相似的改装潜力。特别是在航程、载弹量、设备容纳空间等方面,歼-7都和现代主流战斗机相差甚远,别说是想达到接近歼-10的程度了,就是升级至与自己同为二代机的歼-8战机后期型的水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解放军果敢不摘购“枭龙”
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歼-7“终极魔改”型的“枭龙”战斗机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战斗力,在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空军中好评如潮。然而即便其外销成果再好,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依旧“果敢不买”,只摘购体量更大的国产中型和重型战斗机。特别是对努力建设“战术空军”的中国空军来说,轻型战斗机的列装空间几乎为零。
用作展品的退役歼-7
当然了,假如是近20年内装备,部分机体状态还较好的歼-7在退役后,也仍有一定的陆续使用的潜力,如翻新升级后卖给一些囊中羞涩的国家,抑或是用于靶机,测试各类国产空对空或地对空导弹的性能。这位已经诞生了近60年的“老兵”,该退下来“颐养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