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戏里戏外的人生
时代不一样了,大家对一部电影的争议越来越大。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只为了挣钱层出不穷的商业片慢慢磨灭了大家对中国电影的耐烦,也让人失往了对中国电影的信心。
好多人在看一部国产电影之前,都抱着成见的心理对待。但唯独这一部电影,在几十年的电影发展历史中依然享有极高的口碑。虽然是二十多年前的电影,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依然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一个极高的水平。他就是《霸王别姬》。
我信赖很多人都看过《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就算没看过,至少也听说过。这部电影我看过两三遍,每次看完都会有很多感慨。
这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换句话说,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爱情还是社会呢?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还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痴迷认真呢?
这部电影太长了,两个半多小时的时长,故事的时间线索横跨了新中国建国前后,他像是在讲一个人也像是在讲一个国家。
整个电影的基调很平缓,甚至带有一丝说不上来的忧郁感,像是南方梅雨季节的阴天,不下雨但是闷人。开头的蒋雯丽饰演的那个风尘女子确实惊艳了我,漂亮里带着些许的狐媚劲儿,我看见她的眼睛明亮似湖水又沉默到湖底,看不见一点阳光。
开头的十几分钟里,我的眼光是随着这位风尘女子转的,我看她走过的这一路,也看见了旧社会的市井生活。
展开全文
我觉得电影里那个从黑白到彩色的镜头很绝,我只是个普通看众,我感受不到陈凯歌想用这个镜头转换表达什么意思,但是我确实被这个镜头吸引住了。一黑一彩的对比,从视觉上来讲给看众的看感是不错的。这似乎是陈凯歌导演的特征,他的电影从感官和视觉上都是很美的。
风尘女子把他唯一的儿子送进了戏班子,因为她很清楚她的孩子在她身边长大是什么情状。"下贱"的出身让同为下九流的戏班子成为了他最好的地方。
结合后面的情节看,我们很难说这是好决定还是坏决定,因为很多事情是很难简单做出好坏的决定,就像这部电影一样,"命运多变"围绕着整部电影,不仅是电影里的人,那个时代就是多变的时代。
小说里的程蝶衣是"一笑倾城万古枯",漂亮到不可方物。我虽然没有看过李碧华的原著,但是通过电影里的画面也能看出,程蝶衣的美已经超过性别,这到底是因为程蝶衣自带的天生漂亮属性还是因为他自己沉浸在旦角里的后天光环加成。
我说不清,就像上一个问题一样,这样的美对于程蝶衣来讲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这份漂亮让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山峰般的高度,这样的成功事业也伴随着他的美貌,两者相互纠缠着。
同样,这样的美貌,也让他受到了很多非人的待遇,张公公,袁四爷,这到底算是看得上还是看不上呢?对于程蝶衣,我说不清楚,我时常在想,假如他没有这份美貌。这后面所有的故事是不是又是另一种结局?他是不是根本就不会爱上师哥?
他的师哥段小楼,从开头他面对京城里人们的看不上与挑衅,用板砖砸头来震慑挑事者,你就能看到他注定和戏班子里的别人不同。
在程蝶衣在那爷面前唱错词的时候,段小楼作为戏班子里的大师兄,为了西班子的利益,他一改往日的和煦与宽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让程蝶衣改了过来。段小楼是个有担当的人,也是个狠角色。
在动荡的年代里,他虽是个唱戏的,但仍然有身段,有底线。你能看出段小楼是个有骨气有担当的人,可怎么就到了最后关头,他舍弃了他身边的人呢?当年他也是冒着杀头的危急,然后拒绝给日本人唱堂会,怎么过着过着在文革的时候又怕了呢?
其实这一切的前面都已经有展垫好了。在电影最经典的那一个镜头:程蝶衣对段小楼说,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时候,就已经看出了答案。因为段小楼犹豫了,面对他情深热烈的师弟,他犹豫了。
我始终认为段小楼是电影里最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他把戏里和戏外分得很开,他能把戏唱好,也能把世道看明白。假如不是乱世动荡,他应该是人们口中活的很通透的那种人。但是生逢乱世,就会身不由己。
那个风流在花楼,在戏院里有担当的段小楼是什么时候死的呢?可能是,袁四爷被审判的那天。他看见了从前尊贵如袁四爷也受到如此打击,他慢慢的搞不清这个世道了。
他知道了,从前旧社会里的一套在这里已经没用了。前半生看过那么多转变,其实他也累了吧。所以在文革时期,他没有从前的担当了,那个宁可死了也不给日本人唱堂会的段小楼已经死了,活下来的只是北京普通人民甚至是被视为"四旧"的段小楼。
段小楼在"文革"中死了,直接带走的是"菊仙"。三个人爱恨纠葛里的女主人公,一个花楼的头牌。菊仙是旧社会的产物,也是旧社会带来的不幸。菊仙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同时也很自我。
在这一点上,其实和段小楼很像。在菊仙的眼里,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她不是一个坏人,从情感在这条走向上来说她应该和程蝶衣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菊仙仍然在程蝶衣最脆弱无助的时候收留了他。
影片里有一个镜头很动人,那就是菊仙第一次抱住了犯毒瘾之后的程蝶衣。老电影的特殊画质,让这一个画面很温存,很动人,让你来不及多想这个镜头背后的深刻含义,你只看见了从哪个漂亮女人身上散发的母性光芒。
最后的菊仙是自杀的。这么刚烈的一个女人最后竟然还是输给了爱情,多么悲伤的结局。我一直以为,菊仙喜欢段小楼和程蝶衣喜欢段小楼不一样,反而像是程蝶衣对京剧的痴迷。对于菊仙来讲,段小楼是她的精神托付,是她和这个世界对抗的底气。
只要段小楼还认她,她不管做什么,不管怎么被别人唾弃,他都不会在乎。她只在乎那个当年接住她的男人。
可是最后连那个男人也开始舍弃她了,她就失往了和世界对抗的勇气,干脆舍弃了。菊仙从一开始就不是个认命的人,她在开始的时候,就不迎合那些无赖的客人。这个女人的刚烈不是遇见男人后的泼辣,那是她与生俱来的不服。
我并不是觉得这个风尘女子有多伟大不平凡,比起那个年代很多敢于流血牺牲的女性来说他并不值得被记住。我只是觉得惋惜,一个烈女最后被爱情杀死。放在现在,这依然是个值得人探求的问题。
而作为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菊仙的存在其实是把看众往现实里拉,她平衡了人物关系的性别走向。同时,她的存在也预示了这部电影的悲剧发生,不平等的关系里是不肯妥协的人,结局注定悲伤。
其实对于主角程蝶衣,我倒没有什么想说的。他的人物特征很鲜明,就摆在那里。程蝶衣真的自始至终都是个悲剧的人物。他是难遇的京剧天才,虽然享有盛名,但仍然生不逢时。他遇见了照亮他生命的光,可是这光却并不属于他。
师哥是大家的师哥,京剧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京剧,就连他从小养到大的徒弟最后也背叛了他。在程蝶衣的生命里,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拥有过什么。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始终是孤立无援的人。可以说陈凯歌导演把程蝶衣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成功,又或者说是张国荣把程蝶衣演活了。
很多人说,程蝶衣这个角色改变了张国荣,甚至很多人觉得张国荣最后的自杀都和蝶衣这个角色有关。确实,在张国荣演过陈蝶衣之后,他演的角色就再无刚出道那时的阳光明朗。这是一个演员的修为和素养。
大家现在提起《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大多数都是感叹程蝶衣对京剧的痴迷,对于师哥的错爱。其实在我看来,这一部恢弘的作品要讲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这些。前前后后几十年的时间线索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从旧社会迈进新社会的转变。
程蝶衣的一生像是一场浮华的黄粱梦,复杂的有些不真实。就像那些年的中国,乱糟糟的一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每次看《霸王别姬》的时候都会感慨颇深。
爱恨纠葛也好,痴迷深情也罢。我每次看完都在想,如若不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是否还会发生?但假如真的是在和平盛世,这样的故事又是否真的动人?
看完了一场电影,就像是听完了一个故事,体验过了一种人生,随着段小楼的一身"小豆子"这个故事就讲完了。好多人觉得最后程蝶衣是解脱了,是他的梦醒了。
但我觉得恰恰是她的梦活了,要不然她为什么要在文革之后还陆续生活呢?久违的舞台让他找到了熟悉的梦,其实你才发现他不是个分不清的人,他只是情愿让自己这样活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