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超级英雄式的“青春片”躲着漫威电影宇宙的终极秘密
能够力挽狂澜的,只能是漫威之父斯坦·李口中“史上最好的《蜘蛛侠》”——《蜘蛛侠:英雄回来》。这部由乔·沃茨执导,汤姆·赫兰德、小罗伯特·唐尼、迈克尔·基顿、玛丽莎·托梅联袂主演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北美及海外市场斩获7.4亿美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票房TOP100。8.3的IMDB评分,93%的烂番茄新奇度,甚至让其与曾一力开拓漫威电影宇宙的《钢铁侠》并驾齐驱。
满满少年感喷薄而出
《蜘蛛侠》就是一部美式“青春片”
作为十五年来小蜘蛛回回漫威宇宙的首秀,《蜘蛛侠:英雄回来》算得上“血统”最为纯正的蜘蛛侠电影。
早在上世纪末,被DC压抑得抬不起头来的漫威,无奈把《蜘蛛侠》的电影版权卖给索尼,才有了后来的《蜘蛛侠》三部曲和《超凡蜘蛛侠》。如今索尼与迪士尼签署协议,看似总在“重启”的蜘蛛侠电影,也在托比·马奎尔和安德鲁·加菲尔德后,迎来第三任男一号汤姆·赫兰德。这位曾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有过惊鸿一瞥的“荷兰弟”,终于在《蜘蛛侠:英雄回来》里挑起大梁,从单打独斗到重回联盟。
展开全文
从一开始,《蜘蛛侠:英雄回来》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漫威的基因。
恋爱之余,也要打怪升级。正能量满满的彼得·帕克,是钢铁侠的高足,怀揣着挽救世界的伟梦,却总在做“扶老奶奶过马路”的“邻家超级英雄”。偶然间发现反派秃鹰,小蜘蛛证实自我的机会来临,也开始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过程。在溢满生活情调和笑料的《蜘蛛侠:英雄回来》里,笑起来少年感爆表的荷兰弟,演绎出了蜘蛛侠的呆萌、可爱又元气满满,他的话唠中二和爱自拍,都让人会心一笑。
看吧,总是“苦大仇深”的超级英雄片,被《蜘蛛侠:英雄回来》演绎得如此欢脱。
从线性链条到网状生态
回看具有乘数效应的“电影宇宙”
不过,倘若把《蜘蛛侠:英雄回来》简单理解为校园冒险,又太过肤浅。电影中蜘蛛侠的人生导师,是小罗伯特·唐尼出演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这位教父一般的人物,是《复仇者联盟》的leader,以其为主角的《钢铁侠》,则在2008年开风气之先,成为了漫威电影宇宙的开山鼻祖。
因此,把《蜘蛛侠:英雄回来》放置在漫威电影宇宙中看,才会发现其中深意。
漫威英雄交叉出现、彼此搭戏,其好处显而易见。超能力不同,赋予了超级英雄们特殊的识别力和标签,不至于产生审美疲惫——美国队长是根正苗红的美国主旋律人物,钢铁侠集冒险家、发明家、花花公子和亿万富翁于一身,雷神是“天神下凡”的存在,蜘蛛侠则是阳光温热又正义在怀的中二青年;彼此搭戏,又让每一位超级英雄有了或强或弱的戏剧冲突,既能推动情节,又能构建浩大的时间线和世界看。
随着展垫加深,超级英雄们彼此交集将愈发频繁,最终共聚一堂,其组团打架的调侃,其实是百川回海与万法朝宗。在《蜘蛛侠:英雄回来》中,除了钢铁侠担任人生导师,美国队长竟然也变成高中电视教诲里的老学究,令人捧腹。
与续集生产不同,颇有特色的漫威电影宇宙,把电影之间的线性逻辑,变成了网状结构,每一部新作,都是绚烂银河的一颗星辰。单独的超级英雄品牌,也在一环扣一环的看影体验中,完成了品牌的叠加与放大。可以预见的是,在《蜘蛛侠》续集和《复联3》里,蜘蛛侠会与美国队长有更多互动。
当然,擅长埋梗、善玩彩蛋的漫威,也在无时无刻强化追剧般的看影体验,增加影迷的看影黏度。
类型片的反套路之路
超级英雄片多元风尚的杂糅与进化
反套路的尝试,则是漫威电影至今不衰,甚至以16部电影创下100亿美元票房的秘诀所在。尽管在角色成长的价值内核上有颇多相似性,但漫威总在觅觅看众的H点包装,其多元化的影像风尚,并非是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擅长风尚混搭的漫威,试图在每一部新作之上做出突破和改变。如《美国队长1》有着二战电影的质感,《美国队长2》则强化了谍战元素,《银河护卫队》有搞笑与太空歌剧的卖点,《蚁人》则洋溢着家庭温情风,至于《蜘蛛侠》的校园青春气息,也是漫威电影宇宙的“前无来者”。
就这样,不拘泥于简单粗暴的视听轰炸和感官享受,漫威完成了类型片的风尚杂糅和反套路。
搭乘PGONE的嘻哈快车
灵巧宣发策略助力“票房收割机”
#万磁王#超级话题被PGONE粉丝占据,导致了漫威粉与rapper粉的互怼,甚至惊动了迪士尼总部……不管这口水战是炒作还是确有其事,至少也强势带来一波话题。《蜘蛛侠:英雄回来》由此而来的关注度,或许也只会升不会降。
就这样,《蜘蛛侠:英雄回来》在上映首日,拿到了超过55%的排映空间。同属漫威电影宇宙,也在今年上映的《银河护卫队2》,最多也不过44%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