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案例解析|4个B端改版设计必须知道的注重事项

案例解析|4个B端改版设计必须知道的注重事项

misa2 03-26 4次浏览 0条评论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产品时常需要通过合理的改版设计来达成相应目的,那么OA产品假如想做好改版设计,需要考虑到哪些方面?可能你需要深挖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做好用户引导的设计预案。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体会分享,一起来看一下。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产品时常需要通过合理的改版设计来达成相应目的,那么OA产品假如想做好改版设计,需要考虑到哪些方面?可能你需要深挖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做好用户引导的设计预案。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体会分享,一起来看一下。

前序

现在,数字化转型成为了热门话题,B端产品体验开始受到重视,产品设计也在适应时下的潮流,推进改版升级。最近OA产品上线了全新改版的首页,整个页面转变非常大,视觉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产品设计问题。

今天就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不方便放图,大家耐烦阅读)。期看大家能够在以后的改版设计中避免同样的错误。

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依据我个人的体验,结合KANO 模型,我对新版本的功能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全文

总结下来,就是产品的必需需求不足,导致整个首页对用户的价值不大。我来一一分析下核心的业务功能:

1)无差异需求——我的日程

(无差异属性: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称心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经过测试,发现“我的日程”可以展示预约会议和发起会议预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预约会议的场景很少,大多数都是暂时发起的在线会议。作为研发岗员工,即使有预约的会议,大都是近期会议,数量有限,做好提前沟通即可,无需日程笔录。另外预约的会议在内部即时通讯工具中会有相应的提示,我不需要专门到OA中查看。

因此大多数场景下,“我的日程”基本处于空状态。所以有没有这个功能,不会影响我对产品的称心程度。

2)必备需求——我的待办

(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称心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称心度会大幅降低)

按照首页提供的信息,“我的待办”中接进了各种系统数据,但是不知道是技术原因还其他原因,新版系统上线以来一直处于空状态。考虑到最近确实没有待处理的事项,我觉得倒也正常,当时就没在意。

后来为了写这篇文章,需要更深进的了解产品,我点击了“查看更多”的链接,发现页面中竟然隐躲了很多的未读信息,包括我在老版本中关注度很高的公司发文等。为了查看这些信息,每次我都需要返回老版本。

3)魅力需求——我的学习

(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需求。假如不提供此需求,用户称心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称心度会有很大提升)

“我的学习”模块内容比较丰盛,包含了个人学习的统计信息以及推举的学习内容,信息比较直看,可以一键触达。产品的设计逻辑没什么问题,符合全员学习的业务导向。

有了这个模块后,员工可以通过主动学习获得业务能力提升。只不过这个模块对于内容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能够真正的称心用户需求。不过当前的落地效果并不好,一方面内容没有依据用户的岗位角色,推举相应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员工工作很忙,根本没有额外的精力往搞学习,所以我从来没有点开过(真的很抱歉~)。

以上3个模块占据了页面绝大部分空间,但是对于我而言,提供的信息并没有太大价值或者没有发扬应有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OA产品的目的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产品定位应该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工具。一方面让组织信息能够高效地传递到基层的员工,例如公司新闻、治理制度、人事变动、信息查阅等。另一方面扶助员工高效地完成办公流程。例如考勤笔录、工时填报、费用报销等高频功能。

这其中需要一些高频转变的信息,吸引用户进进系统。例如公司新闻,行业动态、行业研究等,培植用户习惯,提高用户活跃度。否则每次进到系统中,页面信息没什么转变,时间一长,用户就不再会打开系统了。

所以需要深挖用户需求,才能提升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二、全新改版升级,引导很有必要

假如新版首页无论是页面框架、内容设计还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转变,用户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产品设计需要通过功能引导,扶助用户尽快地熟悉新产品。

新版OA首页升级后,只是通过弹窗的形式给出了简要的升级阐明,对于用户了解产品并没有太大的扶助。

好消息,新员工门户上线啦~

1、统一登录认证进口

2、跨越业务系统边界

3、人性化的功能编排

4、不一样的用户体验/视觉效果

好消息,新员工门户上线啦~

1、统一登录认证进口

2、跨越业务系统边界

3、人性化的功能编排

4、不一样的用户体验/视觉效果

而B端产品用户缺少探索精神,特别是非核心的工作产品,用户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学习研究低频功能如何使用。

例如,在新版的功能导航中增加了“通讯录”进口,老版本中没有这个功能专门的进口,只是在OA在线人数统计中有个功能链接,点击后可以查看公司的组织结构及人员。我始终没有将“通讯录”功能与老版本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就从没有主动点开过。当我想要查看组织结构的时候,都需要返回老版本。

前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打开了首页操作指南,才知道通讯录就是从老版本升级过来的,瞬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以对于全新的改版升级,重点功能的迁移或者升级,摘用步骤方式的新手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角色权限必须要考虑

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公司而言,OA需要面向各种用户角色,而不同角色的需求差异可能非常大。设定用户权限可以起到简化内容、提高用户效率的作用。

新版导航功能细化了菜单的颗粒度,例如老版本导航中只有工时系统一级进口,新版本中则将“工时填报、工时审批、工时分析”等二级功能直接展示在导航模块中,可以直接链接到对应的子功能页面,用户效率更高。但是这样的设计也增加了导航功能的数量。

由于整个OA系统没有进行菜单层级的角色权限区分。没有相应权限的人员也会看到所有功能菜单,细化的颗粒度反而变成了骚乱信息,对用户的效率又产生了负向影响。

所以最近的迭代版本中,功能导航新增了访问笔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缩减用户的抉择领域,弥补权限掌握的缺陷。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构建基于用户角色的功能权限体系,实现功能菜单的权限掌握,保证系统的完全性。

四、业务重要,用户体验也很重要

大量信息聚集展示时,Tab分类是我们常用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有序显现,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息的复杂程度。

在新版导航功能页面中增加了不少新的功能进口。于是导航模块分为了“常用功能“、”综合”、“人力”、“财务”、“销售”、“产研”、“交付”、“摘购”、“工单”9个标签,基本覆盖了公司业务的全流程,也是符合7±2的原则,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设计只是忠于业务显现,却漠视了用户需求。对于研发岗员工而言,销售、产研、摘购、交付等功能基本用不到。将这些内容展示给所有用户,只是增加了信息的复杂度和用户的记忆成本。

比如刚开始使用新版OA填报工时,我只能挨个标签查找功能进口。后来用的次数多了,我就记住了功能路径。不过至今我也无法理解工时填报为什么回属于“交付”标签。

总结

以上就是从个人用户视角出发,对产品设计的总结,属于纸上谈兵,必然会有偏颇,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改版设计历来都是重大的产品迭代,需要做好足够的需求调研和设计策略推导,才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当然作为企业内部的自研产品,由于无法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会面临着各种困难。例如没有专门的产研团队、迭代周期长、用户角色多、需求复杂等。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也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产品设计从来没有唯一的准则,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努力和平衡中完美、成长、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设计师也会得到进取。

专栏作家

子牧先生,公众号: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体验设计师。8年互联网行业体会,擅长体验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论、交互设计研究。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隐藏日程
【高百】现场治理三大工具准则化目视化和看板治理3 养猫后的三大转变,只有铲官能明白养猫前后的转变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