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80公斤炸药,2000多个钻孔的“桥坚强“,让“伪专家们“汗颜
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
为了解决跨水、越谷的交通问题,桥梁应运而生,其最主要的功用就是供铁路、道路、行人跨越阻碍。作为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桥梁上部平稳,下部坚实,高悬低卧,形态万千。山野岩壑之间的桥梁古朴雅致,使山川增辉;闹市街衢之中的桥梁造型精致,巧夺天工。风吹雨打也罢,烈日霜冷也罢,作为城市重要的构筑,它们沉默地度过了无数的光阴,扶助车马行人飞津济渡,刻上历史的烙印。
中国山河纵横,地域广泛,受地理、人文特性的影响,北方平整的中原地区多有宽坦雄伟的石桥,桥面宽敞,供马骡大车等运输物资的车辆往来。桥下拱形,便于往来船只通过。
西北山高险峻之处,河水激流,不便堆砌桥墩,因此多用圆木、藤条等山区易得的素材,建造木梁桥或是吊索桥。南方河流较多,水势平缓,不比北方水势起伏浩大,因此桥梁也相对秀丽纤细,石桥、木桥、藤桥皆有,体量不大,显得灵巧轻巧。
水景离不开桥梁的交相辉映,在多年的历史积存下,桥梁素材得到了扩展,建桥技术也得到了革新。在汉朝时,梁桥、索桥、浮桥、拱桥四类基本桥型已经产生,在此基础上发展发明出石墩桥、尖拱桥、漫水桥、十字桥等桥型,悬崖峭壁间的栈道、飞阁都是在桥的概念下发展出的特殊建筑形式。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集四大基本桥型于一体,衍生出"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特殊风尚,一里长桥一里市,桥上店展林立,桥中设有浮桥,不难窥见桥梁在人文、经济、交通方面发扬的浩大作用。
展开全文
沟通两岸,基建匠心
我国不少桥梁极负盛名,成为景点特色,写进诗歌文赋,但在四川简阳,有一座大桥以"坚强"的标签闻名于世,它就是最"委屈"的大桥——四川简阳沱江大桥。
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素有"天府雄州"之称,战术地位极佳,"密迩锦城,西控巴陵",被誉为"蜀都东大门"。简阳踞沱江中游,沱江自北向南横穿简阳,将简阳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于沱江水势汹涌,跨度较大,每每建起的桥梁都会被大水冲走,危急系数极高,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后,东西两岸并没有摘用桥梁连接,行人往来都是依靠船只运输。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沱江作为一条天然的分割线,将东西两城分开。两城发展程度不同,两岸交流多依仗国道318线简阳段的轮渡运输,西城发展繁华昌盛,东城却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一格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多方商量下,简阳沱江大桥的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沱江大桥始建于1967年,全长590米,主桥是悬链线双曲拱桥,引桥为圆弧线双曲拱桥。由于从前的桥梁轻易被水冲走,在建造设计沱江大桥时,设计师们格外注重桥梁的稳定性。因此,虽然沱江大桥外形不甚美看,但其牢固十分,实用性极强。
沱江大桥改变了简阳五桥的历史,建成了东西两城沟通的桥梁。自其通车后,318国道畅通无阻,展就了四川和简阳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1996年,在刚需下,沱江大桥进行了加宽改造,2006年,又进行了加固措施。这座大桥稳稳的伫立在沱江河段,见证着简阳的繁华强盛,纵使带上了历史与岁月的刻痕,但它却没有丝毫动摇,直到2008年,天灾降临在四川汶川。
灾祸轮至,大桥不倒
四川位于地壳交接处,地壳运动频繁,2008年,汶川地震对于四川带来了极强的震感,无数建筑纷纷坍塌,这座有着四十年历史的桥梁上也出现了一丝裂痕。震后,省政府对于基建设施和民用建筑都进行了安全检查,简阳市政府也即刻派出专家对沱江大桥进行排查,在专家的评估下,沱江大桥作为危桥,得到了批准拆除的指令。
380公斤的炸药,2000多个钻孔,一切预备措施妥当后,无数简阳人纷纷前来围看这一历史性工程的爆破,目送老沱江大桥的离往。随着一声巨响,沱江大桥的轮廓隐躲在纷飞的灰霾中,但在烟雾散往后,布满沧桑刻痕的沱江大桥巍然不倒,仍稳当地屹立原地,除了安置炸药的地方有些损毁,其余部分依旧完全。
经历了地震、爆炸却依然不倒的沱江大桥,让专家们纷纷汗颜,不少人戏称那些所谓的老道专家是"伪专家",亲手损坏了原本无碍的老桥,沱江大桥也因此获得了"桥坚强"的称号。
作为史上"最委屈"的大桥,纵使沱江大桥向众人证实了上个世纪过硬的建桥技术以及自身的高质量,但在考虑到桥体根本已经受损,只得进行第二次爆炸拆除。数日后,随着第二声爆炸声响起,沱江大桥终于被彻底拆除了。
与如今一些"豆腐渣"工程相比,老一辈的"良心制造"无疑让人激动不已。承载着简阳人民记忆的老桥消失,新的沱江大桥拔地而起,期看新桥可以继续老桥的"桥坚强"之称,托起简阳人民的期待,陆续它的使命。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