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统治下的社会状态,元代文学思想形成之历史背景
元代时期蒙古人以强大慓悍的武力,进主中原,并摘用高压的奴化政策,将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种,将南方汉人列为最卑下的族群,同时在社会阶级上,也颠覆了以士人阶级为重心的传统,即如
,皆可清楚地了解,汉籍读书人被强烈贬抑,不仅科举无路,精神上亦遭践踏。读书人的处境,由宋代的重儒,急转而为元代的轻儒,社会的尊严地位尽失,"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进路亦阻绝,其茫然、苦闷、失看的情绪是可以想见的,面对铁蹄下的不公不义,无论是贩夫走卒,或者士人阶级都必须找觅一个出口,来安置已经饱受残害的灵魂。
蒙古人
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与矛盾中,人们终究会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蒙元统治下的社会状态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也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特殊的时代。"元代"之得名,始于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当时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取《易经》"大哉干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其后八年(1279年),进而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元王朝,结束了长期南北相持的分裂局面。蒙古族进主中原,元代社会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
展开全文
(一)疆域辽阔,经济繁华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在蒙古立国和发展过程中,蒙古民族凭借着自己的勇猛谋略,先后灭金灭宋,使统一中的中国版图空前辽阔,雄跨亚、欧两洲。
元朝扩大时期版图
事实上,元代是继汉唐以后,另一个大一统时代,而实际统治的地区,则较汉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家的统一,为日后的经济繁华奠定了基础。蒙古族虽然一直是游牧民族,在进主中原后,也曾一度有人提出"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对中原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
但一些有高识远见的蒙古贵族,还是意识到农业和商业的重要性,摘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刊行《农桑辑要》颁发各地,并且每逢工程开工,必"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为之倡",自上而下,大造声势,使元代的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农桑辑要》
在商业方面,元代政府也是大力扶持,"以功利诱天下",即与传统的"重农抑商"、"崇义黜利"的政策不同。而正因为统治者崇尚功利,使社会中传统的轻商看念,便有所转变。
终元之世,商人反常活跃于业界,“看南方回附以来,负贩之商, 游手之辈,朝无担石之储,暮获千金之利。 ”被认为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当时的大都,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马可波罗描述大都的情状说:
言辞之中,布满了赞颂与羡慕。此外,北方中原地区的涿州、真定、大同、汴梁、济南、太原、平阳和南方的扬州、镇江、建康、平江、杭州等城市,各城的经济都十分活跃。关汉卿〈杭州景〉套曲,所描绘的杭州,也是"百十里街衢整洁,万余家楼阁参差。"交通四通八达,中外交往十分活跃。
东海沿海的上海、温州、泉州、广州等地,被辟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而这些商业港都,皆大量刺激了元代经济的发展。
元朝时的贸易口岸
(二)民族压迫,政治藐视
元代由于是少数民族进主中原,民族关系问题一直是终元一代无法摆脱的困扰,而民族压迫尤显严重。这集中体现在"四等人制"上,元代统治者将全国居民按民族、地域,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种等级,政治上的待遇各不相同,由高而低,泾渭分明。
蒙古明确规定:汉人不得担任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诸职。这种规定一直到元代中业以后,才略有改看。这种民族藐视政策,给代表为仕的汉人、南人,造成了极重的心理负担。如有"元诗四大家"之称的虞集(1272-1348年,字怕甥,号道园,又号劭庵,人称劭庵先生),虽在朝中做官,却因其"南人"的身份,处处受制,饱受倾轧之苦。
虞集画像
许多法令也带有明显的藐视汉人倾向,汉人、南人在蒙古统治下,在几乎失往尊严的情状下,艰难而疲惫的谋求生存。
赋税制度之制定,亦是民族压迫的另一种表现。简言之,该制度就是北方统治者在经济上,对南方地区的残暴掠夺,各种商税课额日增月涨,并在日常赋税外,复有所谓"科差",巧取豪夺。蒙古贵族几乎成为不劳而获的硕鼠,肆意侵吞南人的财物。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
然而"南人"的生活,却因充裕而贫困,以致造成"贫极江南,富跨塞北"的畸形局面。推翻元代的势力,最初形成于南方,就与这种因政治藐视和经济掠夺,而造成的仇恨心理有关。
(三)儒学丧尊,文士失势
蒙古民族由于一直生活在零散的部落之中,其思想与汉人许多不同之处。进元之后,虽然历经一段很长的汉化过程,但元代的思想界仍与宋代有很多相异之处。
譬如儒学,一向是作为官方哲学,推衍到国家的意识型态中,但儒学内涵中的自律与内敛,却和蒙古民族特有的豪放与张扬的性格,有着一种天然的隔阂,这就决定了元代统治者,必然对作为统治哲学的儒学,持有相当的保留态度。
学习儒家文化
一方面从国家的型态上,有所抉择并保留一部分儒学思想,以便稳固自己的统治;一方面又用自己文化中的异质色彩,冲淡传统儒学的影响。终元一代,儒学其实已呈式微之势,儒生的地位也随之而降。郑思肖《大义略序》卷一载,他将元代十种等级的职业分类,"儒"排第九,仅居"乞丐"之上。儒生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窘境,汪元量作于元代的〈自笑〉诗云:“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
虽是自嘲语,却也隐含辛酸。同时,使儒学本身处于一个继续不断的动荡的状态以及衍变的过程中。回溯春秋战国之时,儒学曾经历了首次钜大的裂变,由其自身隐含的矛盾,因而一分为八。
这种裂变,使儒学中的异端因素得以张扬,同时也使儒学的内涵,变得更复杂多端。元代思想界的情状,固然不同于春秋战国之时,但也是处于一种躁动与兴奋之状态。如浙东儒学的代表人物王祎,就认为自宋代以来,江西的"简易之学"、永嘉的"经济之学"和永康的"事功之学",同属"圣贤之学"之列,即表明了正统儒学内在的变革因素。
而这种扩充后的儒学内涵,实际上与传统本位意义上的儒学,已有一些明显不同,甚至有不乏分歧之处。有些儒者,如元初的郑牧、元末的杨维祯等人,更是以儒学异端的面目,出现在思想界。由于儒学的这种动荡局面,意味着传统儒学的部分落失,而这种情状,又必然会对整个意识型态,造成极大的影响。
杨维祯画像
在宋代受到尊重的文士,进元后也处于同儒学一样尴尬地位。在宋代确立文士价值的重要途径——科举考试,在元代却废立无常。元科举定制于仁宗皇庆二年,即延祐元年(1314年)乙卯始开科,距宋代已近四十年。
科场三年一开,至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科举即罢,前后共二十年。再于至元五年(1339年)诏复科举,总数不过二十次。即使实行科举,对四等国民也区别对待,分榜考试,然有真才实学者,多不屑应举。汉族文士处处受制,倍感功名的失落和前途的渺茫。许多文士长期沈沦于社会底层,于是文士与平民的接触,于是形成一种必然的趋势。
古代科举
另外,有不少文士正是以"书会才人"的身分,走上了戏剧创作和演出的道路,他们一方面了解普及民众的人生看念和审美情趣,一方面又以独立和自由的身份,反映出自身的思想与情感,把元代文学从宋代文学沈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跳脱出来,代之以一种亲切、自然、随和的面目,显现在世人面前。而元代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发展形成,日益蓬勃起来。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发达史》
《元史》
《逊志斋集》
《全元文》
《始丰稿》
《马可波罗行纪》
《全元散曲》
《东皋先生诗集》
《中国历史纲要》
《二十二史札记》
《元诗史》
《元朝简史》
《叠山集》
《四部丛刊续编》
《大义略序》
《铁函心史》
《王忠文公集》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