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扬州庭院更有文气—【生态园林城市】扬州行见闻
扬州的园林像散落的珠玉,串联起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脉络。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当时,由于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造园。据说,当时扬州城内有200多处私家园林。至民国时仅存残破的60多处,文革后期约存30多处。这些留存的园林都很有特色、秀丽多姿。
近年来在古城保护利用中,老城区和近郊新建了100多座私家园林,给扬州庭院艺术增添了新活力,引起了广泛关注。东关街167一7号的“祥庐”,被央视报道。栖凤会馆、滴翠园、梦溪小筑、诚园、明咏园、梅庐、逸园等,成为扬州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私家庭园,改良了人居环境,留住了传统文化,美化了城市肌理,构建了城市新风貌。
随着建造私家园林之风的兴起,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于2015年8月应运而生,这是扬州市文联旗下的又一支文艺轻骑兵。从此扬州有一群庭院艺术专长的人,汇聚在这个平台上,对庭园艺术开展研究、展示、宣扬、交流、妥善…
庭院艺术研究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扬城庭院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华,做了大量工作。2022年7月研究会进行了换届,市文联主席姜师立先生足够肯定了研究会取得的成果,并要求研究会加强研究、提高层次,在打造雅致、立体、富含扬州特色的文艺综合体上下工夫;庭院艺术要与文旅合成,增添非遗特色,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要在研究古代园林、庭院艺术基础上不断创新…
展开全文
新一届研究会领导成员积极响应,扎实推进,开展了交流、研讨、妥善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新春佳节刚刚过往,阳历2月1日,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的专家一行十余人,开始了《生态园林城市》扬州行活动。
首站来到了江都区“世纪豪园”小区。
强大物业公司吴经理热情招待并介绍说:过往小区治理矛盾很多,有乱搭建的、种菜的、有不愿交物业费的。后来有一些业主提升庭院环境,物业顺势引导,通过造园、塑景,业主们得到了美的享受。
如蔡业主家北侧石景如画、罗汉松树型有诗;南侧盆景禅意出俗,地面典雅趣丰;东侧十多平米菜地取缔后,造就了精致喊绝的一组路景。
再如陈业主家东侧,建成了一座很美的江南园林。流水的石山、舒适的六角亭、曲折顺畅的小路等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么好的环境,让有些业主原本还有乱搭建想法的,也主动舍弃了。
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的专家们对5家庭院及3条路巷建设给予了肯定。山水园园林公司严金龙、花石匠园林公司周启宏、叠石专家仲维军,以前曾来小区指挥建设,本次巡访中也提出了一些养护不足、树种不搭、山石远近大小不搭、文化气息尚显不足等方面的改良意见。
在江都仙女镇东部孔庄,专家们肯定了郊区改造的成果,对如何美化环境提出了意见。特殊赞赏了路边一饭店门前的一组石景,构成了错落有致的点石成金效果,成为了该店该路的示范引领景看。
作为研究会顾问的一级作家、扬州市政府特聘的文史专家,韦明铧感慨地说,扬州古城具有园林城市的美名,当代扬州人有责任接力前行,把庭院、道路、广场建设得更有文气,更有美感。
副会长曹阳表达,今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审,我们就应该走进街巷,走进小区,走进乡村,为漂亮乡村、漂亮城市建园造景,奉献更多的研究和建设成果。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曹阳副会长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