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打假(4)-揭露《扬州十日记》不符合清初扬州府官署衙门篇
导言
如今网络上大肆流传关于“扬州十日”这些野史,比如《扬州十日记》就把无数历史小白洗脑的“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细读具有代表性的野史《扬州十日记》全文内容更是思维紊乱,自相矛盾,造假水平劣质不堪。下面我本着历史是科学,科学是严谨的态度,拿出本人的研究成果,从明末清初扬州府城池面积,人口转变,经济发展水平,科举和目前考古报告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来打假这些毒害国人的百年野史,尽量做到让普通读者能轻松看懂。
按照《扬州十日记》等野史记载,城池沦为一片废墟,下面必须探求几个问题。
1. 城池没了,扬州府这么多官署衙门和附属机构怎么在废墟上运行?官署是需要依托城池的。扬州府城内的衙门还挺多,主要有4个衙门,分别是:两淮巡盐察院署、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扬州府衙、江都县衙。
2. 扬州府城假如被清军荡平了,凭借地方短期内是建不起来的,假如重新打造城池,第一步必须向朝廷申报重建事宜和经费划拨,当时扬州地方工作重心应该先忙着重建新府城才对。
3. 因为没有城池,所有官署机构没地方办公,唯一可变通做法只能暂时移驻下辖县借用其他衙门场地来办公。
4. 加上城池人口被杀光,经济没法正常运行,官署衙门长期办公天天日常开销怎么解决?
历史事实真相
1. 清朝扬州城池是百分百继续明朝城池,扬州明清同城,清朝只是鸠占鹊巢,因此今天扬州古城区是明朝留下的遗产。不存在野史中的荡平城池,沦为废墟。
2. 由于扬州府城池被清朝百分百继续,所以没有向朝廷申报重建事宜和经费划拨的任何记载;假如重建城池,这属于大工程,会涉及很多问题,从朝廷到地方不可能不记载。
3. 扬州府官署衙门从清军占据扬州后都是正常办公,没有任何移驻借用其他衙门场地来暂时办公的记载。
4. 扬州府从清军占据扬州后,很快府城的社会活动和经济运营都是正常的,恢复的很快,不存在空城没有人口的可能。
清初扬州府官署
清军占据扬州时间为顺治二年(1645年),占据之后不多久清廷就派驻了大量官员到岗任职正常办公。下面我从官修历史中提取的一部分重要官署机构的官员名单。
1. 分巡兵备道和知府
展开全文
明清《扬州府志》
2. 知州
明清《扬州府志》
3. 清军同知
明清《扬州府志》
4. 江防同知
明清《扬州府志》
扬州盐政衙门
1. 扬州盐政衙门,正确点喊“两淮盐政衙门”,因为常驻扬州,因此人们喜欢称唤为扬州盐政衙门。很多人误以为扬州盐政衙门只是一个单独的衙门,这么理解是不太正确的,正确阐明指的是设置在扬州府治理盐务的所有衙门的总称。
2. 为什么是衙门的总称?因为处理治理盐业设置2大衙门系统,分别是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最高官员分别是两淮巡盐御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运使(简称两淮盐运使),这可是清朝一等一的大肥缺。这两个衙门的分工各自不同。职责如下:
(1)两淮巡盐察院署职责:“巡视两淮盐课,统辖江南、江西、湖广、河南各府州县额引督销,察照运司、分司及各场灶、官丁、亭户,严行卫所、有司缉捕私犯”。
(2)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运使职责:“两淮盐运使掌理两淮盐法,严察场灶户丁,稽核派销斤引,速征纳,疏积壅,兼辖行盐地方该管州县,兼管下河水利,凡盐场火伏、缉私营兵暨各委巡备弁兵役并各处盐义仓谷,俱回钤束”。
3. 两大衙门谁地位更高?
两淮巡盐御史虽说没有品级,但由于和皇帝关系更近,因此隐含地位更高些,待遇也更稳定。
(1)两淮巡盐御史,无定品,属于皇帝特派钦差专员身份,除原官俸禄外,另外享有养廉银5000两。
(2)两淮盐运使,官品为从三品,也属于高官了,享俸禄薪银130两,心红银40两,养廉银初为6000两,后减至2000两。
4. 扬州盐政衙门,掌握旗下两淮几十个盐场,治理两淮地区一切食盐生产、运销和税收等事务。因此扬州成了盐商和盐官集中聚集地,使得扬州成为中国盐业的中心,成了中国财富聚集的地方,因此扬州盐业号称富可敌国,富甲天下。除此之外,扬州还掌握6省盐区(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并且这6省都是清朝消费市场的人口大省。
5. 大家都看过《大明王朝1566》,剧中由掌印太监吕芳负责主管的织造局,派下往的杨金水在地方上能让巡抚、布政使都忌惮三分,虽说电视剧中人物是虚构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代表皇家,属于皇家事务的机构在下面往往都比较豪横,飞扬跋扈。
6. 扬州盐政衙门就是属于清朝皇家内务府,属于皇家事务,乾隆33年爆发《两淮盐引案》之前,扬州盐政衙门比电视剧中明朝织造局要豪横的多。因为织造局只是负责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生产。扬州盐政衙门却捏住了皇帝的国库,背后有浩大的利益集团,并且垄断的盐能影响社会稳定,人不食盐是不行的,盐价高了也不行。所以早期两淮巡盐御史不一定把两江总督放在眼里,在爆发乾隆《两淮盐引案》之后,乾隆皇帝对扬州盐政衙门的豪横进行了约束。回纳一下清晚期太平天国之前扬州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豪横,这里算是清朝全国经济腐朽,官商勾结的重灾区。
7. 清军在顺治二年(1645年)占据扬州之后,当年就恢复了扬州盐政衙门的运营,随即就派驻了盐政官员进驻。
(1)两淮巡盐察院署
明清《扬州府志》
明清《扬州府志》
(2)两淮都转盐运使司
明清《扬州府志》
总结:
1. 清军占据扬州当年就派驻一整套官员进驻扬州城内,阐明扬州城池功能,人口,社会活动都是正常的;城池没了,这么多衙门怎么办公?人口没了,派驻这么多官员来管谁啊?
2. 扬州盐政衙门可不是一般的机构,搁在今日话说类似“国家财政部”+“央行”的概念。和国家经济发展亲昵相关的,落户在某个城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立这个部门表达清廷把扬州作为国家首位经济中心城市来定位的。假如按照野史记载,扬州沦为一片焦土,废墟,那盐政衙门还怎么开展这么重大的经济工作?
3. 从这么多官署衙门正常进驻可以看出来,清军占据后的扬州城压根就没遭遇什么破坏,鸠占鹊巢立马对接恢复了经济生产,只需要派驻新官员接手治理就行了。那些野史描绘出的结论都是不符合历史基本常识,都是荒唐的虚构造假。
参考文献:
《两淮盐法志》
《扬州府志-雍正》
《扬州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