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现实 - 亚德里亚海上空红色的风:《红猪》背后的故事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熟知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国外军事中心”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小哥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公众号,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未经答应,谢绝转载
本文是诸神的黄昏公众号农历鼠年的最后一次更新,作为主理人在此向各位订阅者致谢,并祝大家在牛年豪气十足终不变,一犁耕遍万园春。
近日在电视里重温了宫崎骏老爷子导演,上映于1992年的动画片《红猪》(红の豚)。
这是吉卜力工作室所有出品中少有的家庭题材作品,主角罗素(Rosso)是一战中意大利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但却被施了魔法变了一头猪
“猪”这个符号是一种隐喻,指战争中被异化的人,以及背上了诅咒的梦想与热爱。“翱翔”其实是宫崎骏本人的梦想,对飞行器的热爱与极尽能事的显现,也贯穿了他每一部作品,从《风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一直到《起风了》,再没有第二人比他更沉迷于各种飞行器的想象与设计,而《红猪》更是体现他飞行情怀的登峰造极之作,片中亚得里亚海的赏金猎人和空战对决,更像是男人之间施展勇气、表演飞行艺术的魔法游戏,令无数男性看众醉心不已。
关于本片剧情的人文人生分析网络已经很多,而这次将遵循本号的宗旨,讲一讲片中登场飞行器考证及当时时代背景下关于航空飞行的风云往事
Porco Rosso座机释疑
主角红猪(Porco Rosso)所驾驶的飞艇依据设定为1921年北意大利水上飞机公司(Società Idrovolanti Alta Italia,简称SIAI)为参与施耐德杯飞行竞赛所制造的SIAI S.21。SIAI在1915年并购萨伏伊飞机制造公司(Società Anonima Costruzioni Aeronautiche Savoia),因此也称为萨伏伊(Savoia)。
展开全文
国外模型厂商Fine Molds出品的同款1/72板件
施耐德杯就是国外航空爱好者雅克·施耐德(Jacques P. Schneider,1879-1928)所发起的施耐德杯水上飞机飞行竞速赛(Coupe d'Aviation Maritime Jacques Schneider,或Schneider Trophy),各参赛机以15分钟为间隔依序出发,围绕三角形航线飞行350公里,依平均时速分高下。
雅克·施耐德
此飞行竞速赛自1913年至1931年共举办十一次,为当时国际航空界的知名赛事,常吸引众多看众围看。18年间施耐德杯冠军的平均时速亦由首届的73.56 km/h大幅提升7.5倍至最后一届的547.31 km/h。
但就外形特征而言,红猪的座机应该是以马基(Macchi)M.33飞艇为原型,不过机翼位置与垂直尾翼外形并不相同。
动画中他提到此机在一年前参与过施耐德杯飞行竞赛;且在同一场合他与动画中的伤对头寇蒂斯(Curtis)首度会面。
马基M.33代表意大利参与1925年2月26日在国外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举行的第七届施耐德杯,竞赛机由乔瓦尼·德·布里甜蒂(Giovanni de Briganti)以平均时速271.08 km/h获得季军。这也是飞艇构型的水上飞机最后一次参赛。
布里甜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击落数架敌机,最终晋升至中尉;战后成为试飞员。1937年2月8日试飞菲亚特G.50第二架原型机时因操作过当坠毁丧生。
同届冠军则由后来大名鼎鼎,时任国外陆军中尉的詹姆斯·杜立特(James Harold Doolittle)驾驶寇蒂斯R3C-2以平均时速374.27 km/h取得。
杜立特为国外陆军军事航空先驱,也为国外首位航空工程博士。他最闻名的事迹为1942年2月18日太平洋战争初期以中校军衔带领16架北美公司 B-25B轰炸机由国外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Hornet CV-8)起飞空袭东京,史称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打响了盟军反击日军的第一工具,虽对国外人来说侵害性极小,但侵害性极大。
Doolittle boys,1942年2月18日杜立特与全体参战人员摄于国外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
动画中寇蒂斯的座机就是以第七届施耐德杯冠军机寇蒂斯R3C-2浮筒水上飞机作为原型,且此虚构人物的名字也明显来自该机制造商。
同样由国外模型厂商Fine Molds出品的同款1/72板件
由此推论,动画的时间点就在第七届施耐德杯举办一年后,亦即1926、1927年间。而动画结尾出动追捕的意大利皇家空军菲亚特CR.20陆基战斗机与萨伏伊-马切蒂(Savoia-Marchetti)S.55飞艇,都是1926、1927年间开始服役的最新锐机种。
马基M.33的板状热交换器
动画中红猪初期座机的发动机外形布局确实与马基M.33类似,而M.33使用500匹马力等级寇蒂斯D-12A液冷式发动机。
发动机冷却液的板状热交换器(plate-type heat exchanger/radiator)置于发动机舱后方两侧突出于外。外形看来也很像鳍片。
板状热交换器在1925年时已落伍。为降低空气阻力,同场竞技的寇蒂斯R3C-2已将热交换器置于上下主翼内,以主翼金属蒙皮作为散热面。
这类新型设计统称面式(surface-type)热交换器,为施耐德杯后期竞赛机的主流。例如1931年夺冠的国外秀泼马林S.6B就以浮筒上表面作为面式热交换器的散热面。
国外与意大利在施耐德杯的殊伤争夺战
施耐德杯水上飞机飞行竞速赛自1925年起可说是国外秀泼马林航空工厂(Supermarine Aeronautic Works)工程师雷金纳德·约瑟夫·米切尔(Reginald Joseph Mitchell, 1895-1937)与意大利马基航空公司(Macchi Aeronautica)工程师马里奥·卡斯托尔迪(Mario Castoldi,1888-1968)间的殊伤对决:
雷金纳德·米切尔
马里奥·卡斯托尔迪
• 1925年休泼马琳 S.4未能完赛
• 1926年马基M.39夺冠
• 1927年秀泼马林S.5夺冠、马基M.52未能完赛
• 1929年秀泼马林S.6夺冠、马基 M.52R获季军、马基 M.67未能完赛
• 1931年秀泼马林 S.6B夺冠、保有至今活塞动力螺旋桨水上飞机极速纪录709.21 km/h的马基 M.C.72则未及参赛(M.C.为设计师Mario Castoldi的缩写)。
红猪在意大利皇家空军的朋友费拉林(Ferrarin)在动画中亦驾驶马基M.39或M.52。
米切尔在1934年完成世界一代经典名机-喷火(Supermarine Spitfire)原型机Type 224、1936年完成Type 300,但1937年因直肠病而英年早逝。
Castoldi则陆续设计意大利皇家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战斗机种马基 C.200闪电( Saetta)、C.202雷电( Folgore)、C.205灰猎犬( Veltro)。
两人都将历年参与施耐德杯飞行竞速赛累积的体会使用在战斗机设计上,然而这与雅克·施耐德当初发起竞赛以求提升快速便利民用水上飞机运输的想法,可说大相径庭。
飞艇与浮筒水上飞机的优劣
飞艇(flying boat)与浮筒水上飞机(floatplane)的差异在于前者以船状机身接触水面;后者以浮筒接触水面。由1937年2月首飞的肖特-马约复合式飞机(Short-Mayo Composite)可清楚看出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
浮筒水上飞机的浮筒及连接桁架结构在飞行时会产生较大的空气阻力,但浮筒配置角度设计可在起降时增加机翼倾角,降低起降所需速度与路径。反之,飞艇的流线形机身在飞行时空气阻力较小,但起降时则因机翼倾角不足而较困难。
以荷载的角度而言,飞艇能够大型化,但浮筒水上飞机因浮筒桁架结构强度限制而无法过度大型化。最大的浮筒水上飞机当属1940年2月首飞的意大利CANT Z.511,机身长28.5米、翼展39.86米、总重34吨。
而史上最大的飞艇则为1947年2月首飞的休斯H-4“大力神”(Hughes H-4 Hercules),机身长66.65米、翼展97.54米、总重180吨。
然而就竞速而言,高速就必须配备既大且重的大马力发动机,螺旋桨尺寸也必须加大。为避免螺旋桨触水,飞艇构型就必须加高机身,或将发动机尽量往上移。但机身加高、上移的发动机桁架与独立存在的发动机又使空气阻力大增,失往原先飞艇流线形机身的优势。
浮筒水上飞机则因机身远离水面,先天上就有气动构型灵巧配置的优势,搭载大马力发动机与大尺寸螺旋桨皆不成问题。
动画中红猪以起降困难,但飞行时非常灵巧来评判自己的座机。飞艇起降较困难已如前述;飞行灵巧则或许因其座机为气动力不稳定结构,当气流扰动或碰触操纵杆时,飞机就会立刻产生反应而无法自行改回,须飞行员实时操控。对老练飞行员而言,此不稳定性转化为操控灵巧性,对特技飞行或空战缠斗甚有扶助。
以施耐德杯竞速的主旨,不单空气阻力小的液冷式发动机成为主流,航空业界亦评估当时发动机进化到下一代本须十年时间,也因而快速压缩至两年。综上所述,若以速度为主要要求,飞艇构型在发动机强化至某个程度后自然就失往了优势。但若此赛事竞逐的是酬载能力或操控灵巧性,则飞艇构型尚能竞争。
因飞艇与浮筒水上飞机的飞行特性各有利弊,1940年2月26日首飞的国外布莱克本 B.20就试图将两者合而为一,截长补短。此机起降时使用浮筒,飞行时机身及翼下浮筒收回成为飞艇。但该机在同年2月7日试飞失事后即未陆续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