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刘备时期,赵云只是个杂号将军!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究竟如何?

刘备时期,赵云只是个杂号将军!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究竟如何?

misa2 03-26 4次浏览 0条评论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一方有“五虎上将”, 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因为历史上刘备只封过四虎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后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和右将军黄忠,并没有给赵云封号。在刘备属下赵云始终是一个杂号将军,直到刘禅继位,赵云才逐步升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失利于箕谷,贬镇东将军。历史上的赵云爵位还不如魏延。

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笔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人的人物顺序也出现各种版本的改变。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也将五虎收录。

虽然在刘备时期,赵云只是个杂号将军,但在历史上,赵云的确是一员虎将。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的《云别传》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忠一战斩夏侯渊后,曹操亲自统兵来争夺汉中,运米北山下,约有数千万囊。黄忠带兵往夺,也带走了赵云的大半队伍。但过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回来。赵云带着几十骑人马前往探巡,正赶上曹操大军出动,赵云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杀出重围后,发现部将张著被困,又杀回往救出张著。曹军追赶赵云到蜀军营寨,赵云进营后,命令大开城门,偃旗息鼓。曹军以为有潜伏,急忙撤退,赵云令军中擂鼓呐喊,又用弓箭从背后射杀曹军,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堕汉水而亡者不计其数。次日,刘备前来巡视,看看了昨天双方交战之处,赞颂道“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封赵云为虎威将军。这便是成语“一身是胆”的来历。

展开全文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可见确有其事。《三国演义》将其稍加改动后写了进往,大体符合历史原貌,包括刘备赞扬赵云的话也是原封不动地移了过来。从此,赵云就成了大胆英雄的代名词,民间也有“胆大赵子龙,胆小毛毛虫”的说法。

赵云之所以“一身是胆”,这和他的过人之勇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中对赵云超凡的武艺进行了重点描写。长坂坡大战自不必说,重来他将陷进重围的黄忠救了出来,“挺枪骤马,杀进重围;左冲右突,如进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第71回)再后来,诸葛亮一出祁山,赵云已满七十,仍随之出征,力斩五将,大败魏军,马谡失街亭后,汉军全线退防。赵云、邓芝一军兵退箕谷,赵云亲自断后,刺死魏军先锋。魏将万政又带数百骑壮士赶来,行至一大林,忽听得背后大饮一声“赵子龙在此”,“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皆越岭而往”,最后连万政也被赵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赵云一生中的最后一战,仍使敌军闻风丧胆,真是威风不减当年。

小说中描写赵云之勇的情节还有不少。这些情节有虚构,有夸饰,但大体上和史实相符。历史上的赵云的确是一员虎将,陈寿在《三国志·赵云传》的总评中说他和黄忠“强挚壮猛”,是刘备得力将领。

除了勇,赵云还有识。赵云虽然胆略过人,却不是鲁莽的匹夫之勇,他的胆是建立在识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识,含义很是丰盛,既可以指赵云行事周密、知识不凡,也指他的宽广的胸襟。

历史上的赵云就是胆识兼备的英雄人物。

这从几件事就可以看出。赵云刚起兵的时候,袁绍为冀州牧,势力相当大,当时本州的人都往投奔他。但赵云早就看出袁绍性格刚愎自用,成不了气候,于是他一心想要往觅访一个能够施行仁义并且能够成大事的人辅佐。在那个唯实力说话的时代,赵云这个的志向是很了不得的。

正因为他有这种志向,赵云才肯在刘备患难时生死相依。刘备占据益州后,当时一些人提出要将成都城内外的屋舍园地桑田颁给众将,赵云果敢反对,认为国贼未灭,还不是众人舒适的时候。此时的益州的百姓经过战乱,应该将田宅还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最终,刘备摘纳了他的意见。

关羽死后,刘备要攻打东吴,又是赵云力劝刘备先讨国贼曹操,不要轻易与东吴交战。惋惜刘备最终没有摘纳,最终惨败而回,致使元气大伤。

街亭之役,蜀军败退,赵云一路人马由于他亲自断后、缺失最小。诸葛亮要他把剩余的军资绢物分赐给将士,他又以军事无利为由拒绝,将这些物资捐进府库,做为冬天的军需品。这样的胸襟知识着实是难能可贵。

再比如刘备南征取下四郡,任命赵云为桂阳太守。桂阳原太守赵范提议赵云娶他的寡嫂樊氏,被赵云拒绝。倒不是赵云迂腐,而是他看出赵范只是被迫投降,心机难测,后来他果然逃走。再如刘备与东吴结亲后,新娶的孙夫人仗着有孙权做靠山,十分的骄纵,手下的那些东吴吏兵也骄横不法。刘备认为赵云严正,于是让他执掌内事,对这些人严加管束。后来孙夫人要带阿斗还回东吴,又是赵云截江夺阿斗。

这些事,大都被写进了《三国演义》。事实上,作者正是依据历史上的赵云有胆有识这一特征来把握和塑造赵云的。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勇猛善战、身手不凡,但他的勇和别的勇将不同。假如说关羽是神勇,张飞是猛勇,马超是骁勇,黄忠是老当益壮是,那么赵云就是智勇兼备。小事上谨慎细致、虑事周全,大事上目光如炬、胸怀宽广,处处顾全大局。

正因为如此,细心的读者发现《三国演义》中最受诸葛亮赏识、配合最为默契的人物,不是关羽,而是赵云。诸葛亮首战火烧博看坡,分派赵云前往诱敌深进,“不要赢,只要输”,尽管不角,但他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种交给张飞或者关羽都不行。

赤壁之战,诸葛亮七星坛祭东风,又特指定赵云前来接应,东吴徐盛驾船追赶,赵云一箭射断追船上篷索,既惊退吴兵,又不伤两家和气,能把事情做到这种地步,也非赵云莫属。东吴招亲,刘备过江,诸葛亮明言“吾定三条计,非子龙不可行也”,因为赵云既不鲁莽,也不自傲,头脑镇静,谨慎细致,能完成这种复杂的政治任务;周瑜死后,诸葛亮柴桑口吊孝,又是带着赵云。

最后当诸葛亮预备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听到赵云的死讯,跌足而痛哭失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往吾一臂也!”而当初关羽死讯传来的时候,刘备哭倒在地,诸葛亮只是在旁劝导:“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主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两相对比,其中的区别非常耐人觅味。诸葛亮赏识赵云,正因为赵云的忠诚、谨慎、顾全大局等品行与他本人惊人的相似。有趣的是,日本《三国演义》爱好者在评选“你最喜爱的三国人物”时,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恰恰是诸葛亮和赵云。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大体符合历史的原貌,但相比较之下,他的英雄功绩更加丰盛,更具传奇色彩,形象更加充足,所以才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这样的情形,主要回功于《三国演义》杰出的艺术创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赵云传之纵横天下
三国缺失名将最多的一年,魏蜀吴谁也衰落下,一家比一家惨 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原因令人意外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