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察」加快推动科幻题材视听作品发展
导读
近日,随着《三体》动画与电视剧、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播热映,科幻视听作品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球来看,科幻作品对于开启青少年及儿童的想象力、引领社会科技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是展现国家科技实力,树立科技强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在美国,科幻创意产业是仅次于航空工业的第二大创汇产业;在中国,随着科幻文学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三体》动画与电视剧的热播,《流浪地球》改编为电影并大获成功,中国科幻创作进进蓬勃发展期,但与文学作品和电影相比,科幻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相对滞后。
一、科幻剧发展现状
科幻题材剧集备案数量少,最终播出数量更少。一是在备案方面,2022年1—10月全国拍摄制造电视剧备案公示数量为398部,其中当代科幻题材的备案只有8部,分别为《球状闪电》《灵兽战纪》《双月之下》《蜀道》《超时空护卫队第一季》《超时空护卫队第二季》《未来探险家》和《失落在记忆里的人》。网络剧备案方面,2022年上半年,国产网络科幻剧的拍摄备案新增18部共365集,但与规模浩大的网络剧市场相比,科幻剧占比仍然较小。二是在播出方面,以2020年为例,当年国产科幻剧项目储备超过六十部,包括已备案的《三体》《紫川》等知名作品,以及筹备中的《地球上线》《全球高考》《禁区左转90度》等,但近两年如期播出的剧目十分有限。
科幻剧以网络播出平台为主,“软科幻剧”明显多于“硬科幻剧”。当前科幻题材剧多以网络播出平台为主,网络剧备案数量也明显多于电视剧备案数量。但需要注重的是,许多科幻剧实质上是“软科幻剧”,如2022年热播的《开端》和《天才基本法》。“硬科幻”与“软科幻”是科幻界流传较广的一种划分方法,“硬科幻”通常更加注重科学依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阐明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而“软科幻”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一般避重就轻,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在已播出的以“科幻”为备案类型的网络剧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软科幻”范畴,即将科幻与爱情、喜剧、悬疑、古装等题材合成,仅借用科幻元素或科幻背景。在网络剧规划备案阶段,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很多号称“科幻剧”的作品杂糅玄幻灵异元素,科幻、奇幻、魔幻、玄幻混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科幻创作存在误区。
中国科幻剧在全球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参与国际传播的文化自觉。在美西方国家,科幻文化已发展为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并成为传递意识形态主张和利益诉求的重要“软传播”载体。《星际之门》《X档案》《西部世界》《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苍穹浩瀚》等影响力较大的美国科幻剧,其重要价值看均是不断凸显和强化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中心——边缘关系,如白人总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危机总是先由美国发现并积极解决。“《三体》三部曲”在美国好读网上的销售排名处于世界科幻前100名,但中国科幻剧等影视作品在世界科幻领域几乎没有代表作,更谈不上参与国际竞争,科幻文化仍主要由美西方垄断。
二、科幻剧发展面临的困境
与古装、都市、涉案、革命题材等相比,科幻题材在国产剧中属于冷门,起步较晚,剧集数量和质量与美英日韩等影视剧大国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近些年,伴随着人工智能、宇宙科技等话题的火热,以及以《三体》为代表的科幻文学的兴起,科幻影视在国内逐渐升温,特殊是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对科幻影视创作起到很大提振作用,但科幻剧的创作相对滞后。行业调研反映,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当前国内科幻剧定位不清,创作硬科幻剧的动力不足。如前所述,科幻题材作品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两种类型。针对“硬科幻剧”,核心看众群体大多为科幻爱好者,对好莱坞式经典叙事下的科幻影视内容接受度较高,同时由于当前国产硬科幻剧在数量与质量方面均未能达到这部分看众的准则,因此垂类市场的培植仍有很大空间,未来需要重点发力。此外,“硬科幻剧”一般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电视剧《三体》在2016年6月和2019年5月两次通过备案,在2023年1月正式播出,其中播出时间多次推迟,调研中多位业内人士表达这种情状在一定程度会影响资本和市场对投资“硬科幻剧”的信心和动力。目前国内市场最常见的“软科幻”剧,实质多为含有科幻元素的爱情剧、悬疑剧、都市剧、古装剧等,并非国际上主流的科幻剧。
展开全文
二是与科幻电影相比,科幻剧的政策性支持相对匮乏。在科幻电影方面,2017年正式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专门强调了科幻影视发展。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剧本创作、发行放映、财政支持、特效技术、人才培植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行业称为“科幻十条”),首次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动能。与之相对,还需要更多针对科幻剧、科幻综艺等科幻类视听作品的支持性政策。
三是产业配套体系有待完美,科技创新与使用仍显落后。调研展示,目前国内配套成熟的浙江横店、浙江象山、上海车墩、北京怀柔、宁波博地等几大影视基地主要以古代、年代及现代场景为主,针对科技感场景和未来感场景的景地短缺,科幻题材剧组只能摘取在棚内重新搭建的方式。电影《流浪地球》取景的青岛东方影都在科幻影视创作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这些影视基地都尚未形成类似国外“一站式”的科幻创作服务。在技术层面,科幻剧的摄制需要高精尖技术的支持,从内容创作、实际拍摄、特效制造到影片放映都离不开技术支撑,而我国科幻影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美国科幻片已普及摘用面部捕捉技术、绿幕技术、裸眼3D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等高端技术。相比之下,中国科幻影视技术公司和团队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丰盛体会的专业制造团队较少,技术相对落后,短缺自主创新技术,制造水平有限。
四是缺少好的科幻文本和专业的剧本改编团队,科幻影视人才培植还有较大空间。调研中,科幻创作相关人员看似调侃的话语道出了科幻视听作品同时短缺充足的专业剧本和懂科幻的编剧两大痛点:“拍科幻题材的导演找不到剧本,有适合影视的科幻小说,却没有人往改写成剧本”。科幻剧创作不仅需要过硬的科学理论作支撑,也需要有成熟的团队完成从文学到剧本的转换,国内既短缺专业文本,也短缺有体会的编剧、导演、剪辑、特效团队。比如,《三体》作为一个有较好原著基础的作品,其创作团队仍然表达在前期主创团队的遴选方面十分费力,在导演、视效导演、美术指挥、概念设计等核心团队的选取上,既要找到在传统题材领域内有丰盛体会的成熟团队,又要求他们对科幻故事有一定的审美和创作热情,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幻题材创作体会和技艺。
三、加快推动科幻剧发展的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取,科幻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播出,不仅是称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建设科技强国、引导全民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
(一)意见出台一项科幻视听内容专项扶持政策
意见参照电影领域的“科幻十条”,出台涵盖科幻剧、科幻综艺节目等领域的专门性科幻视听内容扶持政策。从剧本创作、拍摄制造、精品孵化、推介传播、财政支持、基地建设和人才培植等加强对科幻视听创作全产业链的扶持和引导,同时鼓励围绕科幻作品的专题研讨、摘风活动、拍摄服务体系建设、文艺评论等,在行业内形成愿拍科幻剧、能拍好科幻剧的良好氛围。
(二)意见设立优异科幻视听作品创作传播工程
意见参照“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及“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设立优异科幻视听作品创作传播工程。以该工程为挠手,把科幻题材列为重点,在规划、备案、审查、评优等各环节给予支持。
一是加大对科幻剧本的规划和扶持力度。由于科幻创作有较高门槛,意见通过项目库建设和基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借助科幻创作开发共享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协、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协作,促进成熟的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等资源向科幻视听作品转化,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可继续的科幻剧剧本给予体系,从源头鼓励科幻视听作品的创作播出。
二是意见主管部门在备案、审查等环节给予科幻题材作品一定的倾斜和支持,鼓励行业大胆创新。
三是意见在各层级的优异节目评选及奖励体系中,支持设立科幻类别,扩展优异科幻作品的影响力,为行业发展提供积极的正向引导。
(三)意见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开发共享平台
基于科幻作品背后潜在的浩大产业价值,意见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建立由中国科协、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有关部门参与,各制造平台、播出平台共同参与的开发共享平台,整合资源重点孵化精品科幻作品,从专业指挥、拍摄制造、后期奖励、宣扬妥善等各方面实施全过程服务,疏通、加速科幻剧的孵化和流通。协调资源,为主创团队实地摘风调研、拍摄提供支持,加强对科幻剧创作过程中的顾问指挥,推动共享平台成为中国精品“硬科幻剧”的孵化平台。
(四)意见做好一系列扶持引导配套工作
全球来看,科幻是一个潜力浩大的产业,而好的科幻影视作品是撬动产业的核心IP资源。在美国,科幻出版、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已经形成成熟且高度嵌进的产业链条,科幻创意产业成为仅次于航空工业的第二大创汇产业。在中国,《2021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展示,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为551.09亿元,科幻影视产业占比仅为4.8%,产值约为26.49亿元,且科幻电影为主体,科幻剧的占比微乎其微。下一步,意见围绕科幻视听作品,特殊是硬科幻视听作品的高质量发展,做好一系列配套。
第一,聚焦人才,加强产业链各端的交流沟通和人才培训。科幻是高创意性文化,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是意见加强对科幻影视创作人才的培训,将其列进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培训计划,如科幻主题的编剧研讨班、拍摄创作班等。在师资方面,广泛吸纳知名科幻作家、科幻评论家、科幻学者等,解决当前制造领域普及不了解科幻的痛点。此外,针对总局扶持的重点项目,意见摘取“订单式”培训,打造科幻视听精品的同时培植一批科幻视听制造人才。
二是积极协调资源,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协作平台。以科幻创作开发共享平台为基础,建立健全科普、科幻联动发展机制与科技顾问体系,吸纳专家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加强相关科学领域专家和机构的专业支持,为科幻剧创作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科学顾问服务。
三是举办多种活动,为科幻爱好者、科幻视听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如在科幻电影方面,2021年第三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通过组织主题展映、学术论坛、剧集创投路演创投会、“48小时科幻电影极限赛”等多种形式的特色交流活动,联动起各板块的人才与资源,推动科幻电影项目的落地生根。意见科幻剧领域也多组织开展类似活动。
第二,聚焦影视园区,加大科幻影视创作场景及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性建设。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造,科幻剧的拍摄对制造的工业化水准有更高要求。意见鼓励影视产业园对外积极融进各省各地科技发展规划,加强与科技园区的协作,有规划有重点地形成科幻产业集聚区和科幻主题公园等,“一站式”称心科幻剧组的拍摄需求;对内适度增加适用于科幻场景拍摄的景地建设,增加科技感、未来感场景的景地设置,完美建立动作捕捉拍摄、3D扫描等技术配套,更好地支撑科幻视听作品的制造拍摄。
(作者:彭锦、秦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安稳参与资料收集整理)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朱新梅
后期编辑:索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