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的智能车都走错路了?
回忆刚刚过往的2022年,智能汽车行业虽不能说“波澜壮阔”,但也足够出色。在这一年里,车企们在智能化方面的“内卷”依然层出不穷,无论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还是智能座舱,都有着较以往来说更明显的进取。不过,轱辘哥发现, 智能汽车似乎开始出现了疯狂“堆料”的趋势。其中,激光大灯、芯片等硬件配置成了“堆料”的重灾区。可是在这背后,智能汽车的产品力真的完全由硬件能力来决定吗?堆料真的就能堆出智能汽车未来吗?
激光雷达迎来“上车”潮
在汽车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智能驾驶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激光雷达上车,无疑是2022年汽车智能驾驶的热点之一。虽然目前智能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运用激光雷达却成为了一种在汽车制造中逐渐普及的方式,其已经成为国内汽车智能化的最新“标签”。
目前除了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以外,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将激光雷达纳进自己的配置当中。据统计,蔚来ET5/ET7、小鹏P5/G9、魏派摩卡、埃安LX plus、智己L7、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等车型,全部都摘用了激光雷达,并在2022年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和交付,让2022年成为激光雷达名副其实的“规模上车年”。
加快激光雷达上车的“助力器”,是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的落地,由于城市场景道路复杂、车辆密集,安全性成为更高优先级的问题。资料展示,相较于其他雷达,激光雷达的探测角度更广,阻碍物识别能力也较强。得益于激光雷达独有的优势,其能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有激光雷达比没有激光雷达更安全,已经形成共识。
不过,激光雷达实现规模上车,并不等于功能开发成熟,解锁更多功能还需一段路要走。但目前车市越来越卷,激光雷达在新势力车型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藐视链,甚至有车企喊出这样的口号——四颗以下,请别说话。事实上,盲目搭载过多数量的激光雷达必然造成浪费,更多的激光雷达只能起到传播上的噱头,不能保证实际使用的需求称心。
“得8155者得天下”
在“新四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仅仅是智能驾驶技术在快速发展,智能座舱也同样炙手可热。多块车载屏幕、更丰盛的智能交互功能、多模块OTA升级需求等,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芯片的性能不够,很轻易出现卡顿、死机的情状,这时候座舱芯片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从2022年上市的新车可以看到,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高通8155芯片成为当下智能座舱的主流抉择。从十万级别的广汽传祺影酷、上汽MG5,到三十万级别的小鹏G9、魏牌摩卡,再到五十多万的极氪009、凯迪拉克锐歌,都有它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未搭载该芯片的极氪001和福特Mach-E也都在2022年公布为老用户免费更换8155芯片,并且还狠狠地做了一波宣扬,赢得了流量和用户好感。
这颗7nm制程的车载座舱芯片,算力和价格都是目前行业顶级水平,能够轻松称心目前智能化车型的多屏互动、全车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智能配置需求。靠着自身性能和功耗治理能力,以及车企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加深8155芯片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有8155芯片的就是智能车。
实际上,8155芯片的火爆反映出了目前智能座舱在行业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得益于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座舱担当着“内畅外联”的聪明角色定位,所以也成为车企目前阶段重要的差异化卖点。虽说目前智能座舱越来越卷,但不能为了求新求变而堆砌芯片、功能,只有给消费者带来细致和便利的出行体验,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欢迎来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无论是激光雷达还是8155芯片等智能旗舰硬件,它们都不能直接决定体验的好坏,还需要软件从底层架构将这些硬件进行打通。也就是说,智能硬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软件算法才是智能化领域非常核心的要害。过往由机械性能决定一台车好坏的准则,正朝着“软件定义汽车”的方向演进。
何为软件定义汽车?核心思想是,软件将深度参与到汽车的定义、开发、服务等过程中,并不断优化客户体验,继续发明价值。通俗一些讲就是软件将赋能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可以称心用户千人千面的需求,还可依据四周环境适时作出适应性调整。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深度参与软件开发,并视之为重要战术方向。其中,大众汽车在转型方面积极性颇高,包括电子电气架构、车载OS、软件算法、汽车云等层面都有布局。丰田汽车也公布将成立专注软件的子公司,加速向软件业务转型。奔驰也将“引领电力驱动及汽车软件的发展”列为“六大支柱”之一。另外,现代汽车在软件定义汽车方面的研发投进了126亿美元巨资,这么大手笔的投进足以见得现代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视程度。
作为以机械硬件见长的传统车企,在特斯拉等新势力带来的鲶鱼效应下,也加速了它们转型布局软件领域的步伐。虽说软件完全定义汽车仍有一段路要走,但相较此前,汽车中的软件价值的占比逐年升高,并且随着汽车软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成功,汽车产业将更快驶进“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在这一年中,不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汽车新科技诞生,车联万物的第三空间、激光雷达上车、更智能的电子电气架构等,每一次进取都让车友们的体验感再次升级。不过,汽车行业想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转型还有很多难点需要攻克。但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技术不断进取,使得更多黑科技“飞进普通百姓家”,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