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乘风破浪的三水女人,尽善尽美的“红头巾”!

乘风破浪的三水女人,尽善尽美的“红头巾”!

misa2 03-26 4次浏览 0条评论

3月17日19:30 、3月18日14:30,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17日),国家一级演员梁晓莹(18日)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冼鉴棠、朱红星,国家二级演员严金凤、翟春燕、莫伟英、唐思果、袁陈玉及优异青年演员朱晓琪等联合主演的粤剧《红头巾》,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成功上演,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红头巾》剧照,演员曾小敏、岑海雁、朱红星、唐思果。

该剧由中共广东省委宣扬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挥,广东粤剧院、中共佛山市委宣扬部、佛山市三水区委宣扬部、佛山市三水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出品,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表演艺术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编剧。

“粤剧《红头巾》从排演到现在,我们从熟知它、走进它、显现它、再现它,再到体会它、发现它和共荣它,三年来我们对这个题材的‘从源头出发’(人类精神、文化力量)的初心是没有改变的,但是我们显现的娴熟度和认知度上有大大的提升。”导演张曼君表达,曾小敏饰演的‘带好’,就承载了我们对这个人物既是诗性的、又是具体的一些表达,比如美、隐忍、内敛和宽厚,显现了一个小女子在命运的狂风暴雨中自我坚守、战胜懦弱的过程,“在她和姐妹们共生共荣中,在她具体的唤吸和情感中,使得我们的诗性有了更加具有底层意义的一些表达,这个显现我以为是中国戏曲以抒情见长的一种特色”。

展开全文

1

世界的“红头巾”

粤剧《红头巾》用小人物、小故事,将一个具有世界性话语的群体移上舞台,讲述了一群年轻女子在20世纪30年代初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做建筑工养家糊口的往事。

“捱下捱——命生好丑唔怕捱……”,美丽绵长的旋律,一个“捱”字的隐忍和坦然,编织着“红头巾”们沉默埋头的一生:平淡无奇而韵味悠长,平凡普通而沧桑尽阅,清静坦然而风度凛然。搓灰沙、挑砖块、移木料,铲泥、筑路、盖房屋……面对移民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离乡别井的三水女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靠肩挑手提,领取最低微的酬劳,做着最粗重的工作,在新加坡建起一幢又一幢高楼大厦,发明了至今仍为人称道的传奇,最终载进了新加坡的历史,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尊重,而那最具标示性的“红头巾”成了新加坡赋予三水女工们的至高敬意,成为展现华侨妇女高贵人格的特有名词。

《红头巾》剧照,演员梁晓莹、严金凤、莫伟英、朱晓琪。

“红头巾”之美,是中华文化的美,亦是崇高和坦然的人格之美,她们自强自信、爱国爱家,她们坚定隐忍、顽强拼搏,不畏苦难、战胜苦难并超越苦难,她们和她们的故事,是中国精神在世界的一种展示和认可。

2

粤剧的“红头巾”

粤剧《红头巾》是国内首部华人女性群体劳工史的舞台作品,深度挖掘和展现20世纪初佛山三水一群女性下南洋谋生养家的特有历史现象,是一部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的粤剧剧目,也是一部颂扬主旋律又另辟蹊径的艺术精品,更是一部颂扬女性、颂扬中国精神的诗篇。

该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女性色彩、女性文化非常鲜明,剧中也没有体现惯常的男女情爱,但涌动着对情感的倾注和温热。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船舱”翻滚到“消毒”上岸,从阿妈“哭子”,到带好痛失情郎的“盲婚”对拜,以及集体“走难”、“惠姐”中弹离世等感人场景,无不挑动着看众的神经,触动着看众的心灵。

此外,大胆运用创新手法,既有粤剧中最为熟悉的“妆台秋思”“平湖秋月”等曲牌,也有叹歌、哭嫁歌、丧歌、咸水歌、清歌等民间曲调歌谣适时出现,同时对传统粤剧唱腔音乐和民间小调的再改造,还结合了西方音乐剧的现代舞和摇滚说唱等不同的艺术元素,特殊是“船底舱”“建筑工地”“走难”等一系列的女性群体舞蹈,让人感受到澎湃的情感表达,让看众在享受粤剧传统艺术表演的同时有了更现代、更多元的感官感受,耳目为之一新。

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林楷虹

图片:薛才焕

1.76秋月精品传奇
传承汉风古韵,建设区域人文交流高地——文艺创作篇 汉中油菜花节将至,来看看陕西汉中斥资近2000亿超震动打卡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