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情》泛谈传统文化改编电影的困
《白蛇传·情》是张险峰导演执导,在今年5.20上映的粤剧电影。之所以抉择5.20上映,是因为2006年5.20是粤剧列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好日子。
从影片本身来说,是一部质感相当不错的片子。场景效果出众,服化道都非常成功,特别法海的造型非常cool,不怒自威,不管演员气质还是表演都拿捏得很好。小青的造型个人也很喜欢,磕cp磕得很认证。摄影和特效非常专心,特别水漫金山寺的效果能感受到传统水墨画的意境。故事上基本是原作为主,情节紧凑裁剪得当,对法海形象做了更正面和纯粹化的处理。当然对其中强饮雄黄的情节,个人必须要强调一点,别做做之前就知道会懊悔的事情,哪怕是为了所谓的爱情,究竟对自己的侵害是一辈子的。
豆瓣8.2分,首日票房87.2万,目前上映24天,累计1443.6万票房,一部准则的“喊好不喊座”的电影,那么他面临了怎样的困境呢?
首先谈谈排片。网上有很多唤吁加排片的声音,究竟排片只有1%,但是就院线来说真的很难给他更多排片,因为其实排片的核心是上座率,上座率3%左右,这样的上座率排片=难以收回成本。但排片都排到上午十点或者午夜这种阴间时间,自然没有上座率,没有上座率也就没有排片,简直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
然后谈谈传统文化影视化的困局。个人作为一个电影迷和戏剧迷,传统文化改编电影喊好不喊座的现象确实需要一步带领走出困局走出自信的作品。不管是早几年《闪光少女》这种反应民乐VS西洋乐的电影,还是《百鸟朝凤》这种对于唢呐传统传承被严重冲击的电影,都是困局中杀出来的一些优异作品。既然舞台剧能移上荧幕成就开心麻花的票房,我信赖传统戏剧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路。
展开全文
其后说到经典故事的改编的难点。经典故事有一个很难受的坎,在于他的故事性难以给看众带来新奇感,近些年扎堆的西游、哪吒题材,由于难以带来无法预知下一秒发展的兴奋感,而走重新改写故事转赛博朋克风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其实是一个很完全的改编,个人看得眼前一亮,但票房上也没得到成功,可能主要还是故事性上的的缺陷。同样存在故事性缺陷的《大鱼海棠》也是因为好的画面和无聊故事的矛盾而没取得大家上映前的期待值。
最后就是宣发,汪海林对谈导演张险峰的视频中,谈到宣发是这么一句让人有些开心又有些难受的回答“我们根本没有钱做宣发,都是自来水”,宣发一直是文艺片/小众好电影的痛,片子的基本预算都投进到前期制造中,空有口碑却没有宣扬,流量大时代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一名小小的看众,能看到这个电影也是自己的幸运。也要感谢给我安利这部片子的小伙伴,让我看到了一种电影制造人的新的尝试。
感谢这电影背后所有人的坚持,可能片子缺少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但这注定是传统文化与电影合成的一个伟大的迈步。所有的尝试都是往成功更迈进一步。先驱虽是孤独的,却也是荣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