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一怪石缝,相传每日流出一碗米,原因是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简单的一首小诗写出了粮食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个人和国家而言,粮食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古到今,任何朝代都在为粮食安全问题所烦恼,哪怕是今日,国库丰盈,科技发展,粮食问题也只是得到了改良,并没有完全解决。
《礼记》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国家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粮食储备问题上有多重视。
粮食储备问题直接关乎到了国家安全,直接关乎到了社会存亡。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各朝各代都从战术高度上作出了战术性调整。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就提出了要求人民尽地利之教来增加粮食的产量,并要求使用平籴法来保持物价稳定。
而民间对粮食的重视,则更多体现在神话传说上,在不少传说中都有粮食的身影。这托付了百姓对粮食的珍惜,以及他们纯朴的自然想法。
在福建就有一个传说,说这里有一处石缝,在古代时,天天都可以流出来一碗米,在天灾之年,这个石缝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展开全文
也正因如此,人们都奉其为神,并把这个传说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传说呢?我们不妨来仔细的看一看它的具体历史。
当地的农民在闲暇的时候也会来到这座寺庙,祈求来年能够有一个好收成,能够五谷丰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往,突然有一天,高僧发现这个石头缝天天似乎都会流出什么东西,一开始他没有注重,后来仔细一看,似乎是白色的物质。
当他再凑近一看,整个人都震动了,居然是白花花的大米。
而这些流出来的大米也就成为了寺庙中的粮食,慢慢地,大家发现原来石缝中流大米也是有法则的,天天都会只流一碗米,多的就不会再流了。这就是最开始的传说。
后来当地爆发了一场天灾,农民颗粒无收,很多人都食不起饭。寺庙是慈悲场所,在这时这些僧人都以慈悲为怀,把寺庙中的粮食都拿来赈济灾民,期看他们能够度过这一场浩劫。
但庙中的粮食也是有限的,当粮食全食光之后,大家都举足无措。这时他们突然想到石缝中天天都流出来的大米,于是把这些大米也充进了赈灾的行列。
慢慢地,这个时缝也开始出名,开始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传说。百姓也为它起了个名字,“出米岩”,以感谢它在饥荒之年所做的奉献。
直到现在,这条石缝仍然存着,但是却不再流出大米了。关于它为什么不再神异,也有两个传说。第一种原因是说有一僧人觉得天天只流出一碗米太少了,于是决定把石缝开的再大一些,对石缝进行了改造。然而在开凿之后,大米就停止流出来了。
当时的人们都说,是僧人太贪心,触犯了佛祖的禁忌,所以才让这个神迹消失了。这里还有第二种说法,比起第一种,它更多了一些科学色彩,也更轻易为人们所接受。
在饥荒之年,寺庙把庙中的粮食都拿来赈济灾民,粮仓中的粮食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到了石缝以下的水平,自然就不会再把大米给漏出来了。
也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有僧人发现了这个漏洞,修补了粮仓。这种说法相比较而言,更像是传说背后的科学。
究竟大米都是在地上种出来的,怎么可能会凭空的从一个石缝中流出来呢?一定是它先存在于某个场所当中,才能从该场所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就像很多神话传说一样,石缝出米的传说也得到了科学的阐明。在古代,人们的熟悉水平比较低下,对自然现象没方法做出科学的阐明,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瑰丽新奇的神话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中,既托付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神往,又蕴含了他们对生活细致进微的看察,其中不少还是科学的萌芽。
我们在看待这些神话传说时期,不能全盘的否定,也不要全盘的接受,要用辩证的眼光往看待这些故事。
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试着用科学往阐明背后的原因,往反推当时的历史场景,让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取。就像现在的航天飞船,不就是古代“嫦娥奔月”的现实版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