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画面上的喊声

画面上的喊声

misa2 03-26 3次浏览 0条评论

从文泰(文成至泰顺)高速下站,很快到了小筱镇徐岙底古村落。虽然古村名“徐岙底”,可村中的居民却不姓徐,而姓吴居多。山重山,出走艰难,山里姓族基本不变,代代相传,故有山的纯朴与热情。记载,宋宣和年间,方腊作乱,徐震率兵反抗,不幸牺牲。殡葬时路过徐岙底玉溪前面的溪流,天降甜露,连年丰收。故徐岙底村的名字隐躲一颗想念的心。

正值初春时候,梅花与个别的桃花混合绽放,激发了人们受一个冬天的困扰与三年疫情约束的心绪往旅行。

村口,一棵榉树,树干带着皴裂而弯曲有致的姿势,向天空逸出枝茂叶盛的风韵,似如一面旗帜。榉树的“榉”与举人的“举”同音。古人栽榉树,都是抱着吉祥如意的念头,埋下绚烂的期许。

站在这里向西仰视,全是黑压压的瓦背,隐约的黄色土墙,屋脊的翘角个个争先恐后的样子,向外面东张西看。

举人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23岁的吴永枫武举乡试中举,为全省武举人第37名。在穷乡僻壤的山区里出举人,在当时是轰动乡邻的大新闻。吴永枫是候选的卫千总,这一候就到了退休。后来,他就把原来的老房拆建,规划起造举人府,立了旗杆石,摆上一把120斤重的大刀,这把刀有点像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仅供摆设,邀请了浙江教诲界闻名人士题字的“登科”匾额挂上正堂。

吴永枫过辈后,刀一传就传了两百多年。但不幸的是2004年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一伙蟊贼潜进室内剪断了锈迹斑斑的铁链,偷走了举人刀。

如今,尽量恢复原状,人往楼空,只是提供游客欣赏。院内天井四方宽敞,青苔丛生。

踏上楼梯,不是昔日的奢华,而是经过似水流年洗尽了朱紫,脚下能触摸到木头道道瘦挺的经脉。

廊上走一圈,就是平时所谓的走马楼。这里,空气充足,空间大,也是风口,夏天纳凉,冬天晒太阳。

瓦是新翻的,有的椽子、栋梁、枋、窗楣等也是重新修葺的,特殊是翘角的骨架,显得有精神。屋檐上的瓦当笔直地垂下。翘角与屋檐的斜走向,是古人的弧度聪明,就是让雨流下起着缓冲作用,同时使雨水落到更远处。

文元,嵌进门楼中的匾额上两个大字,格外耀眼。明清时期秀才参与乡试考中为举人,举人中除前六名外统称“文元”,又称“文魁”。文元院,格局与举人府相近,主人名字喊吴存经,与吴永枫族亲。文元院为吴存经被选为附贡生后落成时,吴存经亲安闲门楼檐下悬挂“文元”匾额以示来日中举的远大理想。正如其《南床夜读》诗曰:一盏灯火夜深红,猛着心时不计工。他日风云能际会,定应平地步蟾宫。

庭院里,一口大铁锅,柴火熊熊,半米长的铁皮卷筒冒出一缕缕烟。一名妇女,时而搅拌锅中的豆浆,时而放进柴爿,然后把滚烫的豆浆倒进盆里便于出卖。左厢房,出售土产品之类,有杨梅汁、笋干、萝卜干、红曲等。右厢房,前面摆放一张长桌,饮茶、食点心、聊谈天等,用小竹椅子坐下,休闲一阵,静下来似乎远远地闻声主人的读书声。

二楼正厅,曾经拍过《儿子同志》的主题片之地,右厢房曾是主子的书房,顶有藻井。“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此外,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还记载有藻井的一些别名:“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水生植物,都是期看能有厌火等作用。

展开全文

黄泥土交杂着石子的围墙壁上挂着各种农具及日用品,比如竹笠、竹水勺、竹扁担、竹梯,还有筷笼、镰刀、木头放纱机等,这些都是提供过往的人们使用,相依为命的物件。今天,它们的故事让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顶头厝可能是徐岙底村尽头的一幢房了。厝,多指房子的意思。就拿福建来说,带厝字的村,最多上千个,次之是广东。厝字是由厂和昔组成,“昔”我们都知道是“从前的”“以前的”意思,“厂”是指代石崖,合起来就是“厝”,意思是以前的房子,这阐明以前人们生活困苦,找到了一处挨着石崖的地方从此居住下来。

在徐岙底,顶头厝算是最早的建筑。这里是吴存经的父亲于清朝乾隆早期兴筑。明代风尚,许多构件仿宋。旁边的残垣断壁,表露出沧桑感。

拾级而上,斑驳的石阶,左侧是由青石栏杆围拢的莲花池,碧波荡漾,右侧是石墙,上面筑起二层楼房,迎面就是门楼。

门楼,一字型摆开,它的内部结构显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劲爆的翘角、排列精致的榫头、玲珑的镂花,在清静的山区里,显出匠人们的精心与丰盛的想象力。

制造红曲,徐岙底最有名气。将米浸泡、蒸炊、加醇头和曲娘、发酵、散热再发酵、泡水、站窑、“红地起乌衣”、出窑。据传,吴氏先祖吴畦于唐末从祖地山阴(绍兴)迁居泰顺时,带来了红曲制造的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泰顺县志》曰:“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清后期及民国时期,徐岙底红曲生意最好,有曲窑100多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曲。

回家时,我再看一下这古老的村落时,黑瓦黄墙、残壁野草,在眼前一亮。可以理解成直线与弯曲、缭乱与整洁、纯朴与妖娆,简直是无边无际的线条在山上描绘,是最细心的画家的杰作。他从山脚下开始画起,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画到山顶头,然后画到另一座山,让群山无限抽象化,简单与纯朴,仿佛听到画面上拉开长长的而热情的怕我听不到的山腔——下次再来。空谷回音。

我拿了刚才回头看的一幅意象画,同时在路边买了一些红曲,预备酿一缸酒,让它发酵。

镰刀娘
余华《活着》:人生的真相是悲凉,活着的本质是忍受 历史的今天,国民政府“废止中医”并称旧医不除,人民思想就不变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