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0年前谜案:姑娘身上18把骨器,会阴处1支骨钉,全身35处伤
1995年,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城区东北部的零口村挖掘出了一座墓葬,
在长1.6米、宽0.6米的墓坑里有一具7300年前的女子遗骸。
7300 年前,中原腹地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虽然历经7300多年,但这具女子遗骸保存依然较为完全。
有生物常识的我们都知道,人体骨骼中蕴躲着很多秘密,它不光是一个人在世上存在过的证实,也是人类历史延续的实物证据。就考古工作来讲,骨骼更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特殊“馈赠”。
考古人员通常会通过对骨骼进行检测,来了解发生在古代的一些事情。
为了搞清楚女子所处的年代,有关专家依据这座墓葬的地层情状,通过对遗址木炭标本进行碳-14检测,他们推断出,这名女子生活在至今约7300年前。但工作人员仔细往研究这具7300年前女子遗骸时,却让他们食了一惊。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女子的遗骸虽然保存较为完全,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名女子身上躲有不少秘密。
考古人员对女子遗骸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女子的左右已经不在了,不知道在7300年前是如何被砍断的,抑或是被折断的。究竟在7300年前,应该还没有锋利的刀具,顶多是骨制刀具。另外,通过女子遗骸骨骼的受伤程度也能推断出,她在生前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工作人员人员头皮有些发麻,他们仔细数了数,女子身上扎着18把骨器,这18把骨器分别是8把骨叉、2把骨簇、8把骨簪。这些东西都是远古时期人类常用的工具,比如骨叉可以用来挠鱼,骨簇可以用来狩猎,骨簪是戴在头上的饰品。
这些骨器所在的位置也比较特殊,大多数在比较致命的部位,比如颅骨处、胸口处等上半身要害部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有3把骨器是通过女子的会阴部位插进腹部,到达盆腔的,这3把骨器依然还在女子骨盆中。其中,有1把骨器从会阴部穿进,由于用力过大,直接插在了女子的坐骨上,考古人员挖掘时还在坐骨上稳稳地插着。
展开全文
零口姑娘的肘关节断裂
这只是表面能够看到的痕迹,这名7300年的女子生前所遭受的侵害还不止这些。
工作人员对女子骨骼进行深进研究,他们发现,女子在生前曾经遭受到35处严重损伤,其中有锐器伤有29处,复合伤有6处。
29处锐器伤中有些是直接致命的部位,比如颅骨上和胸口部位,此外在肋骨、脊椎、髂骨
、耻骨及骨盆内受伤较为严重。很明显,这些锐器伤是由骨簇、骨叉等利器扎透、刺穿、切进肉体,到达骨骼处的。
零口姑娘身上骨器位置示意图
性别与年龄在考古时也是要弄清楚的一项重要指标,专家请来人体解剖学教授对骨骼进行了专门鉴定,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明确,这名遗骸的主人确实是名女子,往世时大约在15岁-17岁左右。因为这名7300年前的女子是在陕西零口村发现的,工作人员将她称为“零口姑娘”。
此外,零口姑娘双臂的尺骨、桡骨都已经错位,向身体外侧偏移。左腿的胫骨很明显地出现了断裂,与身体分别开来,这也是生前就出现的。专家认为:零口姑娘身体多处骨骼出现错位和移位,这可能是生前遭受到撕扯、拉拽等造成的,而腿部的胫骨偏离应该是受到木棒等钝器击打造成的。
骨器扎进骨骼
7300年前的人类是如何将18把骨器扎进零口姑娘身上的呢?
要知道,普通人可以将骨器扎进肌肉,却很难徒手将骨器扎进骨头,而且扎得还如此深。有专家提出,是不是史前人类所为。但这也只是毫无依据的臆测,没有证据支撑。有的专家提出,这样的穿透力是一般武器做不到的,即使是远古时期的弓箭也做不到,他们用得很有可能是一种原始弓弩。
零口姑娘所受的伤基本都在身体前面和两侧位置,后背处没有受到侵害。专家认为,零口姑娘应该是被挠住后捆绑在了大树上失往了反抗能力,四周很多人拿着骨制工具向她实施了侵害。她在被害过程中猛烈挣扎,左手就在这个过程中被砍断了,左侧小腿也出现了断裂。
专家对零口姑娘的头骨进行了复原,就是下图,大体就长这个样子。
专家从她的面部容貌、眉骨等地方分析,零口姑娘应该是位女子。但是她的耻骨、骨盆等与女子又完全不同,具有一定的男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她没有生.殖器官。专家提出大胆推断,零口姑娘是远古时期的“双.性人”。从容貌看,她是位女子,但从身体构造上看,她有着男人的特征。
关于零口姑娘的被害原因,专家做了几种推断:
1、7300年前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文明还未完全开化。零口姑娘双.性人的身份被族人发现,他们认为零口姑娘是不祥之人,她这样的人假如留在部落内早晚是要惹事的。为此,族人将她挠起来、捆绑在树上,对她施以惩罚。因为他们感觉零口姑娘是双.性人,所以在惩罚她时格外对她的会阴部位加重了惩罚,那3把骨器就是力证。
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假如在部落中出现一个没有生.殖器官的女子,或者是在性别与生.殖方面异于常人的人,族群里的人多半会陷进恐慌。他们没有其他方法,只能抉择将其戕害,他们认为这是在扶助零口姑娘祛除妖孽。
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存在这种情状。远在非洲的坦桑尼亚会将白化病人看做异类。同时,在一些有心人的宣扬下,这些白化后的黑人就是“唐僧肉”,他们的血液具有一种奇异的能力,服下后既能治病,还有可能让自己变成白人。为此,很多不法之人会想方设法挠到白化后的黑人,砍掉他们的胳膊、双腿,抽出他们的血液,以期获得高额回报。在非洲很多地方,经常能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白化病人,为了保护他们,非洲探员不得不24小时守护在他们身边。
2、部落战争推测。有专家提出,零口姑娘应该是两个敌对部落间对战的牺牲品。在远古社会,部落间因为领地、食物、水源经常会发生战乱,两个部落间积存的仇恨多了就难解难分。在某次战争中,零口姑娘被敌对势力挠住,想要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就想方设法折磨她。那些骨叉、骨簇也是他们作战时经常用的武器,当一群人围着零口姑娘时,她失往了反抗的机会,只能任人宰割。
3、婚姻不被承认的推测。有专家推断,零口姑娘喜欢上了敌对部落的一名男子,两人想要冲破阻碍在一起,但是又不被双方的部落承认,他们想要“私定终身”,零口姑娘抉择了逃跑。只不过,在逃跑时被挠了回来,部落里的人很难接受“零口姑娘”这样的做法,所以对她施加了极刑。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即使零口姑娘在感情方面做出出格的事情,但也不至于用18把骨器,造成29处损伤。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婚姻制度并不像现在这样。
《吕氏春秋》中提到: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蓄积之便。在这本古籍中提到了很多要害点,比如群居、知母不知父、无积存,这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特征。
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前,部落间实行内婚制,可随着时间推移,族民都发现内婚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到了母系氏族社会,婚姻方面开始从血缘内婚制向氏族外婚制转变。
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婚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群婚制”。举个简单例子,每年春天到来,河水熔化、万物复苏,两个部族间按照约定凑到一起,具有生育能力的青年男女间要进行配对、交流。一般情状下,只要两个不同部落的青年男女能够看对眼,就可以接着找地方往“交流”。交流工作结束后,双方各自回到自己的部落,再约定下一次定期“交流”的时间。春往秋来,天气慢慢转冷,两个部落间的女子成功孕育新的生命,部落得以传承和繁衍。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不论哪个部落的新生儿,都是知母不知父。
这个时期其实就是“群婚制”的婚姻形态,男女间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只是为了部落的繁衍与传承进行基本的交往。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转变,是伴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达到顶峰,又逐步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进行的。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滚滚历史长河,为什么是先进进母系氏族社会,后进进父系氏族社会呢,而不是反过来先进进父系氏族社会,后进进母系氏族社会呢?
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母系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二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于推行外婚制,夫妻两人是不同部落间的人,他们不会形成固定的生活关系。只是在特殊时期,进行一两次特殊交流,主要孕育下新生命,男方会返回自己的部落。而新生的子女则属于女方部族,这种血缘关系是很重要的。在所有孩子都存在“知母不知父”的情状下,谁的孩子多,谁就会在部落中占据优势。有时,部落族长传承时,孩子多的优势就更多明显。即使所有人推选部落首领,基本上孩子都会推选自己的母亲。
从经济学角度看,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要想解决温饱问题,不外乎两种方式,摘集与狩猎。将这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到:摘集易得,狩猎不常有。
一般情状下,部落男子身强体壮,狩猎工作由他们负责,可是狩猎难度相对较大,人从体能到耐力,再到味觉、嗅觉都比不上野生动物,即使原始人学会使用石器,也很难弥补这种差距。这就造成一种事实,狩猎的男子经常会空手而回。而摘集相对轻易,这项工作由部落中的女子负责,摘集的东西主要是可食植物的果实、种子、根茎、叶子、花朵等,这项工作相对狩猎来讲要轻易很多,而且所得的食物要多。
普及认为:农业、农耕诞生于女人之手。
这是因为,女子在摘集过程中偶然发现,部落的人在营地周边食剩下随手扔掉的植物种子,会在第二年长出新的植物、结出新的果子,他们再也不用跑那么远往摘集了。久而久之,就有了刀耕火种,这就是农业的雏形。当农业把握在女人手中后,就相当于把握了经济命脉,母系氏族社会应运而生。在这时,人们已经能够使用骨头、蚌类、石头制造简单的耕种工具,比如石镰、石刀等。
婚姻制度的变迁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脱不开关系,群婚制的衰变、对偶婚的兴起,伴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顶峰和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的到来,更是促进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
前文提到,农业或农耕经济诞生于妇女手中,但后来又是如何过渡到男子手中的呢?
当农业在女人手中逐步形成规模后,男子的优势又逐步显现出来。他们可以依靠植物来解决温饱问题,只是偶然往狩猎改良伙食即可。农耕经济逐步发展,完全靠女人不能处理好耕种、收成等问题。因为女子究竟力气小,每月还有特殊日子不方便下地干活。更为要害的是,女子怀孕生子期间,是很难承担起农活的。这时,部落间的男子就顺理成章地接过这些工作,农业开始把握在男人手中。
当男人把握经济命脉后,伴随着私有制的逐步发展,他们越来越要求更高的话语权。同时,部落的很多财富由他们来分配和把握。当私有制达到一定程度时,男子的财富积存下来,到自己往世时却没有人来继续,或者说他们不知道应该是由谁来继续,因为他们不知道谁往自己的子女。
部落间的男子急迫地想改变“知母不知父”的局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让所有的新生儿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他们要求改变婚姻制度,不能再实行群婚制,“对偶婚”营运而生。所谓“对偶婚”,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男女间的夫妻关系相对固定。这个固定的时间段是以能确认男子的后代为限的,简单来说就是男子与女子相互交流后,一直到女子怀孕产子。这段时间内,男女不再往找他人交流,夫妻关系相对固定。慢慢地,也就进进了父系氏族社会。
再后来,对偶婚已经称心不了男人的需求,随着男人地位的逐步抬高,婚姻制度也出现明显转变,开始进进“一夫一妻制”或者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以唐宋元明清为例,本质上来说,婚姻制度应该是“一夫一妻制”,因为从道德礼法上讲,男人的正妻只有一位,剩下的是妾或者平妻。但为了更好体现这个时期的婚姻制度,可以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琏的正妻,平儿、尤二姐、秋桐都是妾。同时,平儿是随着王熙凤嫁过来的丫鬟,是通房大丫头,也是贾琏当然的妾。
现在社会仍然有母系氏族社会存在,主要存在于非洲。非洲的vaikiki(拜基基人)部族是至今少有的始终沿袭母系氏族社会传统的部落。在这个部落中,女性地位很高,族长一般都由女性担任,他们可以拥有多个配偶,而男性要负责摘集、狩猎等粗活。这个部落的人认为,生孩子与男人关系不大,这些新生命都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部落中的男人只是“工具”而已。
这个部落中的女性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伴侣,假如看上哪个男人,只需要拿出一根山药给他,就能把他“娶回家”。大多数情状下,部落中的女子都有好几位相对固定的伴侣。
在这种氏族部落中,不使用现代化的钱币,香蕉和山药等要害食物就是常用的“钱币”。在这里,没有什么比生存和繁衍再重要的事情了。为了鼓励青年男女早恋爱、早生育,vaikiki人在村子里设有专门的小房子bukumatula。假如有女子看上了男子,他们可以先到小屋里谈恋爱。
在我们国内,也有类似母系氏族的族群存在,那就是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族,他们盛行“走婚”。在以前,他们大体是这样“走婚”的。当族群中有青年男女互相看对眼后,姑娘会在晚上将房间的窗户打开。以前的云南因为潮湿、蚊虫多,多盖起竹楼居住,一楼不住人,二楼往上才住人。姑娘打开窗户后,小伙子会顺着窗户往上爬,一直爬到姑娘的闺房里。
天亮前,小伙子再从窗户爬出往。此后一段时间,姑娘与小伙子一直是如此来往。天黑后,小伙子爬窗户,两人过日子。天亮后,小伙子爬出往,或从正门走出往。白天时间,两人各在各家干活。当然,也有少数青年男女会移出往居住,也有男方随女方居住的,极少数会有女方随男方居住的。
几个月后,姑娘孕育新生命。摩梭族青年男女间的这种“走婚”是靠感情维系的,只要两个人感情在,还是维系这种关系。只要两人感情破裂,可以一拍两散。
现在回到开头提到的7300年前的“零口姑娘”,让工作人员感到遗憾的是,在零口姑娘的这个墓葬坑里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对于“零口姑娘”的身份和往世原因,只能停留在推断阶段。
你认为“零口姑娘”是因何被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