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自杀与文学作品有关系吗?学生要读很多文学书吗?
偶然看到一个“知乎问答”。
问:为什么看加缪和王小波的书会感到压抑甚至失看?
问题下提问者弥补说:读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可是读加缪和王小波的时候莫名的压抑,读完全本书之后的感觉就像刚从牢狱里重见天日一般。告诉我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众多回答中,大部分答主都在进行理论探讨,都在发表自己的看点。作为一个经常发表看点的自媒体人,我对别人的看点不感兴致,我只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致。所以,此问题下一个获得107人赞同的个人经历自述吸引了我。
这个答主的自述如下(有缩减):
您并不是一个人。
有些回答认为提问者对加缪或是小波的理解有限,但我以为压抑甚至失看也是一种深进理解、产生共情的表现。其实两位作家的相通之处是存在的,但是是隐秘的,小波的一些杂文指责了社会对人的迫害,而加缪将这些迫害通过笔下人物真实还原了。
在人生某时期我恰好同时熟悉了这两位作家,惋惜我只读出了失看。压抑与失看是答案,真诚与期看也是答案。
展开全文
高三一年,加缪与王小波两位作家让我直接加重抑郁,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觉得没有活下往的勇气。那段日子,我变得偏激,易怒,熟悉我的人都觉得我性情大变。之后演变成沉默,抑郁,郁郁寡欢。
老师家长同学认为我学习压力太大,其实不是,面对考试成果我一直都很坦然,到最后面对考试我甚至无法产生紧张的情绪。
高三后期我同时在看加缪的《局外人》以及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当时就是累了,觉得人生很虚无,怀疑目前所作的一切努力的价值,指责高考制度,抵触应试教诲。
到后面老师的课我通通不听,一上数学课我就开始看陈景润《初等数论》,语文课看小说,英语课睡觉,文综课程刷题。开始老师还骂骂我,后面干脆舍弃了。
现在回忆起来,我只是单纯地反感他人强加给我的各种思维的镣铐,反感这个“温情尽失”的世界。我觉得灵魂受着某些念头的煎熬,心中郁结却无处发泄,最后干脆丢掉所有复习资料,后半个学期都没复习。高考前一个晚上,我还在看乔治·奥威尔的《1984》。
高考成果出来了,我往了某个还行的211大学。
进进大学后,我抽烟,染发,和辅导员battle,三更半夜出校“体验生活”,释放我无处宣泄的不满。我也花了大把时间在图书馆,自习室,很自豪的事情是我一直怀着一颗纯净的心往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排名,为了奖学金,为了炫耀的资本。
大学四年我做了很多事情,庆幸的是最后我还是拥有了追觅生活的勇气。我舍弃了很多所谓的话语权,舍弃了进dang的机会,舍弃了唾手可得的综测,最后我还舍弃了保研,为此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我就想活得有趣一点。我没有花特殊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是成果在全系也很好,相比那些为了保研,为了国奖而陷进竞争漩涡的人,我过得安闲很多很多。
今天我依旧不懊悔我做过的那些抉择,生活层次上我过得比一些老同学差多了,但我依旧在过我喜欢的生活。婚恋方面,我上次谈恋爱应该还是高三的时候,大学四年我拒绝了不少女生。目前我依旧是单身,我不企图结婚。不过不少老同学孩子都有了。
这条回答之下有30条评论,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
怎么说呢,和你似乎。高三看了很多很多课外书,上课看自习看,高三下学期开始抑郁,没心思复习,整个人郁郁寡欢,似乎什么都变得无所谓。倒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就是对成果在乎不起来。想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觉得世界很虚无,厌恶乱七八糟的规则、形式主义和束缚,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最后两个星期,一度想结束生命,总是在脑海中模拟自己死往的画面。紧张不起来,高考那两天,我根本没意识到是自己在高考,仿佛高考是别人的事。结果意料之外的超常发扬。上了大学,依旧泡图书馆,依旧觉得世界可笑又虚假。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往。
30条评论中的另一条也讲了自己的经历:
和你很像,王小波加缪还有乔治的书,你说的我都看过,我一般看过以后都会感觉自己需要一段时间的探求才能抽离出来。确实繁重的内容看多了,我连和别人谈天时,谈到这些话题,都会觉得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记得有一次看那个电影《何以为家》,很小众,当时它刚一上映,我就往看了,记得那天我家人都不情愿往看,但是我看预告时就被吸引住了,后来一个人看完,感觉自己看影和读书所喜欢的风尚,已经被这些类型的书奠基了。
看完这些问答,我想起了自己读的书。在我读过的书里,日本闻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很喜欢,看过很多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在写孤独的青春时营造的那种忧郁、伤感的感觉让我特殊受用。
那种青春背后的伤与痛,那些孤独,那些无力,那些无奈,都让我感同身受;那些抑郁,那些自杀,那些年轻的肉身与生命的一场场辞别,让我感觉死亡似乎是一件不那么痛苦的事,我理解那些死亡,各有理由,都有死往的必要。在死亡面前,这些死者没有一个挣扎的,都是舍生忘死地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读《挪威的森林》,用评论家的话说,就是把玩孤独,享受孤独,把玩无奈,享受无奈。看这本小说时心绪会很颓,很丧,但这种很颓很丧的感觉又让自己很享受。
这种心绪当然算不上抑郁,但确实有点压抑。此类文学作品看多了之后,心绪难免低沉,有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感觉。我发现自己还是太敏锐,而且因为这些年来写文章的原因,我似乎变得越来越敏锐,文学作品越来越能影响我的情绪,这可能是因为我总是企图用自己的作品影响别人情绪的原因吧。
读了知乎这几位答主的留言后,我突然想,假如我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就读这些很孤独很忧郁很伤感的小说,我会不会变得忧郁,甚至变得抑郁?在和书中的主人公差不多的年龄阶段读主人公的伤感故事,肯定更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更能共情。
越是共情这类故事,就越是享受这种伤感,可能就越要觅觅更多类似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看多了,我会怎样?
说不定我会像知乎这几位答主一样,在心底种下孤独、忧郁的种子,然后这些孤独、忧郁生根发芽,最后长满我的内心。此后,我是否就具备了忧郁的气质,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人?
青少年时期会觉得忧郁的气质很酷,郁郁寡欢很高冷,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会制造忧郁的范,会没戏也给自己加戏。但这种制造忧郁气质的结果是,自己的性格可能就忧郁了,甚至会抑郁。
当前初高中学生的抑郁和自杀成了越来越普及的社会问题,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所致。是的,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是很大,高压之下心理轻易出现问题。
但会不会也有别的原因?比如一些抑郁或自杀了的孩子心灵深处本就有孤独、忧郁和厌世的种子,学习的压力催生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生长,导致内心萧条,不可收拾,最终崩溃?
抑郁或是自杀,一定是因为情绪低沉,孤独忧郁,对未来没有了向往,甚至布满了失看。一个积极乐看的人应该不会抑郁不会自杀。所以防止抑郁和自杀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让情绪保持积极乐看。
为什么初高中学生中的抑郁者和自杀者层出不穷?
因为初高中的孩子正在经历青春和成长的烦恼,除了性意识萌芽带来的烦恼外,更大的烦恼是,还没长大的他们想要获得独立的人格,不想再事事听存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安顿,他们想用自己的眼睛看察世界,想用自己的大脑探求人生,并且拒绝大人的意见。
此时在他们的眼里和心里,世界不是父母和老师描绘的那个样子,他们没有看到多少真善美,反倒是发现了很多他们不能容忍的假丑恶。世界的不完美打破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完美想象,所以他们迷茫了,焦虑了,他们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因为他们知识有限经历简单,心里有了迷惘,他们就想从前人那里追求答案。于是他们往看书,期看在书里找到答案。他们看文学书,看哲学书,想从这些书中找到对这个世界的正确理解。可是每个文学家和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有些言论已经时过境迁,不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更糟糕的是,有些文学家和哲学家甚至三看不正。
古今中外的小说家都知道“悲剧最感人”,所以伟大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写悲剧的;伟大的哲学家,大部分也都是消极悲看的,从尼摘到叔本华,从悲看哲学到痛苦哲学,都在痛苦地探求生命的本质。
而生命的本质、活着的意义等命题,是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者最常考虑的问题。很多自杀者留下的遗书都很有艺术气息和哲学韵味,他们的精神层次似乎比常人高一截,他们带着忧郁的气质探求着浩大而空洞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所以迷茫,所以无助,所以痛苦。
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少看一点文学作品和哲学书是对的。长久以来,我们把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用抬得太高,以为但凡是个文学作品,就能陶冶情操。可是文学作品是没有准则的,它是否真的有价值有益处是没有人把关的,至少把关的准则很模糊。文学作品对人情操的影响也是模糊的。
文学作品也有着共同的缺陷,一是,作品中写的故事都是过往的事,甚至是古代的事,跟当前社会并不一致;二是,作品中写的故事大多都是虚构的,这些虚构的故事与人世间的真实事件还是有很大不同。这两个局限就导致文学作品脱离现实且在感情上轻易走极端。
而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现实社会中,假如我们参照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世界和感情来处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青少年鉴别力不够,生活体会也不足,他们很轻易把书上的东西照移到现实中,这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迷茫和困惑。
青少年该读什么书呢?我觉得应该多读“现实”这本书。现在的孩子对现实社会了解得太少了,他们大部分时光在学校里度过,无法接触社会。在家里的时光,父母往往严厉限制他们上网和看电视,而孩子在有限的上网时间里也主要是打游戏,父母也很少有耐烦天天跟孩子探讨当前社会的种种。长此以往,我们把孩子隔绝在了现实社会之外,他们没有机会了解当前社会。
现实世界是生气勃勃的,而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塑造的虚幻世界是文艺气息浓郁的,且经常是忧郁的、伤感的。我们应该用现实世界的生气勃勃来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三看,且不可让孩子掉进文艺作品中难以自拔。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期养成的心态和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应该用现实的生活以及阳光明媚的作品来塑造孩子的心性,要让孩子尽量远离那些阴郁、颓废、孤独、厌世的作品,特别不要看那些宣扬失看、美化死亡的文学作品,对那些尖刻地指责社会的作品也要少看。
青少年时期养成健康、阳光的心态,拥有了乐看、坚定的品行,这种心态和品行可以让人在一生中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时,都能乐看、勇猛地往面对,往积极有为。假如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病态、阴暗的心态,拥有了悲看、怯懦的品行,这样的心态和品行可能会让人格格不进郁郁寡欢一辈子。
而我们每个人都得活下往,性格假如太过悲看、怯懦和敏锐,那很多事都会干不好,可是为了活下往,又不得不往干,于是就不得不天天跟自己的心态和品性做斗争,这样自我斗争的拧巴的一生,就太累了。
推举本文作者主讲的“不一样的爸爸育儿课”,全免费,全网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