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迎泽,读历史丨相差9岁的“文笔双峰”
“行旅远来,远见塔影,即知太原将至;公私外出,回首塔身,渐远渐没,难尽依依之怀。”一直以来,高耸进云、护佑一方的双塔,与建筑精美、布满神异色彩的永祚寺,是无数太原游子心中象征家乡的符号,同时,也引发着无数太原人心中无限的想象。
其中,仿佛双生姊妹的永祚双塔更是被人们称作
“文笔双峰”
,然而,
这对“姊妹”却实实在在地相差了9岁,
身高也有着细微的2厘米之差。
自汉唐以来,晋阳大地人才辈出,人文极盛,可至宋太宗灭北汉,焚晋阳,斩龙角,断龙脉后,文化的衰落让一方士绅颇感不安,他们立志振兴太原文化,重温盛唐风韵。
按照风水家的阐明,太原西北高于东南,“左痹不胜右”,所以“文明不开”、“其民挚悍”,必须在太原城东南一带建造高塔,才能
展开全文
弥补地形上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不足,兴盛士风。
于是,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太原士绅推举傅霖为首事,
集资在太原东南郝庄兴建了高54.76米,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的砖塔,取名为文峰塔。以“文峰”为塔名,托付着人们“
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
的愿看。同时依塔还兴建了永祚寺的前身——永明寺,因为寺内仅建有一座文峰塔,所以在当时也被称为大塔寺。
图丨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成对于太原文化的振兴起了多大作用不得而知,但对于傅家来说,他们的仁德与义举的确得到了回报。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傅霖的孙子,杰出的学者、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先生诞生了。
后因晋穆王朱敏淳认为永明寺规模简单,特书请当时的护国禅师、五台山住持妙峰法师前来太原主持扩建永明寺。
工程初期,妙峰法师发现原寺院所建大塔——文峰塔向西侧倾斜,便向晋王意见在旧塔西北处增建一座高54.78米,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的新塔.
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与文峰塔相差9岁的“姊妹塔”——宣文佛塔开始创建,并于4年后正式完工。因得到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生母宣文李太后的出资佐助,故以其尊号命名为宣文佛塔,又因传说塔内躲有佛舍利子,所以宣文佛塔又喊舍利塔。
图丨宣文塔
自此,双塔凌霄,巍巍壮看,历尽沧桑,而屹立如故,成为砖塔成双组合中
形制最完美、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建筑。
远看似迎宾卫士,令人肃然起敬;登临可俯瞰市寰,尽收锦绣山河之姿。
来源:迎泽发布
发布于: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