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素材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昵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转变中而与之唤应。这就是那人文参与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期看、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迪性与教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域,人有风尚。在此气象境域之中有此风尚,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域”与“风尚”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进,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域?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食,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域。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素材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熟悉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面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展开全文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聪明、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聪明,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及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及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聪明。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1.下列对素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域。
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依据素材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材一和素材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摘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短缺文化自信。
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要害。
3.结合素材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3分)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礼记·大学》)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回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回往来兮辞》)
4.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素材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征的。(4分)
5.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素材信息简要回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注】
李存葆
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
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指挥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
面对前来摘访的我,他沉默许久,才站起来说:“先请您看一下这两幅照片——”
他的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帧带像框的照片。他指着左边的像片说:“这是我要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名喊梁三喜。他原是我们三营九连连长,在还击战中壮烈这是殉国。当时,我是九连的指挥员。”
他又指着右面那张十二时的大照片说:“这是梁三喜烈士一家在他墓前的留影。”
我从旅行包里取出小型录音机,赵蒙生却向我摆了摆手:“别急。在我讲述之前,我得向您提出三点要求。
“其一,当您把我讲述的故事写给读者看的时候,我期看您不要用华贵的词藻往妆扮这个纯朴的故事。要离部队的实际生活近些,再近些。文学是要有审美价值的,而纯朴本身不就是美吗?
“其二,某些描写战争的作品没有战争的真情实感,把本来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磨平,失往了震动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别林斯基说过,短缺戏剧性的长篇小说,是生气索然而沉闷的。这话有道理。但有的作者为追求戏剧性,竞凭空编造故事,读来则更令人感到荒诞不经。这个(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您能不加粉饰地把它笔录下来吗?
“其三,您必须如实描绘生活中的‘这一个’,假如您稍将‘这一个’加以美化的话,这个故事不是大减成色,便是不能成立了。”
我急于听到下文,连忙点头赞同。
以下,便是赵蒙生的讲述:
一九七八年九月六日,我下到九连任指挥员。十二月,命令下达,我们这只部队要上前线作战。当时我们团受领的任务是打穿插。三营任团尖刀营,九连受命为营尖刀连。这就使我们九连一下在全团乃至全师——居于钢刀之刃、匕首之尖的位置上!
全连上下部为当上了尖刀连而自豪。但大家更明白:摆在我们九连面前的,将是一场很难想象的恶仗!按照步兵打仗前的惯例:全连一律推成了锃亮的光头,一是为肉搏时不至被敌揪住头发,二是为头部负伤时便于救治。
炊事班竭尽全力为全连改良生活,并公布在国内食的最后一顿饭将是海米、猪肉、韭菜馅的三鲜水饺。我发现,即使每月拿六元津贴的战士,会抽烟的也大都夹起了带过滤嘴的高级香烟。连从来都抽劣等旱烟末的梁三喜,竟也破例买了两盒“红塔山”。靳开来不知从哪里买来两瓶精装的“五粮液”,硬拉我和其他连、排干部一起醺一口……
人之常情呵,这一切都在告诉我,大家都想到将往决一死战,都想到这次将会流血牺牲。而在辞别人生之前,要最后体会一下生活赐与人的芳香!
这里已决定一排为尖刀排。党支部再次开会,商定连干部谁带尖刀排。
支委们刚刚坐下,靳开来便站起来说:“这个会根本不需要再开吆!查查我军历史上的战例,副连长带尖刀排,已是不成条文的章程!既然战前上级开恩提我为副连长,给了我个首先往死的官衔,那我靳开来就得知恩必报!放心,我会在副连长的位置上死出个样子来!”
我沉痛表达:“执行军长让我第一个炸碉堡的指示吧!这尖刀排,我来带!”
靳开来道:“指挥员,从现在起,我们将患难相依,生死与共!指挥员是连队的中枢神经,要死,
第一个也轮不到你!”
他的话布满真诚的感情,我眼里一阵发热。
梁三喜刚提出要带尖刀排,就被靳开来大声饮住:“连长,少啰唆,要带尖刀排,比起我靳开来,你绝对没有资格!当然,讲指挥能力,我靳开来从心里服你;论军事水平,你也比我靳开来高一筹!我说的资格是:我靳开来兄弟四个,死我一个,我老父老母还有仨儿子往养老送终,祖坟上断不了烟火。可你梁三喜,你家大哥为革命死得早,二哥为他人死得惨,惨啊!就凭这,不到万不得已,你梁三喜得活下来!”
我心里沉甸甸的。下连这么久了,我竟对连长的身世一无所知!
靳开来擦了擦发湿的眼睛:“连长,我说句掏心话,全连谁 ‘荣耀’ 了,我都不会过分伤心,为国捐躯,打仗死的吆!唯独你,假如有个万一……你那白发老母亲,还有韩玉秀怎么办……咳!小韩该是早已经生了,可你还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啊!”
梁三喜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抖动:“副连长,别说那些了!”
“行了。别开马拉松会了。顺理成章,带尖刀排的事,听我的。”靳开来拍板定了音。
夜幕降临,我们全连伏在红河岸边待命。
战斗打响前,最大权威者莫过于表的指针。人们越是对它迟钝的步伐感到焦虑,它越是不肯改变它那不慌不忙的节奏。当它的时、分、秒针一起叠在十二点上时,正是十七日凌晨。
骤然,一声炮响,牵来万声惊雷,千百门大炮昂首齐吼!瑰丽的夜幕下,数不清的橡皮船和冲锋船载着千军万马,穿梭往返,飞越红河……
(选自 《高山下的花环》,有删改)
注:《高山下的花环》原文共十七个章节,本文节选自第一、第六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的两帧照片,为下文写主人公梁三喜的家庭状况做了展垫,并交代他最终牺牲的结局,为小说抹上悲怆的色彩。
B.小说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如靳开来的语言略显粗鲁,凸显他率真直爽的形象特征,展现出他对战友热情真诚的关怀。
C.小说中对时间的表述十分精确,如“十七日凌晨”,对应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彰显军旅文学的时代感与现实性。
D.小说通过靳开来、赵蒙生和梁三喜争带尖刀排这一情节,颂扬战士们为国征战不怕牺牲的勇猛崇高,突出战友间革命友谊的主题。
7.关于小说结尾作战部分的描写,卜列说法不止确的一项是(3分)
A.战斗打响之前的时间流逝缓慢,仿佛停滞,这侧面烘托了战士们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B.时分秒针叠在十二点上这一描述细腻生动,富于画面感,使战斗打响的一刻更震动人心。
C.小说运用拟人、夸饰等手法来描绘开战的场景,“瑰丽”一词暗示战争的血腥惨烈。
D.开战前静如死水,开战后疾如风雷,这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强化了小说的戏剧张力。
8.小说灵巧变换叙述者来讲述梁三喜的故事,请简要阐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9.文中赵蒙生提出的三点要求,是作者借人物之口阐明他的创作看,这些创作看在本文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看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看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 曰:‘载戢干戈,载橐①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②,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③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天天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看之兵。’
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儿顿乎!吾闻夫夫戎树④,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回。自是荒服者不至。
(选自《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注:①囊(gāo):古时收躲弓箭的袋子。这里用作动词。 ②稷,谷物泛称;后稷,传说中的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世泛指农官,相传周族的先祖曾长期 担任此职。 ③不窋 (zhú ) : 古代周族部落首领。 ④大毕、伯士、树:相传为犬戎族的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B.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F.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D.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载,在本处是句首或句中语助词,与《氓》中“载笑载言”的“载”字意思一样。
B.忝,意为“辱没”,该字在本文中的用法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忝”字不同。
C.荒服,古代“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
D.让,此处意为“责怪”,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字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穆王野心勃勃,想要出兵征讨犬戎,祭公谋父为了禁止他的错误行为,从“先王耀德不看兵”的基本看点出发进行劝谏,引经据典,很具说服力。
B.祭公谋父为了说服周穆王,列举了先王端正品行、敦厚爱民的实例,主张用礼法往教化百姓,最终让百姓感恩天子的恩德而恐惧威刑,从而壮大王业。
C.商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揭竿而起,和周武王一起发动正义的战争,在牧野打败商朝军队,这不是崇尚武力,而是体恤百姓、为国除害。
D.祭公谋父认为犬戎的首领一直履行朝见职责,周朝贸然出征讨伐,是废弃先王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周穆王不听劝告,最终只落得荒服诸侯不再来朝见的结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4分)
(2)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4分)
14. 请简要概括祭公在劝谏周穆王时引用周文公颂诗的目的。 (3 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宋)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进坞觅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热。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前二句点明具体节令,描绘山间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B.词人外出春游,在高岗与低谷间穿行,游兴非常深厚。
C.下片写词人游兴已尽,回山寺就寝,有孤枕难眠之感。
D.全词即事写景,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
16.晚年的王安石虽身居山林,却似闲非闲,他也曾写出“我欲抛山往,山仍劝我还”这样表露矛盾心境的诗句。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这种矛盾心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报任安书》中以孙子为例,颂扬其在逆境中不甜舍弃的精神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 , ”一联,意象神异而空灵,上句描绘出宏阔而寂寥的境域,下句传达了温热而朦胧的欢乐。
(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摘取冷冻或真空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烹调的新兴菜品。预制菜产业前景宽广,但宽广的蓝海下,也有挑战的暗流。生活中,对预制菜的顾虑也① ,例如:
“小作坊、添加剂”,是对安全的怀疑。食以安为先,让消费者食得放心是关系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长期以来预制菜行业短缺统一的国家准则,没有完全的产品准则体系和操作规范流程,导致一些产品行量② 。
“图不符、缺斤两”,是对品行的诟病。诚信经营是市场主体起码的行业操守,然而一些平台商家以次充好、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一些线下商家③,打着现炒的幌子哄骗顾客。这些是对消费者的知情权、抉择权的侵害。
由此看来,想要“香”飘久远,预制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需要产品研发的不懈攻关,需要行业准则的不断落地,需要行政监管的有力倒逼,需要餐饮行业的自省自律,需要你我这些消费者做出的每一次抉择。
究竟,预制菜到底“香”不“香”,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进妥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素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过往,连接汕头湾两岸的通道,主要是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随着城市扩容提质,① ;
加之汕头地处沿湾,台风、暴雨季节的封城市扩容提高,不便。海湾隧道的开通,不仅解决了恶劣天气下的过海交通问题,更打破了之前需绕行礐石大桥、海湾大桥的局面,将两岸通行时间从40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以内,为城市发展提速。
2022年9月28日,汕头海湾隧道正式投进运营。据介绍,② :上层是排烟通道,中间层是行车层,下层是为综合管廊和应急救援通道。隧道路面摘用降噪沥青,隧道两侧摘用蓝白相间的装饰板,营造清爽愉快的视觉感受。海湾隧道在南北两岸分别建有64米高的风塔,作为隧道的“唤吸系统”,③ ,而且外形设计新颖,灯光美轮美奂,成为汕头新地标。
筑世界工程,圆潮人百年梦想,交通设施的完美,对汕头融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具有重大意义。
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一带一路”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B.“期看工程”是由团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
C.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
D.红军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妥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全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周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素材,依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赛道无处不在,如体育赛道、科技赛道、人生赛道,等等。身处赛道,最美的姿态是奔跑,要敢于争取超越,如苏轼所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不负习总书记的寄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果”。
“新赛道”是《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来的2022年十大时髦语之一,泛指一切断的领域、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气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垦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上素材颇具启迪意义。请结合素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探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C
4.①中国山水画显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或“天地人三者合一”、“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最高信仰;
②中国山水画讲究发明“气象”“境域”与“风尚”三者合一的艺术世界,体现了中国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思想理念。
③中国画在梅兰竹菊中融进人文理想,另成天地而称之为“四君子”,体现了中国人对“君子之风”(或:君子人格、君子精神、君子品德、君子才德等)的追求与敬仰。
(每个要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5.①加强社会风俗、艺术审美及人格德性(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诲,深进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②运用中华文化先进的理念聪明,提出具有普及意义的“中国”的理念、主张、方案,助力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或: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6.D
7.C
8.①摘访者“我”是故事的引进者,“我”的好奇为小说设置了悬念,摘访者的身份也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感;②赵蒙生“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串联起小说的情节,又是故事的亲历者,使小说更真实可信;③靳开来是梁三喜身世的知情者,他的叙述布满感情,使小说更富戏剧性和感染力。④多次变换叙述者,使叙述灵巧生动,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引人进胜,使梁三喜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充足,便于读者更全面客看地了解人物。
(分析部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每小点2分,前三点答对两点即可。)
9.①纯朴的语言是美的,有审美价值。如表现人物情感时,只用“擦了擦眼睛”“声音抖动”等简洁质朴的描述,却使小说更富感染力;
②让矛盾冲突来强化小说的戏剧性,如梁三喜面临着为国还是为家的矛盾,使小说更富张力,又如小说三位人物在“带领尖排连”问题上的争夺,这一矛盾冲突也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要贴近生活实际,真实再现人物,要有真情实感。如临战前剃光头、改良生活等情节,贴近部队生活,使小说更真实可信,靳开来直率粗俗的缺点使人物更真实生动。
(每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部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B
11.D
12.C
13.(1)到了武王时,昭显先人光明的德行而且加上慈爱和善(把慈爱和善增加上往),侍奉神灵,保护百姓,没有谁不欢欣喜悦。
(2)假如发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做到的,那就进一步修养德行而不劳役百姓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服从的,远处的诸王也没有不心服的。
14.(1)期看国君收起干戈,不要用武力对外征讨。(1分)
(2)施行仁政,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才能让国之基业发展壮大。(2分)
【参考译文】
周穆王将要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以这样做。先王耀明文德而不炫耀兵威。兵威平时敛躲而只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一动用才会展示出威力,而炫耀就会被轻视,被轻视便失往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躲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信赖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增加百姓的财富,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的方向,依靠礼法来教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恐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往了农官而不重视农事,我们的先王不窋因为失往官职,只好自己躲躲到戎、狄的地方,他不敢荒废先人的基业,时时论叙先人的德行,继续先人的事业,修撰他们的教训典籍,时刻恭敬勤劳,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累世奉修德行,不辱没先人。到了武王时,昭显先人的光明德行而且加上慈爱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没有谁不欢欣喜悦。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欣然拥戴武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这阐明先王并非崇尚武力,而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除往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天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这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假如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修治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自己的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修治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装备、谴责的法令、晓谕的文辞。假如发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做到的,那就进一步修养德行而不劳役百姓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服从的,远处的诸侯也没有不心服的。
“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往世以后,犬戎的新君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天子说:‘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往讨伐他们,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危败吗?我听说犬戎新君树,敦厚纯朴,遵守先人的德行,遵守荒服之礼不变,他们是有抵御我们的理由的。”
周穆王不听劝告,往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
15.C
16.①本词先写词人野游觅春,在山寺恬然进梦,怡然自适。(2分)②接着写他被山间的松涛声惊醒,感慨美梦短暂。(2分)③本词表现出了词人想要放情山林又依旧心系尘杂、内心并不清静的矛盾心理。(2分)
17. (1)孙子膑脚,《兵法》修列。(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热玉生烟。
(3)示例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陋室铭》)
示例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出自《劝学》)
示例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自《阿房宫赋》)
示例四: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出自《蜀道难》)
(每空1分,漏写或错写均不得分)
18. ①比比皆是(比比皆然) ②参差不齐(参差不一) ③浑水摸鱼(混水摸鱼)/缺斤短两
19. 预制菜是一种新兴的菜品,原素材经过洗、切、搭配、加工,然后以冷冻或真空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烹调就可食用。
20. ①连用五个“需要……”句式,形式整洁,节奏感强,增强语势。②强调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评分参考:①点答出“节奏感强,形式整洁,韵律感强,增强语势/气势/语气。”给2分,答出②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B
22.①过海交通问题已成发展瓶颈/过海交通问题限制了城市的发展/过海交通问题影响城市发展速度/这两座桥已称心不了交通要求(像最后一例这么答只能得1分)
②海湾隧道摘用三层结构设计
③风塔不仅为隧道输送新奇空气/风塔不仅为隧道解决通风问题/风塔不仅具备通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