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长的狗:幽默的故事,在爱与采纳中,获得向内成长的力量
《忠犬八公》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八公是一只秋田犬,它天天都会目送主人上班,傍晚时分到家四周的涩谷站接主人回家。
一天,主人因工作时心脏病夺救无效往世,八公没有接到自己的主人,它一直在涩谷站苦等,很多人想领养它,它都不情愿走,一等就是9年,直到往世。
关于狗狗的语句数不胜数,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对于很多人而言狗带给自己的温热力量非常大。
优宝很小的时候见到小狗就会手舞足蹈,今天收到朋友送的绘本《一条长长的狗》看到封面橘色的小狗时,她就迫不及待地要拆开塑封,我告诉她这是一条长长的狗,一遍过后,她便记住了。
为什么是一条长长的狗,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阅读。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拉尔夫是一条特殊“占地方”的小狗。它“汪汪”地跳到爸爸妈妈的床上和 他们道晚安,意外地出现在姐姐洗澡的浴缸里,就连爸爸也被它弄得人仰马翻,一句话:它在哪,哪里就“人飞狗跳”,大家并不怎么喜欢他。
小狗拉尔夫被赶回到了自己的窝里,整个世界似乎一下子就清静了下来。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紧急的事情,拉尔夫在情急之下也发生了一个新奇的转变,大家越来越喜欢它。
人们的贴心伙伴
一开始拉尔夫因为特殊占地方遭到了家里人的嫌弃,沙发上的拥挤、晚上睡觉时的吵闹,姐姐洗澡时的尴尬,爸爸熨衣服时的车祸现场...因为被嫌弃,所以换来的总是大家对拉尔夫的喊喊,“别碍我的事。”
对于拉尔夫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当家人喊喊着让它走开时,它下楼梯的时候流下了眼泪,眼泪的背后是伤心,于是它默默回到了自己的狗窝,内心的孤独与难受在当时可能只有拉夫尔自己清楚。
展开全文
拉尔夫的这种感觉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经常经历,那种不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体察到拉尔夫的情绪时,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孩子。
夜里,拉尔夫闻到了烧糊的味道,想要一探究竟,但是它的身子被门洞卡住了,情急之下,它的身子越拉越长,最后经过它的努力一家人得救了。
故事的最后与一开始形成鲜明的对比,身子变得特殊长的拉尔夫和一家人挤在沙发里,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们再也不觉得拥挤,甚至还说,“我们再盖一座更大的房子。”
温热的故事结尾和拉尔夫身上的颜色寓意非常吻合,橙色代表欢快活泼与温热。
故事首尾形成鲜明对比,给予孩子和大人同一点其实:每个人都会因为经历的不同慢慢成长,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对于成年人而言,无需过度地向别人证实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足够好,接下来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好,别人的态度其实没那么重要,我们不需要证实给任何人,只需要向外探索,向内成长。
采纳孩子的不完美
《一条长长的狗》中的拉尔夫因为自己麻烦的行为引来了家人的厌恶,它也会伤心地哭抽泣,也会难受地躲到一旁。
拉尔夫身上我们能捕捉到正在长大的孩子们的小小身影,他们笨拙地爱着父母也期看得到父母更多的鼓励和爱意,然而事实却是,大多数的父母会因为孩子不如意的行为给孩子打上标签、大吼大喊或者表现出负面情绪。
闻名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回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她在《正面教诲》一书中提到:当小孩的回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称心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
被采纳,被需要,被爱是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是幼儿时期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好的回属感会为孩子的成长奠定稳固的心理基础。
很多时候对于优宝的行为我很头疼,在我繁忙的时候,我多么期看她是一个清静的乖孩子,然而当我静下来的时候我会想,她不是一个机器,孩子也各不相同,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一样。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采纳孩子的不完美不代表纵容,家长需要把握好度,不完美也值得被爱。
积极心态看问题
小狗拉尔夫面对家人的呵斥,它一个人躺在自己的狗窝里,此时的他虽然很伤心,但它在危急的时刻,并没有因为家人对它的冷漠不理不睬,而是在危急到来时想方法扶助家人脱离危急。
积极乐看的心态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成长的路上总是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面对困难、嘲笑,有些孩子就很消极,不知道怎么解决,还有些会把困难当作挑战,勇猛地面对困难,征服困难,从中获得自己成功的喜悦。
们要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别人的看点完全地影响自己的行为,懂得挑战,懂得调整心绪,以积极乐看的心态征服困难,扶助别人,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约翰逊曾经说过一句话:“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还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小狗拉尔夫的故事脑洞大开,狗狗的泪与笑,叩击着阅读者的心弦,幽默的故事背后带给孩子向内成长的力量。
¥37.4
购买
他的作品获得大众喜爱,目前引进到国内的作品有《这不是书》《发生了什么》《一只竖立行走的猫》《一条长长的狗》。
《一条长长的狗》不仅仅适合孩子阅读,更适合家长阅读,向内成长于孩子,于家长而言都同等重要。
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育儿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