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模拟《咏鹅》写个《咏鸡》,获国家级文学奖,短短18字写了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信赖这是很多小孩子们第一首学会的古诗,因为这首诗很好记,仅仅十八个字,就把鹅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仿佛让人看见了真正的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而这首咏物诗的第一句话只是简单的三个字,每句话还很押韵,朗朗上口。可是大家也都知道,简单的事往往是最难的,仅仅十八个字来表达一个形象,真的很困难。就像这首《咏鹅》,骆宾王写完这首诗后,后辈的人多次想要模拟超越这首诗,都无果而终。原因就是这首诗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就在今天的湖南省,有一位将近70岁的老人写了一首《咏鸡》获得了中国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并且和骆宾王的咏鹅一样,都是简简单单的18个字。
而这位老者,竟然就用18个字获得了万元大奖,引得网友们纷纷效仿。一时间网络上竟然出现了两种推断方式,有的网友欣赏危勇,还有的网友指责危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咏鸡》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竟然可以获得万元大奖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古人的诗歌
《咏鸡》这首诗歌的老人名喊危勇,他是一名渔夫。将近70岁的危勇过着普通的打渔生活,但这并不阻碍他对诗歌爱好的追求,他很喜欢诗歌,甚至情愿自己往亲手写诗歌。他特别喜欢的就是《咏鹅》这首古诗。
展开全文
说起《咏鹅》,大家应该不难想起《咏鹅》的作者骆宾王。骆宾王小的时候生活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风景美丽,水质很好,特别是小河的水清亮见底,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骆宾王很喜欢跑到小河边往玩耍,特别是看河里的鹅。时间久了,他就把鹅的体貌象征、游耍时的样子深深刻印在了心里。
有一天骆宾王的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有心逗一逗骆宾王,于是就问了骆宾王很多的问题,7岁的骆宾王都回答了出来,而且倒背如流。这位客人很惊异。他很欣赏骆宾王这个聪明的孩子,当骆宾王随着客人走到了河边时,客人看到了河里的鹅,他觉得这些鹅们很可爱,于是就让骆宾王作一首诗。骆宾王稍加探求,就脱口而出了这首《咏鹅》。骆宾王的《咏鹅》面世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骆宾王也因此被封为了“神童”。
短短的18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鹅在河中伸脖子和泼水的动作。这不禁让人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那时的骆宾王仅仅7岁,由于他对鹅感兴致,经常盯着鹅看,所以他对鹅有了细致的看察,才能写出这首《咏鹅》。
现在转回看危勇,他写了这首《咏鸡》。危勇虽然是一个渔民,但他生在农村,家里面也养了不少的鸡。他亲自饲养这些鸡,鸡下蛋之后,他往集市上卖。长时间的喂鸡和养鸡,这导致他对鸡的模样十分的深刻。
在阅读了骆宾王的《咏鹅》之后他不假探求地在脑海中形成了《咏鸡》。于是大笔一挥,将这首《咏鸡》写了出来。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唤皓月,五鼓唤晨曦。”一首《咏鸡》将鸡打喊时的动作描写得正确无误。
同7岁的骆宾王一样,《咏鸡》出世以后,危勇便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更是获得了第二届农民文学奖的万元奖金。这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追求古诗模拟的高潮,不少的人甚至还写出了《咏鸭》、《咏猪》等等,不过都没有危勇写的这么生动形象。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让网友们快速的得到了消息,大家对于危勇的《咏鸡》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有的网友朋友们认为危勇十分有追求,作为一位渔民,他还这么认真的学习和实践,这种热爱学习的优异品行值得大家学习,也值得获得万元的奖励。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们认为,危勇的《咏鸡》不过是模拟了《咏鹅》,比《咏鹅》的美丽差了很多,只不过是危勇恶意的描写罢了。一时网络上的评论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不过这也是对危勇的《咏鸡》一种重视而已,只不过是大家的方法不同。
“出名”后的生活
虽然和骆宾王一样,危勇的《咏鸡》在面世以后备受关注,这位近70岁的老人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并获得了万元奖金。在农村里这是一个很高的殊荣,儿女和子孙们都为危勇感到开心,儿女们为危勇感到自豪,子孙们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大家也专门为他做了一本书,里面收集了危勇的各种诗歌。近万元的奖金也给威勇的生活变成了更好的待遇,他的小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他食穿用度也提高了准则。
而危勇本人在此之后,专心地写下了更多的诗歌。其实诗歌没有界限,不分所谓尊卑贵贱,只要有一颗追求诗歌的心便都可以成功,危勇就是这么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如此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中,看懂诗歌的人并没有多少,所以危勇的例子便是在告诉大家,只要有心便可以成功,只要热爱便可以坚持。
我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是珍宝,江山各代也是出了不少的人才。中华民族的语言丰盛多彩,内涵更是深厚无比。古代的诗人们都很爱作古诗,但到现代以来诗歌便少了很多的乐趣。现在更是年轻人都不情愿往接触诗歌,危勇的做法虽然获得了网友们的一些指责,但是喜爱的人更多,有很多网友都调侃说老大爷写的是很好,这就是在吸取古诗的文化。
危勇用自身的例子告诉少年们,要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