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加拿大称养不起熊猫提前送回?熊猫有多烧钱,1年食700万?
2021年2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动物园公布,由于一只熊猫每年要食掉约合700万元的竹子,但是由于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受到疫情影响,无法保证大熊猫及时获得新奇的竹叶,因而决定将大熊猫提前退还给中国。
消息一出,有国人为之扼腕叹息;有国人则是欢迎熊猫回国。
作为中国亲善形象的代言大使,熊猫一直是受外国欢迎的“香饽饽”。
在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问中国,在来到中国的第二天,为熊猫的魅力所深深着迷的帕特·尼克松便来到北京动物园参看大熊猫。
在访问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周恩来总理在答谢晚宴上公布将把两只来自中国四川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予给美国。此举让尼克松夫妇欣喜不已。
在1979年,“玲玲”和“兴兴”每年就花费美国600多万美元,被美国人戏称为“吞金兽”。
那么,“养熊猫”到底有多烧钱?“熊猫外交”收成几何呢?“熊猫退货”真的是因为“养不起”吗?
(大熊猫)
一、养不起的“国宝”
熊猫,又名食铁兽,其作为我国独有的物种,在世界舞台上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它有着圆滚滚的身体和黑白相间的毛发。鲜嫩的竹叶、竹枝才是这种可爱生灵的主要食物来源,但作为杂食动物,其亦捕食竹鼠等小动物。
且大多数时间里行动较为迟钝,总是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懒散的神情。
与其他食肉动物截然不同,熊猫在大多数情状之下所表现出的虽然略显迟钝但依旧憨态可掬,且不具备进攻性的动物形象,往往更轻易让人心生怜爱之情。
同时,熊猫的毛色以黑白两色为主,同时黑色色块又在眼睛、耳朵、大腿等身体部位重点分布,这样的配色在与其生活的竹林从颜色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强烈的视觉刺激不仅不会让人不适,还给人带来了特殊的审美享受,并成为熊猫的特殊记忆点。
展开全文
这样宝贵的物种,其培育过程自然是颇为纷杂。
以德国柏林动物园的大熊猫基地为例,其占地面积150亩,却只是为了培育“娇庆”、“梦梦”两只大熊猫,当初买地的费用就花了近2000万欧元,这般手笔,可谓是特殊!
(德国柏林动物园)
在选址方面,柏林大熊猫的生存之处是距离市中心10公里的上风上水之处,防止了城市污染对园区的破坏,大熊猫既可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游客也能在较为自然的园区休闲欣赏。
在布局方面,柏林动物园摘用建筑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结合而成的混合式规划设计。
基地遵循“混合式”的总体布局方式,将建筑与自然的足够合成,营造沉浸式的环境体验,这种展出方式效果最好,也更适合大熊猫的栖息生活。
作为动物园的负责人,卡里姆·贝拉拉比还为大熊猫预备了天鹅和其他伴生动物。
此外,熊猫室外活动场植被丰盛而且没有刻意的过多地进行人为修建,据工作人员介绍,“基地想营造的就时一种人身临其境欣赏大熊猫的效果,需要游客细心的往丛林中挖掘找觅大熊猫的,这样自然野生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熊猫,也让游客可以更加直看的体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而最近建成的柏林大熊猫馆舍,则是更为奢华——其屋顶为覆土屋顶,种植矮小型灌木和草皮,使建筑拥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屋面和地面的绿化也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合成在一起。
立面材质使用混凝土拉毛做成细束装,同样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且造型与园区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
除往硬件设施外,洁净的笼舍同样是饲养大熊猫的要害所在。
在柏林动物园,笼舍卫生一天打扫3次以上,上午上班、中午下班或下午上班、下午下班各打扫一次。大小便是随时排随时清扫,确保笼内整洁干净。
依据季节和气候不同,卡里姆·贝拉拉比会聘请专业的迁都团队,每周或半月将内室、外活动场消毒一次,每次的花销就高达1万欧元。
此外,饲养大熊猫的食物主要是竹叶,而这同样是一笔巨额开销。
在各种竹叶中,依据大熊猫的摘食的喜食程度依次为水竹、南竹、凤尾竹、丛竹、毛竹等。
喜食的竹类摘食量明显增大,年青的大熊猫正常食量一般为20千克。
卡里姆·贝拉拉比为了让大熊猫们收成“家”一般的感觉,还从成都以200万欧元的价格摘购了50吨新奇的竹笋,可谓是花销惊人。
而那两只被加拿大送回中国的大熊猫,就是活活食穷了加拿大。
同时,为保证熊猫能饮到新奇干净的饮水,柏林动物园天天更换饮水三次。
上午上班、下午上班和下午下班各换一次。所选用的水都是直摘自阿尔卑斯山,每一升就接近150欧元。而每只大熊猫天天的饮水量在5升左右。
除往饮食之外,防暑降温也是熊猫养殖的必修课。
野生大熊猫随季节和气候不同,用迁移的生活方式抉择最适合的生存环境。笼养大熊猫这一行为受到了限制。
每年春末夏初,卡里姆·贝拉拉比都提前为熊猫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预备工作,在笼顶加盖塑料遮阳网。环境温度超过30℃,就用100千克的冰块放在熊猫馆内室为熊猫防暑降温。并打开空调,保证室温不超过26℃。
大熊猫“梦梦”进进老龄后,对环境温度适应能力明显降低,特殊是对高温不适反应明显。喘气、唤吸浅短、活动不安。
每年为确保“梦梦”在柏林城渡夏是夏季对大熊猫“梦梦”日常治理工作的要害。
依据“梦梦”生理特征,卡里姆·贝拉拉比摘用了用机械冰降温的方法来解决“梦梦”渡夏问题。甚至还专门修建了游泳池。
卡里姆·贝拉拉比从未算过柏林动物园花费了多少钱,但是当他听闻每年的花销至少是300万欧元时,他仍然是瞪大了眼睛——这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而事实上,这般费用还没有包含“租金”在内,而所谓的“租金”,正源于我国“昂贵”的“熊猫外交”。
二、“熊猫外交”史:“租金”的由来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国内民政凋敝、百废待兴,为了保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1957年,大熊猫“平平”和“碛碛”作为国礼被送往苏联。由于熊猫极其宝贵,开展这一动物交流活动的外交级别极高。
(“碛碛”)
1959年,中国方面又赠予了一只雄性大熊猫“安安”给苏联替换回“碛碛”,理由是苏联方面无法确定两只熊猫的性别而要求中国方面调换一只雌性大熊猫来到莫斯科。
进进八十年代后,熊猫生存环境逐渐恶化,1985年,野外竹林大规模死亡,食物不足又促使野外大熊猫数量锐减。
原先以高人力、高资源投进的赠予形式难以实现可继续的发展,这意味着以赠予形式的熊猫外交暂时落下帷幕。
但这并不意味着熊猫外交也就此画上句号,生态环境的转变促使熊猫外交在形式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与调整。
1984年,为配合洛杉矶奥运会的召开,中国将北京动物园的两头大熊猫“永永”和“迎新”暂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三个月后,这两头熊猫被送往旧金山动物园又待了三个月——但换得一笔优厚的租金。
这次活动无疑拉开了大熊猫商业展览的序幕,而中国也借此顺势提出关于大熊猫的租借巡展方案。
依据这个方案熊猫对外租借,从而可以在国外有100—200天的短期逗留时间,而中国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租金。
租借的主要对象,是那些曾经获赠过大熊猫,拥有比较丰盛的大熊猫饲养体会的国家。
在租借形式最开始被提出时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普及欢迎,被视为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形式。
从1984年到1987年,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圣迭戈、多伦多等地的动物园,及佛罗里达的布施花园都租过熊猫,1988年以后,卡尔加里、亚特兰大、哥伦布、波特兰和西雅图等地的动物园还在为展出成对的熊猫讨价还价。
相距仅六十英里的托莱多动物园和底特律的密歇根州博览会,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成为美国中西部第一个展出熊猫的场地。
日本租过熊猫,荷兰、比利时和爱尔兰的动物园也都租到了熊猫。
单纯实际获益程度的来看,商业运作下的熊猫租借活动无疑获得了浩大的成功。
这一时期,相比于开展所谓的赠予活动,中国获得和浩大的实际利益,出租一次的进账都达美元六位数,有时纪念品的出售所得还可分红。
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出国还是一个远不可攀的新奇事物,但熊猫外出租借活动也给予了一部分人走出国门,参看世界的机会。
在这一形式下,中国似乎在商业利益与拓展国际形象之间找到了绝妙的平衡。
而从承租国的角度来看,尽管获得大熊猫的成本相比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所上升,但大众对于熊猫难以磨灭的热爱,仍然让当地的动物馆有利可图。
(旅日大熊猫)
一时间,在租借这一形式下的熊猫外交竟形成了各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但由于外界对于租借活动是否有助于保护大熊猫生存的质疑,租借——这一具有浓郁商业性质的熊猫交流方式被迫做出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科研协作首要主题的熊猫外交活动。
即便科学研究与动物保护成为这一时期大熊猫流动的重要主题,但作为唯一保有大熊猫资源的国家,中国从中依旧可以获取不菲的收益。
据美联社报道,在全世界领域内,除中国本土外,目前还有50只左右的大熊猫生活在海外的动物园与研究机构之中。
依据大熊猫科研协作租借的相关协议规定,大熊猫的租期一般为十年到期后可抉择续期,而一对大熊猫一年的租金为100万美元。
同时,假如大熊猫旅居国外时诞下幼崽,幼崽也回中国所有,并每年除成年熊猫的租金外,还需额外再向中国提供60万美元的相关费用。且幼年熊猫长到2-3岁时,需要送回中国避免近亲繁育。
此外,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假如发生人为意外死亡时则需要向中国缴纳50万美元的罚款,并回还熊猫遗体。
这一阶段中,从国际协作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与调剂之下,中国在涉及大熊猫保护的动物国际协作与科学研究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成果。
成都大熊猫繁育中心积极与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外一流动物园和研究中心协作,繁育大熊猫幼崽15只,创下国际大熊猫协作繁育产仔数量最多的优异成果。
而此举扶助参与国都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养不起”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怪异现象。
那么,“养不起”难道另有原因吗?
三、扑朔迷离的真相
恰如前文所述,养熊猫很烧钱,同时,能不能养,还得看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双边关系开始出现摩擦与分歧时,“召回大熊猫”绝非戏言,熊猫外交便会陷进停滞。
因此,熊猫外交的成行与否也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浮浮沉沉。
(旅法大熊猫)
进进新千年,国家间的对抗活动减弱,但仍是暗流涌动,就类似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中朝间熊猫外交完全停摆的现象极为罕见,但因国家之间出现摩擦时,所谓“熊猫退货”行为也偶有发生。
其中最为闻名的便是马来西亚的“熊猫退货”事件。
2018年12月18日,马来西亚某部长塞维尔透露,马来西亚将提前将旅居马来西亚的熊猫“兴兴”和“靓靓”送回中国,其理由便是“养不起”,以及因花费大量资金饲养熊猫引发国内民众不满。
马来西亚政府的高调“熊猫退货”事件原因扑朔迷离,但结合大熊猫落地吉隆坡时当地民众的参看盛况,以及大熊猫“凤仪”于2021年在马来西亚动物园诞下第三胎可知,所谓“养不起”无非是马来西亚政府中部分官员的托词。恐怕只有在有关文件解密公布之后,我们才可能了解到相关原因。
进进疫情时代后,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全球领域内资源的不公平分配的现状被更加分明地暴露出来。
2021年2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动物园就公布,由于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受到疫情影响,无法保证大熊猫及时获得新奇的竹叶,因而决定将大熊猫提前退还给中国;
同年12月,依据《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新闻,台湾欲对捷克展开免费的穿山甲外交以对抗代价高昂的大陆熊猫外交;
2022年2月,美国众议院议员梅斯对外公开表达称将草拟议案,以应对熊猫租借条约中关于回还熊猫幼崽的条款,拒绝向中国回还在美降生的熊猫幼崽。
这些形形色色的新闻中尽管不清除部分动物园处于疫情时期的权宜之计,但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保守主义风气盛行,“熊猫”也需要更多的聪明与手腕。
结语:
与澳大利亚曾进行的“鸭嘴兽外交”类似,中国作为熊猫唯一的来源地,两者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对应关系,即提到熊猫便不可能绕开中国。
借助熊猫这一可爱的动物形象有助于在国际舆论中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展开正面联想,相比于龙、东北虎等动物形象,熊猫更轻易让人产生稳重、和煦、不偏激的影响,这对于塑造中国的舆论形象是很有扶助的。
此外,在野外生存的熊猫生存繁衍的历史悠久且数量稀少,因此作为一种极为珍稀的动物“活化石”,将其作为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桥梁,其中对于接受国的重视程度不言自明,亦是开展高级别外交活动的重要证实。
不论是1957年新中国对苏联开展第一次事实意义上的熊猫外交,还是在《人民日报》报道中首次提及的新闻报道中的新中国第一次熊猫外交。足以见得新中国在熊猫外交在实际使用中,在涉及对象抉择问题上的规格与要求之高,宝贵的熊猫或是承载着中国修复对苏关系,或是在冷战新阶段开垦中美关系新局面的重要战术推断。
礼不轻,友谊亦重。
若因为“养不起”而退回,实属惋惜至极!
参考资料:
蓝剑锋.中国国际传播活动中的“媒介”与“符号”——以“熊猫外交”为例[J].今传媒,2020,28(12):96-100.
罗小燕,王若愚,谢绝.解构主义视域下的大熊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2):20-24.
王智颖,洪优.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传播力研究,2020,4(18):34-35.
张铮,刘钰潭.大熊猫是如何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代言”的——基于人民日报 1949-2019 年的报道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1(02):36-44.
刘晓晨.兄弟之盟: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动物外交[J].史林,2015(02):166-174+221-222.
赵丽君,郑保护.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2):15-19.
王士琛.积极运用“熊猫外交”对中国和平形象的提升[J].公共外交季刊,2016(02):20-24+124.
刘晓晨.从东方到西方:冷战背景下中国的熊猫外交[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4(02):19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