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想拍《魔戒》,何必动用《长城》
长城,作为中国历史的印记,牢牢地扎根于北方的土地以及所有中国人的潜意识中。长城,见证了抗击匈奴,开边阔土的强大;见证了胡人南迁,五胡乱华的嚎啕;见证了终结乱世,驱赶突厥的豪迈;见证了野心家的无耻交易,而引发数百年的民族悲伤;见证了救亡图存,抗击日寇,以血肉筑长城的壮烈……
作为中华民族的印记,长城有着这么多丰盛的历史。以张艺谋的能力,再加上浩大的资金投进,只要从中找一个为题材为背景,我信赖都可以拍出很不错的电影。但是就不明白,为什么偏要舍弃长城的过往,虚构一个怪兽世界?并且,全片下来,除了将背景设在宋朝之外,这个虚构世界并没有与现实历史发生思想上的碰撞。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故事地点放在那里都可以的电影,但是偏偏要抉择长城。既然抉择了长城,却没有给出这个故事只能发生在长城,发生在其他地方就失往意义,无法表达的意思。
近来看到一个名词,喊做“致命的吸引力”。如字面的意思,对于角色(并不限于主角)对某一种东西,需要有某一种致命的期看,一定要,必须要,就是拼了命也要拿到那样东西。其实,这就是编剧大家屡屡提及的“动力”。
如魔兽世界中,荣耀之于兽族,国家之于人族,和平之于精灵,掠夺之于亡灵。在兽族第一次开启黑暗之门对人类的远征中。毁灭之锤不惜舍弃即将攻破的洛特丹。也要分散兵力追捕古尔丹。并不因为他和古尔丹之间有深仇大恨,而是兽人的荣耀感,不答应出现这种情状。所以,当他舍弃洛特丹撤退时,我们对他的荣耀感肃然起敬,而不会怨恨他食古不化。官方小说中也强调了兽族普通士兵对毁灭之锤做法的认同。因为在兽人的塑造中,“荣耀”一直是他们所强调的东西,也就是对毁灭之锤以及整个兽族的“致命吸引力”。
在《长城》之中,虽然保家卫国等等高大上的使命一开始就有,但是电影并没有足够往酝酿,往推进。这样一来,“保家卫国”就只是一个概念,没有落到实处。
家?家在何处,除了殿帅和鹤军统领的养父女之外,电影中没有一个角色的家属出现过,也没有一个角色提起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就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家一样。
国,国在背后?确实,电影塑造了一个国家,但是很遗憾的,其无法使得国家形象具体化。不是说,一个宫殿,一个都城无法代表一个国家。而是看众无法从这个宫殿,这个都城中感受到这个国家。那么,这个宫殿就只是一个宫殿,这个都城就只是一个都城。大大削弱了,“卫国”的气势和决心。其实,国在背后,可以借鉴一战时候沙俄的一句话,“俄罗斯很大,但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展开全文
这一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国家版图的雄伟,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一下子就具体化了。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脑海中自然地出现辽阔的边疆,雄伟的国家,舍生忘死的前线战士。但是偏看《长城》整部电影下来,就是没有看到类似的台词。
除了国和家两个概念外,电影中的角色,无论是殿帅、王军师或者男女主角、小兵等等都只是一个概念,没有上升到“致命的吸引力”上。虽然导演和编剧极力让他们个性鲜明,但是这些人始终没有真真正正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败饕鬄?
在《挽救士兵瑞恩》中,开始时挽救小队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一个小队的人拼着失往生命的危急,往救一个不熟悉的人。后来在挽救的过程中,他们慢慢熟悉到了这一个问题。并且在最后完成一个士兵对保家卫国的成长。但是《长城》中,最后无影禁军是打败了饕鬄,或者以后都不会有饕鬄,发明了千世万世的和平。但是,人物成长了吗?是的,主角成长了,他从“自私”转变到“敢于牺牲”。好的,这点我承认,但是其他人呢?你整部电影就只有主角一个人?又或者,女主收成到爱情,小兵收成到了勇猛……这是可以的,也有很多很好的例子,但是电影的表达远远不够。其成长的形象,相对十万大军、长城、保家卫国这些意象来说太过微小了。
老土一点,其实电影可以通过殿帅或者后继殿帅的全军说话来表现保家卫国,又或者可以通过小兵对父母的四年来塑造。可能是导演觉得这些桥段都太老了,看众都看腻了,即使用也召唤不起看众的感情,反而会让看众厌恶,所以才没有用吧。
除了正派这边,反派的致命吸引力也不充足。虽然通过王军师来介绍饕鬄就是为了“食食食”所以要进攻长城。但是反派,也就是饕鬄的首领完全没有对“食食食”的期看感,饥饿感。依稀可以听得见它说“为什么我要食食食?因为是导演喊的啊。”作为一部总体由好莱坞制造的电影,这一点会疏漏确实很希奇。几乎每一本编剧书中都强调一点——把麦克风给反派。简单来说,你要让反派有发言权,而不仅是充当正派打怪升级的玩具。
另外,对于饕鬄“进化”这一事件表述不好。确实,王军师可以在文献笔录中找到饕鬄以前进攻的情状,进而推断饕鬄在“进化”。但是对于看众来说,这一切都只能脑补,或者直接接受设定。
假如电影能将饕鬄首领分为两段,即先杀了一个首领,在无影禁军欢唤胜利的时候,发现另一只饕鬄正在转化成新的首领,正如某些动物中,首领死了,另一只最强壮的就会自动转换成首领一样。而这只新的首领改变了上一个首领的进攻方法,袭击了汴梁城。这样看众就看得见饕鬄的“进化”。
电影中,一个反派杀到底的做法,其实已经开始过时了。现在的电影许多都追求转折,即在反派之外还有反派。
这里的贪心和惩罚,应该指向为统治阶级。但是当电影将视线转移到汴梁皇宫的时候,除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外,没有丝毫贪心的表现。或者搁个酒池肉林,或者美女成群,或者奴役百姓修理宫殿等等,古代那么多贪心的皇帝,那么多荒唐的贪心事件很轻易就找得到例子来借鉴的,但是电影没有。反而君主很关怀百姓地说了句“朕的御林军,还有无数的黎民百姓一眨眼全都没了”,嗯,这是个好皇帝。但是这部电影里不需要一个好皇帝,需要的是一个贪心无道,残暴成性坏到骨子里的坏皇帝。
由于漠视了以上,全片的思想就是女主角和男主的“信赖”“我们的牺牲更值得”这些无聊话题。这些话题只要一部中等投资的电影就可以了,何必动用《长城》这样的班底。而且,这两个话题中,后者更值得发扬,但是电影偏偏抉择了前者,尴尬。
你动用了长城,动用了国家印记,动用了上千上万的上古怪兽,动用了千军万马,无数的黑火药就是为了讲述一个“信赖”的故事?
另外,不知道是有意,或者是删减的原因。电影漠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百姓。
饕鬄的贪心,是上天惩罚君主的贪心。但是饕鬄最后杀到了汴梁,最无辜的就是百姓。但是当我预备好看那些血腥场面,预备好为百姓的嚎啕求助而悲愤时,百姓既然一个镜头都没有。
耍我吗?无数的百姓的死亡和嚎啕,就只用小皇帝的一句话就带过了,也确实是溜。但是我想问一下,这部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就为了男主和女主最后时刻的“互信赖任”?
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怪张艺谋。看他以前的电影,我觉得他本人对中国历史,古代文化非常了解深进。特殊是上个月的《影》就可以足够阐明。惋惜《长城》是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是好莱坞,编剧是好莱坞的。张导可以发扬的空间确实不大。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假如好莱坞想拍一部中国的《魔戒》,何必动用“长城”这一雄伟的意象。既然动用了这一意象,又不好好往了解其所承担的意义,也是一个好莱坞式的自豪,而自豪很轻易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