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精确的航海数据,让你重新回忆东方的航海时代
引言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民族珍宝,也是国民的精神核心。让后世传承文化,重在保护先祖留下的文化,文物。而保护古文化,不仅在于后世的瞻仰,更是“以史为鉴“。正如《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01
要保护文化珍宝,珍视文物,切不可出现《满庭芳·汉上繁华》中的”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的情状。亦不可让有价值的文物被尘封,被人们所遗忘,保护文物,更在于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价值,让后世对历史有清楚的认知,吸取教训。
而曾经就有这样一件文物,被尘封在牛津大学,直到 2008年,罗伯特.班切勒——美国南乔治亚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到访,才让这张地图重现世间,其背后的价值才得以挖掘。
▲牛津大学
罗伯特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判定这是中国明代地图,图上地理领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今爪哇岛,东至日本列岛,西接缅甸。
它与以往的中国地图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本土并不是中心,而是居于左上方,重点描绘了东亚、东南亚的诸多岛屿与中国南海,其中有一条黑色的细线,连接东南亚港口和中国福建,其实就是航线,阐明这张图是一张航海地图。
展开全文
▲重现人间的航海地图
罗伯特研究发现,这张图比较精准,推算此图出现在距今400多年的明朝万历年间。
图上画了一个罗盘,罗盘标有比例尺,正中写着罗经二字,包括24个方位,分为10等份,每个等份包含10个刻度,与现代的经纬度大致相同,与同时代的欧洲人把握的技术不相上下。这张地图甚至标注了磁场特性,向左倾斜6度,和现代计算的历史磁偏角比较接近。
▲罗盘图详图以及航海书籍
这张宝贵的中国地图,也有许多的谜题未解,何人所画?怎样到了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依据图书馆的档案,这张地图原是伦敦知名律师、政治家塞尔登的遗物。1659年,塞尔登往世之后,地图被献于牛津大学。但是,在罗伯特到来之前,从未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才至于被尘封了三百多年。
02
塞尔登从未踏上中国的领土,也未曾到过亚洲。这张图是他在一位英国老船长的手中购得,而老船长信息无从知晓,绘制地图的人更无从得知了。所以,这张地图被称为“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这个谜题被罗伯特提出之后,有很多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加拿大的汉学家认为,将地图卖与塞尔登的英国老船长,就是萨利斯船长。这位船长,在闻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曾经肩负为英国开垦东亚海域航线的任务。而当时与英国有竞争关系的是“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双方都在致力于开垦东亚航线,主要在于打开东方汗国——中国的市场。
▲海洋贸易船只航行
而当时的中国推行"禁海令",通商的口岸很少,也基本只与朝贡国开展贸易,其中并不包括英国与荷兰。因此,萨利斯船长带着船队首先抵达日本,在日本熟悉了李旦,一位来自中国福建的中国商贩头目。
由于朝廷推行禁海令,李旦为了生计,不得已领着一帮乡邻,从事走私贸易,有的时候也会在海上窃掠,用尽手段敛财。
萨利斯船长与李旦结交,只是想借他打通中国市场,不过最终未能实现。但是,在东西方两个船长的往来中,可能就形成了那幅东西方风尚并存的航海地图,极有可能是李旦手下的绘图师所绘制。
▲西方航海图
除了绘图技艺之精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相对成熟,海岸线也比较宽广。早在秦始皇的年代,中国人就能制造捕鲸大船。
03
而中国航海技术最发达的时期,是在明朝初年,皇帝授命郑和下西洋,远航船只载重达到了1500吨到2500吨。而郑和的船队横渡印度洋,抵达了非洲,为永乐皇帝带回了“麒麟”神兽(实际就是长颈鹿),还打通了到东非海岸、波斯湾、红海的航线。
▲“麒麟”神兽
但是,在永乐皇帝死后,仁宗皇帝登基,全面否定了先皇的外交政策,一众文武大臣皆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换取的只是些新奇的小玩意,实在是不划算。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和的船队不得已解散,江南造船厂在建工程一一喊停,郑和被调到了南京守城。仁宗之后,宣宗继位。为了向各个属国传递信息,宣宗任命郑和再次远航西洋,通知藩属国朝贡。
▲郑和下西洋
而那些大臣们依然没有改变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极端反对者,比如刘大夏,还将郑和船队的档案资料逐一烧毁,有意抹往这段历史。
1433年,郑和死于航海途中。自此之后,藐视“海洋文化”的大明帝国,开始了长期的闭关锁国的历程,把原本有期看的“海洋帝国”让给了西方“蛮夷”。
这张中国航海地图被尘封了几百年,已经变得破旧不堪,如今的面貌是专业人员修复的成果。
航海技术被封建统治者弃若敝履,但是在渔民之间,却是生存的“圣经”。
在明清两朝大搞闭关锁国,关闭海岸线的同时,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海盗船在世界大肆夺夺珍稀资源,提升了国力,逐步发展成为资本强国。而工业革命,直接导致最后中国大门被英国的铁甲战舰轰开,进进了山河破碎的百年历程。
结语
倘若地图有灵性,它也一定会为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历史感到痛心和遗憾吧。
参考资料:
《旧唐书·魏徵传》
《满庭芳·汉上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