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的乐曲背后,总躲着一段感人故事
文章作者 | 依据网文编写 图 | 网络 侵删
编辑整理 |田艺苗的田
古典乐未必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须,但它理应是我们的文化常识,它能引领我们进进更大更美的世界。
Story
1
误打误撞的《献给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For Alic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的大名绝对那是如雷贯耳,他是开创浪漫乐派先河的伟大作曲家。喜爱音乐的伙伴们都非常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
但你可知道,他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是光线闪现、可圈可点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闻名的一首。
令人遗憾的是,该乐谱被发现于1867年,因此在大师生前并未发表,也因此留下了乐曲创作背后的许多浪漫传说。
展开全文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贝多芬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罗克尔所创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采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昵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喊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值得细细品味的是: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还有一种富有戏剧性的说法: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喊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他写下这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
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乐曲的原名《致特蕾莎》。
Story
2
布满热热爱心的《野玫瑰》
我的音乐作品是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探求中产生的,而那些从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将给人带来欢乐。”
——舒伯特
生于音乐历史上古典时期的舒伯特是发扬浪漫乐派标题音乐的作曲家,难以想象的是,他一生都在与穷困、疾病和寂寞孤寂为伍。
舒伯特16岁起开始离家谋生,尝尽了不为人知的心酸,生活对他的艰苦磨练并未能使他舍弃作曲梦想。相反,舒伯特从生活赐予他的领略中得到许多灵感,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歌曲《野玫瑰》,雖然沒有其他名曲那麼闻名,可是它的誕生卻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在19世纪初,维也纳一个冷风刺骨的冬天夜晚,十八岁的舒伯特从小学校里练完琴,正走在寂静的回家路上。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冷清。当舒伯特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相识的小男孩。这小男孩跟他学过音乐,和舒伯特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他还要一贫如洗。夜深了,小男孩还没有回家,仍站在冷冷的街头。舒伯特看见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他立刻明白,小男孩要卖这两样东西。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
舒伯特看着这个小男孩,心里布满同情和怜惜。他看见孩子那双布满忧郁、无奈的眼晴里噙满泪水。枯寂的街头、浓郁的夜色和凄凉的冷风,似乎要把他们俩人吞没了。
舒伯特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惋惜并没有多少。他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清冷的了,靠教授音乐谋生,作的曲子卖不了多少钱,甚至有时连买纸的钱都没有。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全给了小男孩,他对孩子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罢,拍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看了看手中的钱,又看了看舒伯特,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那本书值不了那么多。舒伯特抚慰孩子说:“快回家吧,夜已经很深了。”孩子点点头转身就跑了,冷风撩起他的衣襟,像小鸟扑扇着快乐的翅膀。可是刚跑出几步,很快又回过头向舒伯特喊道:“谢谢你,老师!”边跑边不住地回头与“老师”挥手。
舒伯特一直看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渐起的小街深处。他也要回家了,一边走一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突然,他被书中的一首诗吸住了,站在路灯下读了起来──
少年看见红玫瑰,
原野上的红玫瑰,
多么娇嫩多么美;
急急忙忙跑往看,
心中暗自赞誉,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读着读着……这冷风、黑夜、四周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展现在舒伯特眼前是那盛开的野玫瑰。他似乎闻到了那浓郁芬芳的花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一段清新而动人的旋律,从那冷冷的夜空中飘来,缭绕着舒伯特的心扉,他飞快地跑回家,把这段美好的旋律写了下来。
也许正是舒伯特那善良的爱心,激发了心灵深处的灵感,使他捕捉到漂亮的七彩音符,为后人创作了这首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Story
3
被爱救赎的《 索尔维格之歌》
冬天已经过往,春天不再回来!夏天也将消逝,一年年地等待;我始终深信,你一定能回来。我曾经答应你,我要忠诚等待你,等着你回来。无论你在哪里,愿上帝保佑你,我要永远忠诚地等你回来。
——《索尔维格之歌》
《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
诗剧《培尔·金特》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为挪威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有“挪威浮士德”之称。
在这个衰落的乡村中,有一个纨绔子弟名喊培尔·金特。他自私、放荡,一心梦想恢复被他父亲毁掉的财富,但又终日游手好闲,沉溺于妄想之中。
漂亮的姑娘索尔维格真诚地爱着他,他却不知珍惜。在参与村里的一个婚礼时,他将朋友的新娘拐走,然后说自己真正爱的是索尔维格,又将新娘放弃。
他在山中游荡,被妖女诱惑,放弃了做人的品行,疯狂追求权力。然后浪迹天边数十载,流落非洲,又远涉重洋,干过种种不光彩的勾当,曾靠贩运黑奴和走私珠宝而发了大财。
他妄想在沙漠上建立殖民地,自己充当主宰世界的皇帝。后来到了开罗的一座疯人院,他真成了那里的“皇帝”。
年迈的培尔·金特思乡心切,返回挪威途中遭遇风暴,船被掀翻。他侥幸生还——为自己逃生不惜把别人推下海,而全部财产已化为乌有。
在辗转回乡的路上,他碰到一名铸纽扣的工匠。工匠宣称自己的职责是将那些一生无所事事的人的灵魂做成纽扣,并说除非培尔·金特能阐明自己曾在何时何地实现过“自我”,否则就必须把他的灵魂和废铁一起熔化做成扣子。
陷进失看的培尔·金特此时突然听到一阵美好的歌声。循着歌声,他一路来到一座茅屋前,这正是自己的家!忠贞不渝的索尔维格始终在茅屋里痴情地等待着他的回来。
只是昔日的花季少女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培尔·金特立刻匍匐在地,请求她用圣洁的爱情来保护他。索尔维格对他说,在她的信心、期看和爱情中,他一直在实现自我。最后,被爱赎救了的培尔·金特在心上人怀里离开了人世。
Story
4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仲夏夜之梦》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识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门德尔松
这首曲子往往会在你们人生中那个最重要的日子里演奏,在你牵着你最爱的那个人缓步向前,音乐响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首婚礼进行曲的名字喊做《仲夏夜之梦》,一个多么浪漫的名字。
1826年,当时只有17岁的门德尔松(Mendelssohn 1809-1847年)读到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德译本。莎翁的剧本妙趣横生、妙语连珠,人间与仙境的爱情、烦恼交织在一起,欢乐而浪漫,正处于青春年华的门德尔松浮想联翩、沉醉其中。一股强大的灵感侵袭他的心扉,让他期看能用音符来表达那些美好的情愫。
《仲夏夜之梦》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年轻的赫米娅与拉山德相爱,可是赫米娅的父亲却期看她嫁给狄米特律斯,为此赫米娅与拉山德逃到城外的一片森林里。
此时,为了给雅典公爵提修斯和漂亮的希波吕妲的盛大婚礼助兴,一群演员也在森株里排练一出喜剧。赫米娅的好友海伦娜爱着狄米特律斯,所以她把消息透露给了狄米特律斯,于是她们两个人也先后来到森林里。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仙王奥布朗和仙后蒂泰妮霞正在闹别扭。为了捉弄仙后,仙王命令一个喊浦克的小调皮往摘一种花汁,拿来滴在仙后的眼睛里,那么她醒来就会狂热地爱上第一眼看到的人或动物。
正巧仙王还无意中得知海伦娜爱着狄米特律斯,所以他让浦克将一些花汁滴在狄米特律斯的眼里,可是浦克把拉山德误认为狄米特律斯。
结果,拉山德醒来看到的是海伦娜,便不停地向她求爱,而把赫米娅忘掉了。仙王发现后。赶忙把花汁滴进正在熟睡的狄米特律斯的眼中。
狄米特律斯醒来,看到正被拉山德追赶的海伦娜,于是两人争先恐后地向海伦娜求爱。看到这样的情景,海伦娜和赫米娅都很生气。与此同时,仙后也中了计,爱上了一个排戏的演员波顿。
最后,仙王给所有人去除了魔法,大家如愿以偿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
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 《天天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 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进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红、李健等众多明星公认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 共 150节音频课程,每节约10分钟。
田老师将站在 听众的角度往品鉴,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而是结协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大量相关知识,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烦教授, 生动地通过150节课,带你欣赏150首世界经典名曲,一步一步将你领进“古典音乐”的门来。
韩红、李健、汪涵、郎朗
都推举的古典乐启蒙老师是何许人?
也许你对田艺苗这个名字还不是特殊熟悉,但在国内音乐圈,特殊是古典音乐圈里,几乎就没有不熟悉她的。
她已经和音乐打交道20多年了。既是音乐创作家(古典音乐教授),又是音乐评论家(《上海壹周》、《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周刊》等专栏音乐作家)。
她曾获文化部“文化奖”优异音乐作品奖以及“人音社杯”高校音乐书评最高奖;
出版过《时间与静默的歌》、《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温存的战曲》《给孩子的音乐课》等等经典音乐启蒙书籍。
她还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担任特邀评委。
尽管教授着“古典乐”这样看似冷门、距离感强烈的课程,田艺苗还是凭着魅力,吸引了好大一帮明星成为自己的小粉丝儿——包括音乐人李健、韩红、谭盾,也有汪涵、吴晓波、姚晨、欧阳娜娜这样的文化名人。
▲ 李健参与田艺苗的音乐节目
▲ 田艺苗在《我是歌手》与众多音乐人合影
▲ 田艺苗在《声进人心》担任特邀评委
▲ 田艺苗在《最美合唱团》担任评委
但抛开这一切头衔和名誉,田老师最想做的却是,充当古典音乐的传教士,致力于把古典音乐带进“凡间”。
我只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
田老师一直被年轻学生们拥戴为“古典音乐教母”,但获得这个尊称的路上,她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怀疑。
她为高校学生普及古典音乐知识的讲座“穿T恤听古典音乐”,已经开展了7个年头。但一开始,听众的反应其实并不热烈。
有一天她讲完课后,问听众“有没有问题”,竟换来全场鸦雀无声。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甚至不太情愿讲课,待在家中反省。
但偶然的一件小事,让她想通了:
有一次,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个热播视频就点进往看看。
一个一岁的娃娃,她的妈妈往世了。保姆哄她的时候,唱起她妈妈经常给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这歌的曲调也模糊,可是那娃娃听着听着,居然开始流眼泪。她没有哭,她还太小,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
我关上电脑,哭起来。
“无论婴儿老人,无论饮食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音乐激动过。但我们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理性,分析得太机械,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
在这之后,田老师决定换一个教学频道:试着站在听众的视角里往探求“讲什么”、“怎么讲”。
所以,田艺苗不再一个劲儿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涩难懂的音乐发展史让你一头雾水。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作为案例通俗化讲解,引发你对它们的喜欢,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领进门来。
欣赏古典音乐,没那么难
对于古典乐,很多人不是不想听,而是苦于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
而在 《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的课程中,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跟大家讲解何为古典音乐,以及如何鉴赏。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合成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假如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出色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 “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锐、有轻度妄图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
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急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移了25趟家的移家癖患者。
在田老师口中,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他们的声音、脾气,能透过门缝,显现在你眼前,而这就是她特殊的教学方法。
♪ 天天仅需10分钟即可高效进门
购买后音频可反复收听
这套课程摘用线上音频授课形式, 每节课约10分钟,共150节课(每节课只要0.44元),可以反复收听、欣赏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这样就可以 不只是到音乐厅才能听到古典乐;也有最专业的人带你一起品鉴,真正做到“听得懂”。
用碎片化的时间里,深进品鉴经典名曲
通过老师精挑细选的150首知名度高、流传较广的音乐作品,最高效学习古典乐的精华。
透过“古典音乐”了解一个时代
从欧洲历史,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电影与个人感悟,娓娓道来。古典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标榜身份的奢华品,真正融进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解剖经典名曲经久不衰的秘密
为什么是这些名曲能够长久流传?田艺苗老师讲分析特殊的音乐技艺,与大家探讨那些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
收到给心灵以慰藉的温热音乐
经典的古典音乐,就像陪伴你成长的大山大海,振奋人心的力量和静默绵长的抚慰将会流进你的灵魂深处,陪伴你一生。
田艺苗: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田艺苗官方微心服务号
艺苗听音乐
田艺苗的田美学公众号
1/ 关注“田艺苗的田”微心服务号
3/ 点击任意一档节目或专辑链接,
按指示完成付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