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的革命故事在片片枫叶情中闪耀热热之光
又是一年枫叶红,霜染的枫叶被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那叶片便随风舞动。既如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似一只火红的正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到我身边时,风竟慢慢消失了。枫叶没了风的伴随,便荡啊荡地落了下来。
曾经在在闽东的土地上发生红色的革命故事,如染成枫叶的落下,当我拾起地上片片红枫叶时,就会忆起往昔的英雄人物。
一李然妹
1936年5月,李然妹因当地保长密报,不幸被捕进狱,在狱中的五十多天里,敌人对她百般折磨,老虎凳、辣椒水、烧烙铁等酷刑,惨无人道的割除她的双乳,但始终未能从她口中得到半点党组织的秘密。同年7月,她惨死在黔驴技穷敌人的枪口下,享年24岁。
李然妹
李然妹,出生于福安县马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家里只有残弱的父母,长年累月被地主奴役。母亲由于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小小的时候,李然妹就帮父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有一首民谣唱道:“昼昏昏兮夜暗暗,缺少食来缺少穿;凄风苦雨透心凉,日子难熬断人肠。”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穷苦人民的写照。
展开全文
1931年春闽东革命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组织农会对地主等反动势力开展了“五抗(抗粮、抗租、抗税、抗债和抗捐)”斗争,而后建立起工农革命武装,来捍卫革命政权。18岁的李然妹,在当地党支部书记郭怀庆的引导下,毅然参与了革命,因表现突出,很快被党组织吸取为正式党员。
马立峰
1932年9月马立峰(政委)、詹如柏(支队长)带领闽东工农第一支队在溪北洋发动了“兰田暴动”。李然妹在暴动中经历了考验和历练,不断成长成熟。
翌年担任了南区委宣扬委员的李然妹,更加卖力投进火热的革命斗争,成立革命互济会,组织妇女编草鞋、织毛巾、缝衣被的支前生产,有效支援了红军和游击队。同时在福安城关贴革命标语和传单,有效打击敌人的“军心”。
1934年,随着中心红军红七团的北撤,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剿闽东苏区,许多革命领导人被捕后壮烈牺牲,闽东革命斗争进进了低潮。
1935年,敌人实行“三光”政策,李然妹夫家及娘家均遭灾难,家毁人亡,幼小的女儿也被夺走生命。
此时的她只有化悲愤为力量,坚持斗争,直到1936年在泰顺上地洋召开党的工作会议时被当地保长告密被挠,不畏敌人的酷刑,傲骨无双地牺牲了,享年24岁。
二,孙素珠
1911年出生福安城阳镇人,1930年参与革命,从事妇女革命的宣扬发动工作。
孙素珠
1934年1月东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她担任区妇女会主席,带领妇女配合游击队打土豪和国民党。同年10月(福)安福(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被任命为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主席。
1934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她不幸被捕,尽管敌人用尽威逼利诱手段,她也丝毫不为所动。她最后大义凛然对敌人说:“既然参与了革命,死是早就料到的事,你们要的
情状,我一点也不会泄露,你们就死之这条心吧!
凶神恶煞的敌人恼羞成怒,把枪口对准她的太阳穴扣动板机,孙素珠为了革命献出了生命,时年才23岁。
三,施脓禄与九家堡
在福安与霞浦交界的高山盆地,那时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一一南溪,这种出了个闻名女英烈施脓禄,又名美姿,1904年出生于溪柄(柏柱洋)田头岗村。
施脓禄(女)在家排行第三,兄妹五人都在福安才子堂侄施霖的引导下参与革命。她嫁给南溪村刘洋为妻后,早在1928年就参与反抗土豪劣绅、捐蠹税棍的斗争。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初闽东革命蓬勃兴起,经常招待过往南溪的革命同志,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 下,她荣耀加进中国共产党。
由于,当时农村土地都是地主的,村民往往都受雇于地主,每年都难有余粮,经常借粮而生,更有的还出现饿死之情状不再少数。于是革命的火焰,只要一点就燃,村民都支持闹革命才有生存的期看。
施脓禄顺时而动,宣扬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深受大家的信赖和爱戴。
1933年农历10月2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决定在她家召开一次重要会议。晚上,先期到达的叶飞、詹如柏、施霖三人焦虑地等待着任铁锋、郭秀山、阮英平等人的到来。
正当施隆弟带着郭秀山快到南溪村时,不幸被与之遭遇的大批大刀会徒捆绑押到南溪。
这时,施脓禄家也被包围,敌人捆绑了先期抵达的中心县委的其他几个领导人。
施脓禄急得连夜火速赶到牛落洋村,找到了中心县委委员詹建忠,研究决定在大刀会徒未弄清领导人身份前,利用亲戚关系说服大刀会首
谢玉针
放人。
几经周旋,谢玉针除要九家联保外,还要“草鞋钱”大洋500元,那可是巨款,在当时就是个天文数字。你想想,那时人穷得叮当响,缺衣少穿,饭都食不饱下,何来的余钱呢?
可是,施脓禄一口气答应了下来,一边喊丈夫赶紧到施霖家告急筹款,一边自己又到处借钱与刘新贵、刘学清、谢阿住、谢嫩妹、刘老仁、李莲珠、温荣秦、刘长瑞(一说刘奶林)九家具结联保,就使7个闽东领导人脱离虎口。
后来,谢玉针得知真相后,大为恼火,派兵往挠捕。焚毁了九家的房屋,把施脓禄挈出村,砍成4块,她壮烈牺牲。
她的英名和九家保的事迹,永远载进闽东革命历史的篇章上,被闽东人民世代传颂。
四,畲嫂救曾志
1934年,闽东革命最是紧要时期,那年8月,时任闽东福霞县委书记的曾志刚好患重病。
原来组织安顿她在杜坑一家里养病,后来,组织上考虑杜坑村目的太大,就将她转移到毗邻的秀坑一农妇家。
可是,敌人还是摸到了蛛丝马迹,他们扑向秀坑,企图挠住革命党人。
“汪汪”的狗吠声从远处传来,曾志察觉到危急来了,就挈着繁重身体往山上喘着粗气地跑了一段,伤痛发作晕了过往。刚好被正在山上拾柴草的畬家大嫂蓝金妹所看到。
蓝金妹走过往想扶起曾志,从远方传来阵阵枪声,意识到危急立刻来了。可是自己背上裹着三岁大的孩子了,怎么办呢?在生死关头,她想到的是曾志,毅然解下裹布将孩子放在草丛里,然后背上曾志向山上隐秘处转移。之后,才返回原地找孩子,幸好孩子被村中大娘所发现便将他抱了回来。
曾志躲过了一劫,畲家孩子也化险为夷。
1984年,恰逢闽东苏区创建60周年纪念会在福安举行。曾志无比动容地说:“
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闽东群众掩护了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他们像蓝金妹这位妇女一样,冒着生命危急保护着我们,特殊是少数民族,成了我们的依靠。
在闽东苏区纪念馆上,有叶飞写下一段墨迹的字还犹在:“
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保守秘密,对党忠诚,第二最团结。
片片枫叶情,片片情感人。染红的枫叶,过往斑驳陆离地闪耀热热之光,今天还照亮闽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