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懂得,不用一己之力抗逆事物自然的法则
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孙娟的书房,邀您关注~
前几天剪发了,留了几年长发以后,从往年开始,又剪回了青春时期的超级短发。
我觉得人没必要在注定衰落的事情上投进太多的精力。比如肉体的衰落,就自然的老往就好了。
二十多岁时,很认真的用眼霜,用颈霜。每次上班前用市面上时髦的化妆模式,可能有二十多个程序。
突然有一天发现,这是消费主义的灌输啊。我需要在这件事情上花费这么长时间吗?
一个人的漂亮,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更多的是来自人品,气质和个人内在修养。而不是这副皮囊。
很明显,有些有内涵有气质的人,虽然有皱纹,身材不好,但远比肉体精致大脑空白虚假的人更有美感。
我不应该这么浪费我的时间,不思进取的二十岁,必然带来肤浅的三十岁,最后导致落寞失看的四十岁。
肉体在日夜不停的衰落,这是生命自然的法则,我怎么可能靠一己之力抗拒生命的洪荒之力呢?
我用我宝贵的时间,努力的反抗衰朽,结局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样的时间精力,放在充实内心,提升实力上,岂不是更加有效,自己更加自信又快乐?
现在社会上的时髦说法是,拥有美好的身材和容貌,是提升自信的好方法。其实本质上,只是称心了虚荣心罢了。
因为通过外表提升的自信,必须要转化成他人的认可才有效,那么,你得多期待他人的关注和眼神?人的心注定是风口烛火,虚弱无力。
当然整洁干净是必须的,有时候因为自己的喜欢买一件小裙子也是自娱自乐,但是不期看别人赞誉,甚至不想让别人关注到。自己感觉好就可以了。
展开全文
天天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在阅览室的书架之间穿梭,找书,那才是我真正的乐趣。
于是,眼角的皱纹肉眼可见的长了出来。
但我对自己的气质和内心很有自信,你觉得我不好看,那是你不了解我,或者看不懂我,或者你的评判体系太肤浅,不是因为我不好。
事实证实,眼角的皱纹和身材的臃肿,既不影响我谈恋爱,也不影响我交朋友,也没影响我工作和挣钱。
完全是一个不必要的因素。
这些年,我身边的真心朋友逐渐的多了起来,让我更加对自己的自信了。
我这么有趣的灵魂,
不得配一辆
有软包有花纹的奢华车嘛。
在《庄子 至乐》中,滑介叔和支离叔出往游览,滑介叔的左肘长了一个瘤子,他很惊恐,也非常厌恶。
但是后来他说:生命来到世界上,只不过是一时的托付罢了,人的生命派生出来的东西,就像这个瘤子,也只是暂时出现的尘埃聚集而已。
人的生死和肉体的转变就像日夜交替运行一样,我看察我自己身体转变也就像看察天地万物的转变,没什么可惊诧的。
前年,我和一位朋友谈天,他问我:你为什么老是皱着眉头?
我说,我的右眼视网膜穿孔过,做过手术,现在视力很受影响,看不清东西,有些难受,所以老皱着眉头。
对方说:那你的眼睛这么不好,以后还读书写作吗?是不是要为了保护眼睛不干这行了?
我说不会的,我从小就腿疼,时间久了习惯了,觉得带着疼痛过一辈子不是大事,只要不影响我实现自己的心愿就行。
现在眼睛有问题,也不会改变我实现自己的心愿的意志。
因为身体只是工具,是用来实现心愿的。假如我为了保护这个工具,就干脆不用它,那么这个工具保护的再好,也没有价值。
人总是会死亡的, 肉体总是会衰落的,就像一辆车总是会报废的。在报废之前,好好保养的同时也要好好的使用。
车自己还没熄火呢,我这个司机不能自己就先停下,否则工具得不到很好的使用,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人的肉体本来是暂时的存在,生老病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人们却因为自己狭隘的自恋,期看能永远健康长寿,这些都是妄念。
车的作用是让人更好的赶路。人不能为了保养这部车,干脆不上路了,那就真的舍本逐末了。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过往看看,发现庄子居然在打着瓦缶唱歌,就对庄子道德谴责:
你和妻子共同生活这么多年,她还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够了,居然还唱歌,你太过分了。
庄子说:她刚死的时候我也很悲伤,但是后来想通了。
本来这个世界上以前就没有她,她在出生之前本来就没生命也没形体,就是在混沌中慢慢有了元气,元气转变又有了形体,形体转变又有了生命,现在她又转变的没有生命了,不过是恢复到了原来的存在形式。
她的转变其实就和春夏秋冬一样非常自然的运行,我为什么要哭。
我要是还在哭,就阐明我没懂的自然转变的大道。
《庄子 田子方》中,颜回有一次问孔子:先生没有什么爵位,为什么有很多人聚集在他的身边?
孔子说,人最大的悲伤不是肉体的死亡,而是心死了,丧失了人性。
夫哀莫大于心死,
而人死亦次之。
其实人体和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生成的,按照自然的法则转变着。
我既然接受了自然赋予我的形体,就不要再自己执拗,跟随自然之道的转变就好了,这就是无为。
在外物的作用下我一直在转变着,也不用知道什么时候生命终结。所以真正知命的人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做规划的。我和自然的转变是一起的。
俯拾即是,
不取诸邻,
与道俱往,
著手成春。
你能看到的只是我路过的一些痕迹而已,只是我的表象,而且那些痕迹也消失了,你还在追求,把它当作仍然存在的东西,其实没必要。
事情过了之后,我们互相忘掉之前的痕迹好了,因为忘掉的只是我们存在的时候的一些痕迹,我本身还一直在自然中存在,日日更新,和真道一起存在着。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人其实一直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一直不存在,一切都是转变的。
在《至乐》中也有,列子对着髑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是未曾死,未曾生的道理。你真的为了死而悲伤,我真的为了生而兴奋吗?
其实各种物之间都有微妙的关系,都有转变的因素,蝴蝶变成了虫,虫千年之后变成了鸟,水土之间长出青苔,水中出现了苔藓,老竹子生出了虫,人老后回于自然,万物的生命就是这样产生于自然,死后又复回于自然的。
万物不过是在互相交错转变而已,无限循环的,而人类不过是万物转变中的一些因素而已。
所以生命是偶然出现,后来又消失,没有什么希奇的。
所以,不需要对生执着,对死惧怕。既然连生死都不用执着,活着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的追求和人们发明出来的一些看念,又何必那么在乎?
事情过往了,人消失了,痕迹也就不要再往执着,一切不过是顺其自然。
王阳明说,物来则照,物往不留,年轻时候我以为需要刻意练习才能达到这个境域,实际上,只要懂得了大道的运行法则,真正理解了,立刻就能做到。
人不需要把精力花在已经消失的过往的事情上,因为世界一直是在转变的。 只有专注于当下的行为和客看事实,才能更好的指挥自己的行动,更融洽的生活。
这几天看了一本民族志《依海之人》。
书中的研究对象维佐人,对自己的定位是依据自己目前的行为来决定的,不是固定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规范往遵守。
所以这个地方的人就养成了不被过往束缚的习惯,思维比较豁达。
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知道自己的真我的宝贵。
就不会盲目地跟着外界的规训走,但是同时,又能顺应外界的转变,不会太执拗。那就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忧愁的了。
阅读更多出色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孙娟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