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热”,为了救治患者他们永不言退
提示: "健康江苏"↑关注我们!
连日来,发热患者激增,医务人员也难免“中招”,医院各科室运转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多家医院,即便身体抱恙,广大医务工作者依然坚守岗位,全力救治患者。12月28日,《新华日报》“专心用情守护百姓安康”栏目以《战“高热”,为了救治患者他们永不言退》为题予以报道 。
12月26日,仪征市中医院煎药室,医护人员在煎药。余祥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中西医兼用,把老年患者当“宝宝”
医院的急诊和发热门诊是招待患者的“前沿阵地”,也是最忙的科室之一。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乔飞从12月9日起就没回过家,一直住在办公室里。“发热门诊的门诊量最近是平时的20倍,天天达500多人次。与此同时,医生们也不断‘倒下’,人最少的时候全科只有我和另一位医生上班。”乔飞说,不过很快,医生们轮流恢复到岗,目前返岗率已经超过90%。
“这个病还是要多注重休息,不然轻易发展成肺炎。”对着记者科普,实际上乔飞本人正是最大的“反面典型”。他以为自己症状轻,食了一粒退烧药就又开始工作,直到最近咳嗽越来越严重,拍了CT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上肺炎。话音还衰落,他便将话题扯到“老年人是高危人群,还是要规范治疗,减轻肺部炎症,可以俯卧位通气,发现反常要及时就医”。
展开全文
老年人是“重点保护对象”,在老年医学科,这一责任更为重大。“这里老人平均年龄93岁,最高龄101岁,一旦发热他们都是高危人群。在这种情状下,我们必须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像对待‘宝宝’一样对待他们。” 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徐奚如说,天天上班后,医护人员要进行严厉消杀和防护,先对阴性患者查房,再对阳性患者查房,尽量延后老年人感染时间,一旦患者出现发热、缺氧等情状,会及时上心电监护和指脉氧检测。同时,依据不同情状给予患者中药煎剂治疗。
因为工作强度大,加上长时间戴口罩,正在生病的医护人员轻易出现胸闷和口干。徐奚如告诉记者,前几天有个护士在病房忙到晕倒,测了心率发现已经飙升到120,血氧只有88%,赶紧帮她吸氧,没想到她稍有缓解又投进了工作。“大家都在顶着高热坚持,我们能征服,一定会挺过最困难的时刻。”
一刻不敢松懈,保障孕产妇平安
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的一楼,5个诊室、2个检查室和一个宽敞的候诊室正在有条不紊地招待发热孕产妇。这块区域不算大,但电脑、诊床诊桌、胎心监护仪、超声机、夺救车等设备一应俱全,可以称心孕产妇必要的检查需求。
“这段时间,发热门诊的门诊量激增到此前的近10倍,医院可以说盘活了所有资源全力支援和保障孕产妇就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主任李孝红介绍,早在12月9日,医院就腾空了门诊一楼的营养科,专门用于收治新冠阳性孕产妇。短短两天,所有设备和场地全部到位,“这块阳性就诊区极大改良了发热孕产妇的就诊环境。”
此外,医院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并专门安顿一个团队昼夜不歇负责接听,12月中旬开通至今已接听2000多通咨询电话;医院一站式服务台和互联网门诊招待量也连连攀升,最高峰时一个白天单人接听电话量近400通。
李孝红坦言,由于人手不足,发热门诊、急诊、产科都到了最难的时候。预检分诊点副主任医师葛宁已71岁了,在分诊点其他人员全部“倒下”后,她一个人扛下所有的工作:“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水平好,也有体会,可以顶住。”产科护士长朱蓉高烧后,食了退烧药陆续上岗,从早晨8点一直坚持到下午1点,“这么多孕妇挺着大肚子等着做胎心监护,我撑一撑,好歹先把今天的高峰对付过往。”宫颈科医生张聪有丰盛的产科体会,“产检门诊不能停,我可以上!”
除了门诊,产科病房也迎来就诊高峰,“孕产妇发烧以后,胎心会非常快。因为需要防止高热引起的‘胎窘’,所以从发热门诊收治住院的孕妇非常多,病房爆满,基本上都到了加床的状态。”就在如此艰难的情状下,产科门诊和病房医护人员互相补位,“病房夜班值班人数是不能少的,产科团队征服极大的困难、保持极大的韧性,保证了所有排班运行正常。”
从12月15日至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共接生了近千名新生儿,李孝红说,“尽全力保障每一个孕产妇顺利就诊,每一个孩子平安落地,我们一刻不能松懈,一刻不能停歇。”
为了1000个生命,不能停“析”
“@所有人,大家居家健康监测的时候要注重看患者有没有唤吸困难或者唤吸频率明显加快,继续高烧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的,要尽快来医院。”“好的,谢谢医生!”“收到!谢谢!”……
类似的对话和提醒,几乎天天都会出现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患群内。随着社会面感染者继续增加,南医大二附院1000多位法则血透患者的安危被放在医护人员心头。平均年龄60多岁,80岁以上老年人接近100人,大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他们基础病多,免疫力差,一旦感染很轻易发展成重症。”南医大二附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叶红说,中心足够利用透析信息化系统的院外治理软件和微信医患群,开展疫情下透析患者的居家治理,责任医生天天通过系统线上监测阳性患者的症状并给予专业指挥。
很多透析患者感染后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即便氧饱和度很低了,但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胸闷气促现象,这也被喊做“沉默性缺氧”。因此,除了日常的宣教,护士们日常工作又多了一项任务——为每个来透析的患者筛查氧饱和度。“这样有助于我们早期识别潜在的重症患者,做好预案,第一时间配备重症患者的救治力量。”叶红回忆,前不久,患者朱爷爷出现高热后,导致心肺基础疾病加重,被收进病房后,医护人员及时安顿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相关治疗,因为救治及时,现在朱爷爷的基础病得到了掌握,即将康复出院。
大量细致的工作背后,是血液净化中心全部122名工作人员的辛劳支撑。病人感染的同时,医务人员也在感染,但透析无论如何不能停。粗略估算,人手最少的时候,医护到岗率不足一半,但病人没有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成倍增长,甚至同时要看10台机器和患者。这也意味着,在血透的4小时里,监测患者血压、血氧、生命体征,她们几乎一刻都没法停下来休息。而患者“下机”后,护士还要对整个区域进行消杀,确保下一位透析患者的安全。
叶红说:“每一位医护都是最多休息一两天就赶紧返岗,为了病人的治疗,一直坚守岗位,我们是一支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团队。”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汪蓓蕾 吕萌萌
编辑:杨阳 制造:杨阳
校对:祁晶 技术治理:李亚威
邮箱:jiankangjs2016@163.com
责任编辑:汪蓓蕾 吕萌萌
编辑:杨阳 制造:杨阳
校对:祁晶 技术治理:李亚威
邮箱:jiankangjs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