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赞颂的处女作——《僵尸来袭》
今天聊聊澳大利亚电影《僵尸来袭》。
展开全文
片名Wyrmwood: Road of the Dead (2014),别名死亡之路。
这是一部澳大利亚出品的丧尸类型电影。《僵尸来袭》从诸多B级片作品中吸取灵感,导演和主演利用周末时间拍摄电影,再忽悠朋友们扮演僵尸作为廉价劳动力。
看这部影片时,我感觉这就更像是几个街坊邻居凑在一起在自家车库拍摄的。而这部电影足足花费4年时间才制造完成,因为他们只在周末进行拍摄等工作。
影片和常见的僵尸片差不多,天降病毒。
忽如一夜病毒来,变异僵尸满街跑。突然出现的病毒感染了无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没有被感染。幸存者们需要在重重危机下找到生路。
机械工程师巴瑞目睹妻子和女儿变异,心灰意冷,接到妹妹布鲁克的电话后又有了一丝生的期看。就这样他们踏上一条血腥的求生之路。
《僵尸来袭》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制造经费无法和大制造《行尸走肉》等作品相比,于是他们抉择了另一种僵尸片传统。
他们“把所有东西都扔到墙上,看看有什么粘在上面”,拍摄一部飞溅式的电影,拍摄过程中使用了200升假血。结果证实他们这种处理方法很成功,影片在他们家乡受到欢迎。
甚至在美剧《僵尸国度》第二季(Z Nation Season 2 ,2015)第8集中,出现了一张《僵尸来袭》的海报。
这里的僵尸并不仅仅是那种咕哝着步履蹒跚的肉食性生物,它们还有着其他多重有趣设定。
僵尸病毒来袭后,原有的汽油燃料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僵尸们的血液可燃,僵尸们唤出的气体可燃。
而布鲁克在被疯狂的末日科学家做活体实验后,获得了意念掌握僵尸的能力。
种种有趣设定表明,本片并不想做一个模拟者,而是想做个低成本创新者。
不过除了设定上的创新,在视觉效果上,本片还是回回了僵尸片惯有设定。
不要钱一样的血浆肆意喷射,而且血浆看起来很假。乱飞的残肢断臂也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大量怼脸镜头,减弱了低劣布景不足。在不使用电脑特效的情状下,最大化的显现特效效果。
你很难信赖,这部电影是导演凯·罗奇-特纳的处女作,也是摄影师蒂姆·纳格尔的处女作。
影片画面在室外摘用降饱和度的处理方式,而在疯狂室内实验室则增加了亮黄色和提高饱和度,形成强烈对比反差。
整体表现就像实验室里的末日医生一样,疯狂且自信。
几位主演的扮相比较唬人,全副武装的样子不输美国大片。
他们的车辆披上装甲后的样子,有一刻甚至可以媲美《疯狂的麦克斯》。影片也借此上演了一出疯狂麦克斯遇上僵尸。
影片很聪明,很有娱乐性,成功之处在于参演人员的聪明和热情。
比较扎实的剧本和演员卖力的表现是这一切的基础,快速剪辑弥补了制造经费短缺的不足。
同时导演也深谙B级片的精髓,知道拍摄重点放在哪个点,这个不详尽展开,大家看过就知道。
独树一帜的僵尸片,
令人赞颂的处女作。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